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小学期,升级不容易
“君问归期未有期,我们还有小学期。”暑假期间,一些学生“留守”高校,完成第三个学期——夏季小学期的学习。从2004年北京大学率先推行小学期制度开始,已有不少国内高校陆续开设相关课程。迥异的课程内容背后,是良好的初衷与目标,却也面临相似的问题:费心邀请国外教师,授课效果却不理想;想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却被吐槽“课程分散效率低”……小学期如何才能适应我国高校情况,更好更稳地走下去?
——编 者
炎炎7月,正值暑期,很多高校学生早就安排好各种出行,可对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的大三学生段经琨来说,每天早上,仍要在闹钟的催促下准时起床,洗漱完毕后直奔明德主楼教室——在这里,他要修习美国夏威夷大学教授刘长江的课程《中国音乐、美学与全球化》。
“君问归期未有期,我们还有小学期。”暑假期间,国内有不少学生像段经琨一样,留在学校继续学习。在完成春季学期课程后,他们还要度过第三个学期——夏季小学期。
2004年6月,北京大学率先推出小学期,至今,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南京大学、厦门大学等一批高校陆续开办小学期。小学期现状如何?学生和老师如何看待?
开设目的是提升国际化教学水平、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不少高校将提升国际化教学水平作为小学期的开设目标及教学理念之一。南开大学校长龚克认为,开设小学期是为了加强国际交流,提升学校国际化办学水平,“国际化不是一件小事,学校现在培养的学生,以后会在更加国际化的环境中工作,到时会有更多国际上的交流、竞争,他们将面对这些挑战。”为此,众多高校在暑假期间邀请国内外知名学者、业界人士前来讲学,课程时长从一周到六周不等。据了解,从2009年到2016年,中国人民大学共聘请645名国际一流大学教师来校教授小学期课程。对外经贸大学今年开设的国际小学期,97位外籍教师中教授、副教授的比例达到92%。
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也是不少高校小学期的培养目标。今年,扬州大学机械专业的郑宇泽和同学们去了江苏高邮郭集小学支教,带领小学生参与保护京杭大运河,制作科技模型,举办趣味运动会。“外出实践特别锻炼动手能力和沟通能力。”郑宇泽说。而南京大学历史学院教师武黎嵩则带领学生团队奔赴湖北、山西等地实地参观历史文化古迹并撰写调研报告。“历史学包括考古学,必须与实践相结合”,武黎嵩说,“学生有必要通过这种‘游学’的形式,培养实地考察的经验,从而形成感性认识,扩展学术研究的理解维度。”
名师大家进课堂、举办学科竞赛夏令营、安排专业实习……众多高校根据校情推出特色小学期方案。南开大学曾开设“宇宙掠影”“国际商务礼仪”等实践类选修课;山东大学小学期先后举行以“齐鲁文化”“孔子学说与文化中国”为主题的学术讲座。
与个人暑期规划冲突、课程分散且效率低等吐槽多
但并非所有学生对小学期都点头称赞。厦门大学大四学生龚彬丹抱怨:“平时上课是天经地义,暑假上课是额外任务。”国内高校小学期基本安排在春季学期结束后的1个月,即6月底至8月初,课程安排与个人暑期规划的冲突不可避免。“我本来计划好暑假回家学车考驾照,但现在因为小学期,只能往后推。”龚彬丹说。
有些高校在小学期设置必修课,很多同学将小学期视作“修学分、冲绩点”的机会。“身边大多数同学都是随便选一门课,越水越好,关键是要挣到学分”, 南京大学大一学生匡宇飞说。在这样“随便”选修的课程上,刷手机、看闲书的现象屡见不鲜,一些课程的后期上课人数甚至不足2/3。
小学期期间,一些高校课程安排分散,每周只上一至两节课,持续4周。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讲师苏明明有些无奈:“小学期课程安排不紧凑,每周都要往学校跑一趟,老师跟着受累,学生也不满意。”更多学生家长希望小学期期间,学校能给学生安排更多的实习机会,业界或校友联合培养,更充分地利用时间和各类资源。
对此,教育学者熊丙奇认为,学校给学生的课程选择空间本来就小,不少课程缺乏吸引力,导致学生对课程采取应付态度。在这种情况下,推行小学期,“形式上的教学创新是有了,但实质性的教学突破依旧缺乏。而且,由于学校开课自主权受限、教师在教学方面投入精力不足。”
另外,邀请国际教师参与教学的效果值得探讨。厦门大学大二年级的段宇霆表示:“邀请外教看上去‘高大上’,但课程时间短,感觉刚入门就结束了。”而厦门大学学生家长冯女士认为:“我宁愿送孩子去专业的培训机构提升语言能力。”费时但效率低,是采访中多数学生反映的问题。小学期在实现提升高校办学国际化水平的路上,仍然任重道远。
期待创新开课形式和内容、解决课程互认和学分转化问题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曾晓东认为,高校开设小学期,要视具体情况而定,多倾听学生的声音。
对于小学期,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认为其定位应该是“主题学习、专题学习”,改变传统的课程式教学,创新开课形式和内容,从而区别于普通学期的教学模式。
“要想实现小学期的真正价值,高校应该做大胆的尝试,如加设实验、研讨、田野调查等多样化的方式。特别是对工科同学来说,实习经历比较重要,可以把一些类似于‘金工’‘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汽车构造拆装’等动手实践课程的实习,安排在夏季小学期里完成。”储朝晖说。学校还可以根据不同专业的需求,加强校企合作、校校合作、校县合作,完善小学期课程体系。
熊丙奇则说:“高校管理者要切实解决课程互认和学分转化问题,方便学生的自由流动和优质教育资源共享。”随着越来越多的学校设置小学期课程,高校间资质和学术质量的对等确认、课程成绩的转换、学校认可学分数的限度等,都将成为管理者亟待解决的问题。此外,学校后勤集团也要积极配合小学期的开展,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上没有后顾之忧,才能专心完成学业。
未来,小学期该如何升级,以适应我国高校发展规律?对此,储朝晖建议,在短期教师聘用上,学校应建立相关评价用人机制;在课程设置上要放得开,提高课程的独立性和灵活性,避免把小学期和选拔人才等目的联系起来;课程设置要根据排课和内容性质决定,任课教师应该服从于学生学习过程,而不是靠课时长短将学生拖在学校;在时间安排上,要与授课老师协调好,争取保证教学的连贯性。
小学期本身并没有什么不好,关键是做好制度设计,学校要明确自己的育人理念,并配套完整、系统的课程教学和教育服务体系。“开什么课程、怎样开,最好是由学校教授委员会、学术委员会论证、审议,设计出系统化的学期制改革方案。”熊丙奇表示。
来源:《 人民日报 》( 2017年07月27日 12 版)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