人民网
人民网>>教育>>滚动新闻

西农教授邓丰产:躬耕实践,行走田间

2017年07月28日15:41 | 来源:人民网-教育频道
小字号

编者按:7月24日,来自北大、清华、北航等高校的首都大学生采访团,赴西安—杨凌—兰州—敦煌—张掖进行“穿越千年丝路,寻找中国印记”集体采访活动,探寻千年丝路中的往事,触摸丝路的传承和发展,于探寻中学习,于采访中传承。本次采访活动由北京市委教育工委、人民网联合主办。

“农业,就是和土地接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邓丰产教授如是道。

7月26日早八点半左右,首都大学生记者团抵达了位于的宝鸡市眉县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猕猴桃试验示范站。

 

试验示范站远处山脉 北京工业大学 李安东摄

远处依稀可见山脉的轮廓,古人道“风舞槐花落御沟,终南山色入城秋”,所说的便是我们眼前这分隔南北的秦岭,翻过那座山就应是一番完全不同的景象了。山脉向北便是这片园区,一百六十余亩田地,划分成片,主要种植着三种品种成熟的猕猴桃,葱郁的林间随意一瞥便能看见串串果实垂下枝头。

 

试验示范站生长的猕猴桃 北京工业大学 李安东摄

 

采摘下的猕猴桃 北京工业大学 李安东摄

在这里我们遇到了常驻试验示范站的邓丰产教授,初见时邓教授与实验园区内的果农并肩而立,衣着朴素、鬓带风霜,与校园里那些西装革履的教授们是不同。

邓教授今年47岁,93年毕业后便投身于农业水果产业的研发与种植,“最先做的是苹果,然后就来这研究猕猴桃了,”每年至少要在实验站住150天,问起家人情况,邓教授道,“家人都住在城里呢,这儿的条件比较苦,目前都是男同志,女同志来了都住不下来。”

据邓教授介绍,做这一行往往一年有一半都要在世界各地奔波,有一位教授,两年时间出了四次差采集标本,一次就是三个月。出野外时包里身上各放一套工具,看见好的植株就立刻采集处理写好编号,晚上回去再一一做好分类。“总呆在田地里免不了天天灰头土脸,做这一行的人可能缺点儿精致,我曾经的老师有次自己做了蜜饯,带来课堂给我们吃,他从裤子口袋里把蜜饯掏出来,我们都不敢吃,看起来真不干净啊……”邓教授说。

说起当初为何选择农学,邓教授笑了,讲起一段渊源:“我是70年出生的,那时候饥荒,我姓邓,父亲就给我起名叫丰产,哈哈,那时候穷啊,小时候我就想着把粮食交给国家。”邓教授大学就读于南京农业大学,“那时候我们的校长说‘矿能卖钱’,去做工业吧,我说不行,擦掉了他们给填的志愿,报了农业大学。那时候报农学的人少啊,我们班二十几个人,只有我一个人是自愿报考去学的,剩下的都是被调剂过去的。”

“我觉得,技术来推动生产力,能轻松点,多产点。”就是这么一颗简单的初心,邓教授带着对技术与生产力的向往离开了陕西的黄土,执意东行来到了沿海的江苏学习,学成又一次执着地离开沿海城市,离开更好的机会与收入,回到了那片家乡的黄土地。

 

认真讲解中的邓丰产教授 北京工业大学 李安东摄

“农业,就是和土地接触,”邓教授一再地强调,“产学研结合吗,放在首位的就是生产,光坐在房间里是不行的。”现在的农业研究出现了一种断层的现象,研究多由教师牵头,而这本应是学生来尝试做的。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关中的暑热难耐,只要几分钟的户外劳作,便能让人汗流浃背。 “我们有个老师带的女学生,结果的时候都来了,没结果的时候没人肯下地,”邓教授半开玩笑道,“的确辛苦,像你们城里的孩子都难适应,我本就在农村出生的,生下来就与土地相伴了。”

邓丰产教授与大学生记者合影 北京工业大学 李安东摄

“我会一直在这一领域工作下去的,像我们的猕猴桃,技术和品质可以说是都很强了,希望未来能将我们自己的品牌打出去。”谈起现在所取得的成就,邓教授笑的特别开心,深深浅浅的皱纹里好像糅进了所经历的酷暑寒冬,流下的汗中便闪出对未来的希望。(中国政法大学 陈元苗)

(责编:熊守朋(实习生)、熊旭)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