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教育

西南交大校长徐飞致2017届本科生:耦合

徐飞
2017年06月26日09:10 | 来源:校长办公室
小字号
西南交大校长徐飞致2017届本科生:耦合

亲爱的2017届毕业生,
各位老师、各位家长、各位来宾:

  大家上午好!

  今年的毕业季天气非常给力,夜里的雨带给大家清凉。在成都这个据说是中国唯一一个能看到6000米级雪山的城市里,大家既可以在雨后天晴的早上看到贡嘎山、幺妹峰的绝美雪峰,也可以在水上图书馆、北区体育场、竢实扬华墙、校友群雕像、犀湖大草坪等交大美景前拍摄各种创意照片,把最美的影像定格在这个栀子花开的夏天。

  近日,校园里的一个场景特别让我感慨,那就是络绎不绝的毕业生们穿着学士服,在机车博物园的火车头前、铁轨上满心欢喜地拍摄毕业照片。机车博物园已经成为交大校园的文化地标,机车与铁轨更是数十万海内外交大人的精神图腾。

  实际上,西南交大因铁路而生,因轨道而兴,因高铁而强,121年来始终秉持“灌输文化尚交通,文轨车书郅大同”的办学理想。当我们看到高铁与载人航天、探月工程、载人深潜、超级计算机一起写入十八大报告和政府工作报告,当我们谈起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频频向世界各国政要亲自推销中国高铁,当我们听到中国高铁成为网上盛传的中国“新四大发明”之首,成为外国人羡慕的中国生活方式时,我想在座的各位老师、同学以及海内外广大的交大人,都会在心里翻腾起浓浓的自豪之情。

  西南交大为中国高铁做出了重大贡献,在基础理论创建方面尤为突出。仔细分析这些理论成果可以发现,沈志云院士建立的“沈氏理论”解决了车轮与轨道的蠕滑耦合问题;翟婉明院士和孙翔教授创立的“翟-孙模型”解决了列车与线路的耦合问题;学校科研团队提出的高速列车大系统耦合动力学理论,则解决了轮轨、流固、弓网、机电等铁路大系统耦合问题。可以说,耦合问题是轨道交通理论体系的关键。

  耦合是什么?耦合原本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电路元件或电网络的输入与输出之间存在紧密配合与相互影响,并通过相互作用从一侧向另一侧传输能量的现象。概言之,耦合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实体相互依赖于对方的一个量度。耦合关系则是某两个或多个事物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关系。今天,我给诸位谈谈人生最重要的三对耦合关系:人与人、人与物和人与己。

  一、人与人

  北岛有一首诗,叫《生活》,全诗只有一个字“网”。我们每个人都是这网上的一个结,谁也不能摆脱这张网而孤立存在,恰如马克思所说: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诸位毕业后从学校这张小网进入社会这张大网,自然会与同事、客户、上级和各种利益相关者打交道,也要和亲人、朋友等共处或生活在一起,如何才能处理好人际关系?南北朝禅僧达摩曾言,人与人相处有四种境界:把自己当别人,把别人当自己,把别人当别人,把自己当自己。大家可以体会其中的妙趣和真谛。

  把自己当别人,此为“无我”。凡事以自我为中心,一事当前,先替自己打算,出了一点力就觉得了不起,喜欢自吹,长此以往,身边断无朋友。进言之,无我实则无欲,无欲则刚。只有舍弃了私己之念,不做无妄的逐求,不被过高的欲望绑架,才有长久快乐。在此,送给诸位一个终生受用的小诀窍,讲话时尽量多用“我们”,少用、慎用“我”。

  把别人当自己,此为“慈悲”。越不计回报地帮助他人,就越会得到他人的认可和支持,从而利他也利己。同时,“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人人都有悲悯心、恻隐心、同情心,社会就有了最大的道德公约数。

  把别人当别人,这是“智慧”。在人与人的交往中讲究原则、界限和分寸。特别是在今天这个“自”时代,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尊重,每个人都希望活得有尊严,每个人都希望张扬自己的个性,因此,要惯于并善于理解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性和异质性,懂得尊重他人。尊重他人,也是庄严自己。

  把自己当自己,即是“自在”。黑格尔说:“人应尊敬他自己,并应自视能配得上最高尚的东西”。学会自我肯定,学会自尊自爱、自立自强,学会自觉自愿、自然自如地工作,学会诗意地安排和享受自由自在的生活,懂得不苛求于人,也不苛求于己,尤其要明了舍得、放下。

  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诸位当时常体悟达摩箴言。实际上,“人”字本身就给我们深刻启迪:一撇一捺,弯腰谦逊,懂得尊重,又相互支撑,倚而立“人”,这个“人”便有了和谐之美。进一步,如果把“两个人”的关系置于社会关系体系中,我为人人,人人为我,便构成“众”字,这便构成了和谐社会的人际关系。

  然而,现实中总有一些人,自以为深谙关系学,他们信奉套路和潜规则,热衷于拜码头、进圈子,搞小山头、小团伙、小派别,甚至搞利益输送、钱权交易。殊不知,以利相交,利尽则散;以势相交,势败则倾;以权相交,权失则弃,最终落得“树倒猢狲散”的结局,还严重败坏了社会风气和党的政治规矩。

  诸位万不可学这些人。我的座右铭是崇尚“两个简单”:物质生活的简单,人际关系的简单。我愿以这两个简单与诸位共勉,希望诸位“亲、清”的人际关系简单和谐。步入社会后你们要牢记真诚质朴、推己及人的待人之道,使自己快乐,也带给别人快乐。

