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教育>>2017年高校毕业典礼

复旦校长寄语毕业本(专)科生:修好“立德”这门大课

2017年06月28日14:23 | 来源:中青在线
小字号
原标题:复旦校长许宁生寄语毕业生:修好"立德"这门大课

2017年复旦大学校长在本(专)科生毕业典礼上的讲话

复旦大学校长许宁生

(2017年6月23日)

亲爱的同学们,老师们,家长们,朋友们:

今天是个既激动人心又令人不舍的日子。同学们完成了本(专)科阶段的学业,即将开启新的人生旅程,我代表学校,向你们表示最热烈的祝贺!同时,也对为你们的成长作出无私奉献的复旦教职员工、家长和中学老师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同学们要离开复旦校园了,你们不舍母校,母校也会时刻惦念你们,希望大家常回母校看看!

大家知道,最近一个社会热点是高校的“双一流”建设。立德树人是高校的立身之本。前不久,我讲过,“双一流”建设的核心是育人。最近我又经常在思考,要抓好“育人”,最重要的应该抓什么呢?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育人目标。今年他在中国政法大学考察时中指出,广大青年人人都是一块玉,要时常用真善美来雕琢自己,不断培养高洁的操行和纯朴的情感,努力使自己成为高尚的人。《大学》开篇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近代著名的教育家赫尔巴特曾说“道德普遍地被认为是人类的最高目的,因此也是教育的最高目的”,可见道德对于人生和教育的重要意义是古今中外的共识。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因此,今年我想以“求真求善求美,修好‘立德’这门终身大课”作为给大家的毕业赠言。

复旦人要有勇于求真的精神。求真在于主动追求真理,保持“求知欲”。学习是终身的,不管身在何处,都要追求真知真理,这是修身的起点。今年是恢复高考四十周年,此时回溯,可以清楚地看到,正是知识和学习改变了一代人和国家民族的命运。刚刚发言的袁钧瑛校友就是77年恢复高考后第一批大学生,她通过刻苦学习以上海市高考第一名的成绩考入复旦大学生物系生物化学专业,在求学和科研生涯中养成一究到底的良好习惯,不断探索和追求真理,所以取得今日的科研成就。她是各位学习的榜样!求真重在自觉坚守诚信,坚持实事求是。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同学们,无论你们是继续学术深造,还是走上工作岗位,一定要记住诚信为本,不弄虚作假,不自欺欺人。求真贵在能够持之以恒,敢下“苦功夫”。学校有无数名师大家,潜心学术数十载,孜孜不倦,甘之如饴。裘锡圭先生是我国古文字领域的泰斗,他年逾八十,身患眼疾,但还是一心钻研学术,他历时数年主编的《长沙马王堆汉墓简帛集成》,被誉为40年来帛书研究整理的“集大成者”,获得上海市第十三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著作类特等奖、第四届中国出版政府奖等诸多奖项。希望同学们从我们的老师、校友身上不断学习、汲取力量,拥有求真的勇气和信念。

复旦人要有坚守善念的决心。复旦人知“小爱”,心中有他人,懂得奉献,一直力求让社会变得更有温度。近年来,我校去西部和基层就业的毕业生不断增多,今年更是达到历史峰值。每年都有一批毕业生参加研究生支教团,去宁夏、新疆、贵州等西部地区支教。支教队员们在支教过程中除了尽心完成对学生的课业教授和辅导,还积极发动学校、社会和政府等各方力量,为支教点学生募捐书籍、衣服、课桌椅等物资,募集资金,尽一切力量帮助他们改善生活学习环境,发生了很多动人的故事。今年学校开展“医德医风”建设,也涌现出一大批仁心医者的典型,比如中山医院院长樊嘉教授、妇产科医院陈晓军医生、儿科医院重症医学科集体等等,他们以救死扶伤为己任,满怀真情对待病患,充分彰显了复旦人的“爱人”之心。复旦人懂“大爱”,心中有国家,担当责任,一直努力让社会变得更有厚度。70年前,在复旦大学学生毕业典礼上,老校长李登辉先生对毕业生说,你们现在穿的是学士制服,“你们穿了以后,应当是一个有学问的人,应当从此对国家有所贡献”,“应当为社会服务,为人类牺牲”。“特别是在中国,我们还需要团结。全体人民团结,中国才有希望”。“服务、牺牲、团结,是复旦的精神,更是你们的责任”。“服务、牺牲、团结”是李登辉先生对复旦师生校友的嘱咐,更是他留给复旦大学的宝贵精神财富,薪火相传,生生不息。今年4月24日,中国教育报以“改写一个贫困县的‘健康曲线’”为题,头版头条报道了复旦大学定点扶贫云南省大理州永平县工作。自2012年起,学校针对永平县实际情况,系统开展扶贫。五年来,越来越多的复旦大学师生、校友,成为扶贫队伍中的一员,在当地老百姓中建立起了健康扶贫的“复旦口碑”。同学们都很熟悉李达三老校友吧?今年,李达三先生及夫人再次向母校捐赠一个亿,这是他们第十次向母校捐款。他还频频出资帮助家乡发展教育,他说:“一个国家要富强,人才很重要,而人才的培养,教育是根本。振教兴邦,匹夫有责”。艰难时他不怨不弃,成功时他回报感恩,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复旦人的“爱国”之情。再有杰出校友卢志强校董,今天就在我们中间。他和泛海集团的同仁们频有善举,值得称赞。今天泛海集团又向复旦捐赠三亿元人民币,继续支持复旦泛海国际金融学院等学科的发展。在国家启动“双一流”建设之际,泛海这一善举,对接了国家引导社会资源共谋“双一流”的战略,具有示范作用。自2015年至今两年多里,泛海集团捐赠复旦总额已经超过十亿元人民币,大大支持了创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复旦的建设工作。在此,我要代表学校,建议在座各位一起向校友、向社会各界对复旦教育事业的大力支持表示衷心感谢!也倡议毕业生同学们学习前辈们,心怀母校,心向教育事业!

复旦人要有美美与共的胸怀。要做到美美与共,天下大同,既要各美其美,也要美人之美。各美其美,需要大家能够欣赏自我,有自信心。习总书记说,当前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更接近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当前,小康社会将要全面建成,第一个百年目标实现在即;中国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一带一路”建设为世界发展注入活力,“巴黎协定”的千年之约尽显大国担当;学校“双一流”建设如火如荼,稳步挺进,这一切让我们没有理由不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近年来,我校不少学生前往国际组织实习任职,投身全球治理,成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的使者。“罗德学者”奖学金在中国设立以来,复旦连续两年都有学子入选,去年是巩辰卓同学,今年是江熹霖同学,展现了中国青年的优秀风采。复旦的学生都非常优秀,希望大家要对自己充满自信。美人之美,需要大家学会兼容并包,有共情心。在座的很多同学毕业后要出国深造,部分同学会进入外企工作,而随着中国开放程度的不断加深,我们和世界的联系愈发紧密,绝大部分同学以后都要和国外的友人、机构接触、交流乃至合作。面对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有着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群,要有广阔的胸襟和视野,包容不同文明,才能真正合作共赢。

同学们,希望你们在未来不断地求真求善求美,修读好“立德”这门终身大课。前方的道路未必平坦,但未来是光明的,我相信,在“立德”的基础上,你们一定会在自己的岗位上创造出更多的成功和精彩,成为一个高尚的人,你们将是母校的光荣和骄傲!母校会一直牵挂你们,关注你们,支持你们!

最后,祝同学们前程远大,梦想成真!谢谢大家!

(责编:魏楚云(实习生)、申宁)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