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教育>>滚动新闻

西农“老汉”教授:晒得黑,心里美

2017年07月28日08:47 | 来源:人民网-教育频道
小字号

编者按:7月24日,来自北大、清华、北航等高校的首都大学生采访团,赴西安—杨凌—兰州—敦煌—张掖进行“穿越千年丝路,寻找中国印记”集体采访活动,探寻千年丝路中的往事,触摸丝路的传承和发展,于探寻中学习,于采访中传承。本次采访活动由人民网、北京市教育工委联合主办。

“眉县猕猴桃,酸甜刚刚好”,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猕猴桃实验示范站,首席科学家刘占德向“穿越千年丝路,探寻中国印记”首都大学生记者团一行人介绍起眉县猕猴桃,眉宇间是炎热流汗都掩不住的兴奋。在他身后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猕猴桃试验示范站,位于我国猕猴桃种植面积最大最集中的主产地——陕西秦岭山区的中间地带,正处眉县和周至交界地带。秦巴山下,正是猕猴桃生长的最佳环境。

重归田间,摸索求学

2006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猕猴桃实验示范站成立,“我就喜欢做接地气的工作,我特别喜欢这项工作”,久居研究院负责行政工作的刘占德离开了舒适凉爽的空调办公室,回到了风吹日晒雨淋的田间地头,这位纯朴踏实的陕北汉凭着一腔热爱在这片土地上搞起了研究。

猕猴桃本来是生长在秦巴山间是猕猴的食物,早些年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2007年12月至2009年1月,刘占德作为访问学者赴新西兰皇家园艺与食品研究院猕猴桃研究中心交流学习。一次学习中他邀请新西兰研究团队赴中国指导猕猴桃产业发展,对方以实力差距悬殊拒绝了他的提议。“中国是猕猴桃的原产地,我们只是起步晚,肯定能迎头赶上”,刘占德说起这次经历,黝黑的脸上目光坚毅。

近10年,刘占德带领专家们致力于果树种质资源与育种研究工作,主要方向为猕猴桃种质资源评价与新品种选育、猕猴桃品质与健康研究、新技术试验与推广等,站里的试验田由8.3万亩稳步快速发展至30万亩。在猕猴桃研究方面,他先后主持国家948项目2项,省级科研专项3项,主持并成功选育出4个新品种。

产学研结合,带动区域发展

“试验田的生长环境均为自然条件,而实验室获取到的数据在实际推广中有很大局限性”,刘占德解释说,“在试验田我们得出数据,新的成果就可以就地转化。”这个转化的过程就是让示范园的科研成果在农户的果园落地生根。

要想在当地农户的果园里做试验、搞创新,就必须让农户接受他们的科研成果。2012年,陕西省眉县果业中心来到桃眉县金渠镇宁渠村十四组农户张德福的果园考察,向他介绍产业园“果园生草,水肥一体化”的育园理念。

“果园生草”在高温环境下可以形成小气候降温,避免了土壤暴露水分蒸发形成热辐射,从而灼伤猕猴桃造成经济损失。“哪有农民不除草,这不是懒汉吗?”张德福说道,果园生草的建议起初并不被农户接受。

刘占德带领张德福等乡土专家到试验田参观,让大家看到“果园生草”的实际成果。长期在乡间工作的刘占德深知如何与农民打交道,产业园联系县级干部逐渐形成了“1+2+2+n”的模式即一名教授、两名县级干部、两名乡土专家影响其余众多农户辐射带动眉县经济发展。从最初的不信任到接受专家建议,张德福的7亩果园从每年收入从2-3万元到现在净收入11万元,家里买了车,盖了小洋楼,张德福还建了一个“猕猴桃种植技术交流群”,积极鼓励其余农户的加入,村子里果农的生活水平和村容村貌都有了质的进步和提升。

“看着果农收入增多,我们很有成就感”,十年辛苦,眉县猕猴桃年产46万吨,29亿产值,平均每亩产值1万元。短短十年,产业园的猕猴桃销售已经有足够的实力在市场上与新西兰产品竞争。每年从新西兰、韩国、日本来产业园参观学习技术的团队络绎不绝。事实证明作为猕猴桃原产地的中国迎头赶上了新西兰,今年9月份,产业园就将迎来世界猕猴桃大会。

成熟技术,回馈家乡

刘占德教授是地地道道的陕北人,随着产业园的技术日益成熟,猕猴桃种植逐渐向全国推广,他把目光瞄准了家乡经济发展。2014年,刘占德在榆林市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进行猕猴桃种植试验。科研人员通过种种创新技术克服了榆林的恶劣气候条件,发挥当地昼夜温差大、虫害少、土壤适合猕猴桃生长等优势,使成为榆林市发展猕猴桃种植产业的优势。目前为止,试验成果可喜,预计将在榆林市米脂县、横山县及绥德等县发展猕猴桃产业。

一年中有200多天都在产业园地里工作,皮肤黝黑的刘占德说,“晒得黑,我心里美”。作为试验站的负责人,刘占德有一个长远的设想,“我想把产业园打造成像英国的洛桑试验站那样集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科技示范与推广为一体的‘百年老站’。”

(西安交通大学 白欣珊)    

(责编:方萌萌(实习生)、熊旭)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