  二、人与物

  简单、简约的物质生活,不是简陋的苦行僧生活,更不是不食人间烟火。诸位即将走上工作岗位,要努力过上体面而有尊严的生活,虽不追求着名牌装,用最新iphone,驾时尚豪车,但基本的物质保障必不可少。实现“两个一百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也是让人民生活幸福美满。各位不但要自己过上好日子,还要用你们所学知识、智慧以及在学术专业上的成就,为社会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让人类生存条件得以改善,进而使更多人在更高层次上过上好日子。

  另一方面,从使用角度看,物质总是稀缺的,即便不是绝对稀缺也是相对稀缺,这也是为什么要倡导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原因。因此,诸位要物尽其用,切忌铺张浪费,并用你们的专业和专长,尽量提升物质资源的利用效率,使其效用最大化。同时,作为“万物尺度”的人,还要克服人类中心主义的局限和优越感,善待其它生命、生物、植物、动物和矿物,善待天下苍生,为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贡献一份力量。

  作为与“物”相对应的人,有精神世界、价值空间和信仰信念,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本质要求。人要有精神追求,“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做物质的奴隶。人要有价值判断,能明辨公私、义利、是非、正邪、苦乐。

  人的价值不是有钱而是值钱;不是拥有而是创造;不是获得而是付出;不是享受而是奉献。人的价值甚至不是成功成就,而是成长成才。人的价值更不是聪明而是善良,聪明是一种天赋,而善良是一种选择。“伟大的人生只与选择有关,和天赋贫富无关”,亚马逊创始人兼CEO贝索斯如是说。

  人类最充沛的幸福感来自精神状态,而统摄精神的最高力量是信仰。因此,人还要有坚定的信仰信念,要有“理想高于天”的豪迈情怀。我们可以从陈望道翻译《共产党宣言》的故事中,深切体会信仰的感召和信念的力量。实际上,理想信念极其重要,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极其重要。一切迷惘迟疑的困顿,一切及时行乐的念想,一切贪图私利的动机,一切无所作为的庸懒散浮拖,都与理想信念缺失和自我放逐有关。

  当一个人没有信仰理想时,唯一的驱动就是利益,于是乎“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出场了。他们把利益当作唯一价值,把信仰、理想、道德当成交易筹码,世故老到,懂得配合,长袖善舞,左右逢源,貌似社会宠儿。然而,我却非常愿意和诸位一起,在今天这个隆重的时刻,重温我们老学长老校长茅以升的一段话:

  “人生一征途耳,其长百年,我已走过十之七八。回首前尘,历历在目,崎岖多于平坦,忽深谷,忽洪涛,幸赖桥梁以渡。桥何名欤?曰奋斗。”

  衷心希望诸位不要做“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而要成为“精勤求学、敦笃励志、果毅力行、忠恕任事”的“精进的奋斗主义者”。

  三、人与己

  在人与人、人与物和人与己三对耦合关系中,最难把握的是人与己。常言道,知人知面难知心,说的是了解他人很难,其实对自我的认知才是最难。于是,才有了那句镌刻在希腊古城特尔斐阿波罗神殿上响彻人类数千年的名言:认识你自己!

  首先,人要客观认识自己,不卑不亢。一是不妄自尊大。刚入社会就恃才自傲、目空一切,不知道放下身段、虚心请教、低调做人,常常会被现实给一个狠狠的“下马威”。诸位要懂得潜龙勿用、亢龙有悔的深意,在你们的人生辞典中,应有谦卑、虔诚、敬畏、感恩等词汇。二是不妄自菲薄。老子曰:胜人者力,自胜者强。诸位在同事面前、领导面前和任务面前,切忌自我贬低、自我逃避,要自强自信、自我激励。

  从建国初的“革命战士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到现在年轻人时常自嘲的“搬砖屌丝”,经历60年的变迁,虽然青年人的表达方式已经完全不同,但肩负在青年一代身上的使命一点都不曾减少。你们要信奉每个生命都是独一无二的不朽传奇,去做生活的强者,做新知识的建构者,做伟大事业的建设者,共同创造一个扎克伯格所倡议的“人人都有使命感的世界”。

  其次,学会与自我相处。在今天这个变化大、节奏快、竞争烈、压力高的职场,压力需要释放,情感需要宣泄,精神需要寄托,灵魂需要安顿,如何妥帖地处理好这些需要;如何接受自己的先天不足和现实约束;如何面对生活中的种种不堪;如何在跌倒中坚强,在怀疑中信仰;如何走出自己的“舒适区”;如何平衡事业与家庭,让自己身心健康;如何管理自己的期望值……

  如此等等的“如何”都需要修为、历练和体悟,当然也需要时间。不要急,不要太在意结果,保有一颗“去患得患失”的平常心,学会享受奋斗成长的过程,在过程中力争成为阳光、豁达、坚韧、快乐的人。

  千言万语、时短情长。以上就是我的分享与嘱托,权当是毕业前的最后一课。

  最后,我谨代表学校,特别地代表王书记,向圆满完成学业并获得学士学位的5365名犀浦校区的同学,表示最热烈的祝贺!向精心培养你们的老师,辛勤养育你们的父母,支持关心你们的亲友,致以诚挚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祝大家毕业快乐!

(责编:贺迎春、熊旭)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