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志愿帮帮团:用“安全度”替换“梯度值”
适用于全国各省区市
如何填报平行志愿已经有了一些大家公认的实操要点,并由此构成了目前最流行、最经典的填报方法,“冲一冲,稳一稳,保一保”+“所选高校拉开梯度”。这些实操要点在考生家长中迅速普及并被掌握,对于考生和家长填报高考志愿起到了非常好的指导作用,确实显示出平行志愿的优越性。考生和家长只要能让所选的几所平行志愿学校将其自身定位位置涵盖,被其中一所高校录取几乎是万无一失的。因此经典的平行志愿填报方法是最简单、最安全的填报方法。
如果以北京六所学校的平行志愿为例,用字母顺序代表各个平行志愿学校,用“–”代表相邻两所学校之间的梯度。平行志愿经典填报就如下表示:
A – B – C – D – E - F
经典填报方法的要点之一是要求几所平行志愿之间一定要拉开梯度,考生和家长们会对“拉开多大梯度合适?”产生疑问。一些省市高招办或者高校招办专家甚至给出各种不同的梯度推荐值。有的说3-5分,有说8分左右,有说10-20分,并还为此发生争吵。一些高考志愿咨询机构的咨询师们也在各地推荐自己认为合适的普遍使用的梯度值。但脱离了考生个案笼统地推荐具体的梯度值没有任何可操做性。用反证的一个案例就能推翻所有梯度推荐值,比如每年都有家长疑惑地问:我孩子分数在一本线上一两分,应当如何拉开梯度?相信上述所有专家推荐的梯度值都解决不了这个家长的问题。
笔者认为,如果一定要给出参考的平均梯度值(其实大可不必),就要让梯度值具有可操作性,必须是针对具体的考生的分数和由他高于录取分数控制线的位置决定。有两种确定平均梯度的方法(以6所平行志愿为例)。
对于高分考生:
1.根据选定保底学校排名位置确定保底分数;
2.用考生高考成绩减去保底分数,得到差值;
3.差值除以5,得到平均梯度值。
对于中低分考生:
1.考生高考成绩减去批次录取控制线,得到差值;
2.将差值除以5,得到平均梯度值。
但是在实际的填报过程中,笔者从来不计算梯度。如此在意梯度的实质是为了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让考生能被录取分数尽可能高的学校提档。因此,这里引入另一个比梯度更科学的概念,姑且叫做“安全度”,就是所选学校高于考生排名位置的差值(可以是分数,也可以是排名)。所选学校高于考生位置越多,投档风险越大,安全性变差;所选高校低于考生位置越多,投档风险越小,安全性变好。笔者建议,考生和家长与其去关注梯度,不如去关注“安全度”。只要做好保底学校的设置之后,前高后低往下排列即可。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