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教育>>滚动新闻

帮助自闭症患者建立自信,走向社会

照亮“星星的孩子”回家的路

全幸雅
2017年06月06日07:43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小字号
原标题:照亮“星星的孩子”回家的路

  孟夏微风,轻快宛转的钢琴曲飘扬在教学楼上空。一间老教室,一架立式钢琴,捷捷与大学生志愿者排排坐,两双手游走于黑白琴键之间,四个声部起承转合、回环往复。

  你可曾想象这样的天籁之音是由一位“视而不见、充耳不闻”的特殊朋友所弹奏?你可曾思量经过多少次的磨合、纠正才有这般的默契?

  2013年,中央民族大学音乐学院大学生与特殊群体音乐融合活动启动,由该校与中国音乐家协会奥尔夫专业委员会特教中心共同举办,致力于无偿帮助特殊群体在音乐与团体中建立积极情绪,学习基本社交技巧。

  3年半的时间,融合活动累计召集300余位大学生志愿者,共开展了100多个学时的专项志愿服务。在音乐治疗的理念指导下,通过音乐游戏、合唱、舞蹈、音乐剧、器乐合奏等音乐形式,累计为60余名特殊障碍朋友免费带去美的音乐享受。像捷捷一样,如今越来越多的特殊朋友通过音乐融合活动建立自信,走向社会。

  参加融合活动的大部分特殊朋友为自闭症患者,他们多有社会交往和沟通障碍、刻板行为及兴趣范围狭窄等症状。他们就像天际边的星星,在黑暗深邃的宇宙中独自闪耀,因而被称为 “星星的孩子”。有研究表明, 75%的该症患者存在精神发育迟滞,因此中央民族大学的音乐融合活动充满了艰难与曲折。

  刘畅是中央民族大学琵琶专业的大二学生。“第一次参加活动我就傻眼了,这么多特殊孩子,怎么与他们相处啊!”活动进行到一半,有个孩子突然大哭大闹,情绪一度失控。这时,指导老师张弩二话不说,把他拥入怀中,轻声安慰、默默示意。这一瞬间令许多志愿者至今难以忘怀,也让刘畅坚定了参与音乐治疗活动的决心。

  刘畅长期帮扶的孩子小名叫畅畅,“或许这就是缘分吧”,刘畅说。畅畅2岁零4个月时被确诊为孤独症合并大脑发育不全,20周岁的他心理年龄还停留在4岁左右。由于成长于单亲家庭,他性格内向,不愿出门,更不愿与人接触。第一次活动,畅畅妈妈哄着骗着带他来到教室门口。“一下子看到这么多人,孩子吓坏了”,紧紧皱着眉头,两只手死死握成拳头,双脚像被钉在了地板上,一步都迈不动。

  无奈之下,志愿者们搬了小凳子,让他坐在教室外。随着活动的进行,细心的刘畅发现,畅畅正搬着凳子,一点一点地往教室门口挪动……

  志愿者们不仅要面临勇气和耐心上的考验,还会时常陷入挫败。

  19岁的捷捷患有典型自闭症,却异常喜爱音乐、绘画、手工。在治疗师陈雨欣的第一次治疗中,他无视所有人的存在,执拗地一遍遍地弹奏最爱的钢琴曲《绣荷包》,刻板行为甚至重复一个小时不停歇。当雨欣尝试加入时,捷捷竟一把打掉她的手。“我几乎完全不能与他交流,对于发指令、语言沟通、身体接触等,他都是完全忽视甚至是抗拒的……”雨欣仍能回忆起当时被拒绝的失败感。

  此后的一次治疗中,雨欣通过音乐治疗即兴演奏的“共情”技巧,配合捷捷一起弹奏,却惊喜地观察到他偏着头,开始倾听自己的弹奏!更让雨欣兴奋的是,捷捷在她弹奏结束时,马上抓住她的手往钢琴上送,说道:“老师,请你再弹一遍《绣荷包》!”要知道,对于严重缺乏语言表达能力的捷捷,说出这话比登天还难啊!雨欣的幸福和欣喜像暖阳,溢满了整个教室。现在的捷捷,连四手联弹都游刃有余。

  音乐之妙,人心之善,竟至于斯。志愿者负责人王馨羚这样描述自己:“他们是迷失的星星,而我是他们手中的灯火。我想用陪伴让他们明白,他们并不是独自闪烁。”尽管前路漫漫,志愿者们依旧不抛弃不放弃。

  融合音乐活动对特殊群体的帮助效果虽已逐步得到社会认可,但在中央民族大学音乐学院副教授、中国音乐家协会奥尔夫专业委员会特教中心主任王冰看来,音乐融合活动的未来仍令人担忧,其中最大的阻力在于志愿者们换届流动性大,“青黄不接”。“别的孩子是论天进步的,这些特殊孩子是论年进步。”王冰说,再加上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弱,突然的离别或新伙伴的接触都会使他们焦躁不安。“但大学生们得毕业,这是没办法的事。”

  如今,中央民族大学音乐学院的老师和志愿者们正积极排练音乐融合活动汇演,共同助力活动推广。当唱起排练歌曲《梦的方向》时,一个个灵魂合而为一,一颗颗心脏无声跳动。正如歌词所说,“下一个远方,路还很长”,志愿者们如同“灯火”,照亮星星们回家的路。灯火之光必然源源不断,所到之处势将生生不息。

(责编:熊旭、林露)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