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生就业前景好为啥招生难?社会轻视冷热不均
核心阅读
大国工匠,离不开技能型人才的培养。随着教育部等4部门联合印发《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计划(2017—2020年)》,占据高中教育半壁江山的中等职业教育未来发展将面临新的考验。
记者近日在云南省曲靖市调研发现,这里的中职学生就业前景很好,可学校招生仍有困难。为何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如何进一步发展职业教育?请看记者调查。
还没毕业,便已就业
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率高,专业技能优势较为明显
还有俩月才毕业,云南曲靖应用技术学校餐饮专业的学生就已被预订一空。“3个年级1000多名餐饮专业学生,仍然供不应求。现在我们专业基本上都是‘订单式’培养,不早预定肯定没戏。”曲靖应用技术学校餐饮教研室主任侯邦云坦言,自己的毕业生还“挺挑剔”。
实际上,曲靖应用技术学校餐饮专业良好的就业前景并非个例。据统计,曲靖全市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8%以上。不少学校为了吸引学生,往往将“专业对口就业率”作为卖点,动辄七八成的专业对口就业率远超大学毕业生。即便是顶岗实习,侯邦云的学生们月工资也不会低于3000元。“相对于短期社会化培训,职业教育既会培养学生的专业基本功,也会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综合素质。”侯邦云说。
“从企业角度来说,用工量最大的生产一线岗位恰恰由具备一技之长的劳动者担任。” 曲靖大地电气有限公司生产部部长胡涛告诉记者,相较于大学毕业生,中职学生在生产一线员工的比例更高,也更能留得下、待得久。
“上手快、工作效率高,也遵守相关制度规章。”而相比普通农民工群体,中职学生在生产线上优势相对较大,如今胡涛所在公司生产线上的10位班组长中,职业学校毕业生占了6人。
“培养一个中职学生不敢说致富,但至少让一家人脱贫没问题。”曲靖市马龙县教育局副局长高建权表示,考入名牌大学的学生往往倾向于赴一线城市就业,而中职学生留在县城就业创业的比例会更高。
曲靖市教育局副局长张兴华认为,职业教育的发展离不开整个产业的转型。“最早的低端制造业需要的是廉价劳动力,只需要会简单的重复劳动就行;但随着产业转型升级、中国制造迈向中高端,必然需要大量技能型人才,在这方面职业教育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省钱省时,个性培养
学生凭兴趣选择专业,“校企合作”解决学校办学资金难题
“文化课实在听不进去。”在普通高中“熬”了不到一年,浦同瑞决定转校。
如今的浦同瑞,是曲靖应用技术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一名学生,不仅不必缴纳择校费、学费,每年还能拿到2000元的生活补贴,这对家境并不宽裕的浦同瑞来说,经济上很“合算”。
同样是该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实训指导老师费昌哲,毕业后选择了留校,21岁就当起了班主任。“中职学校相比大学能提前3到4年就业,减轻了家里的负担。”费昌哲说。
在曲靖应用技术学校,学生入学后有一次自主调整专业的机会,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专业。“文化课成绩不好并不代表学生个人素质差,他们往往在动手实践方面更有潜力可挖,职业教育就是要将学生的兴趣爱好培养成技能特长。”张兴华说。
但另一方面,中职学校的学生培养成本远高于普通高中。“培养一位中职学生的投入,至少可以培养3个普高学生。”张兴华介绍,动辄上百万的实训设备和数十万的年耗材,对职业教育来说是笔不小的开支。
为了解决资金难题,如今不少职业学校在探索“校企合作”。曲靖应用技术学校校长吕庆芬介绍说:“对企业来说,将技能人才培养招募过程前置,可以使培养更为精准;对学校来说,则解决了培养投入过大的难题,学生就业也多了一层保障。”
曲靖农业学校2010级毕业生王佳的很多经验便是积累于职校阶段的学习,“就比如对火腿的加工,虽然机器生产效率高,但我还是坚持用手工切割。”王佳解释说,“手工切割时遇到硬的火腿我们会挑出来,但机械切割没法识别,生产出的火腿有不少会是肉末。”如今,她又把这些技能知识传授给了来公司实习的师弟师妹。
除此以外,随着近年来“机器代人”生产线的发展,技工需求总量必然减少——职业教育会不会受到冲击?“冲击肯定有,但这何尝不是机遇?机器人需要由专业技能人才操作、维护,未来机器人维护专业人才需求量肯定会越来越大,我们在机电专业培养过程中专门招收一部分机器人方向学生。”吕庆芬说。
社会轻视,冷热不均
打消入学顾虑,多措并举为中职学生升学搭建平台
截至2016年度,云南省曲靖市共有职业院校37所,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总规模达13.5万人,中职与普高在校生规模之比达1.08∶1,尽管中职在校生人数已超过普高在校生人数,政府对市属职业学校的生均公用经费拨款也由过去的每人每年2500元提高至3100元,但“上不了普高才上职高”却依然是常态,这也成为近年来困扰职业教育的一个难点。
另一方面,近年来随着民办高中的不断发展,对中职学校的招生也形成了相当大的冲击。
“并非中考失败就无缘高考,无法就读大学。”张兴华介绍说,如今的中职教育已经打通了升学的“天花板”。除了直接就业,也有不少职校生选择升学深造,通过“三校生”(技校、中专、职高)高考考取本科的职校生并不在少数。曲靖也正在努力通过云南唯一的省级职业教育改革发展试验区建设以及曲靖职业技术学院筹建等路径,为中职学生升学搭建平台。
“现如今真正关心职业教育的人还是不够多。”高建权告诉记者,相较于学生挤破了脑袋想进普通高中,中职学校却需要上门招生。
职业教育内部也有冷热之分。相对于汽修、机电等专业技能人才招生的火热,农业类专业招生却日益困难。“就业很好,可不少学生就是不愿报考。”曲靖农业学校校长任绍坤说。
“不少农村家庭觉得好不容易走出农村,还学涉农专业有点不甘心。”任绍坤认为,传统农民无法适应未来农业发展需要,农业技能型人才供不应求的局面仍将持续较长时间。
师宗县职业技术学校校长曹富文介绍说,由于生源稀缺,曲靖市师宗职业技术学校的畜牧兽医、园艺花卉专业也已停止了招生。
“政府重视,社会轻视,家长歧视,学生蔑视。”张兴华认为,职业教育发展的最大瓶颈是观念层面。“当时不少好学生会优先选择职业教育。”从事职业教育30多年的任绍坤曾经历过上世纪80年代的职教热,他说:“培养大国工匠、中国制造转型升级,职业教育仍然大有可为。”
破解招生难重在转观念(记者手记)
“即便混三年大专,也坚决不让孩子读职专。”长期以来,职业教育几乎成了成绩差甚至坏学生的代名词。于是,“政府重视,社会轻视,家长歧视,学生蔑视”,不愁就业的中等职业教育始终面临招生难。
但是,社会需求终将决定观念变革。随着低端劳动力被机器取代,未来一线劳动者将主要是技能型人才,职业教育在培养技能型人才方面的优势将越来越明显。
因此,主动营造社会舆论有助于加速职业教育观念的变革。当大国工匠、工匠精神越来越被社会认可,职业教育也应迎来正名时刻。因为重视大国工匠,就不该轻视工匠的培养。记者 杨文明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