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教育

中美混血“娃”长成什么样

姜泓冰 陈晨
2017年05月29日20:13 | 来源: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小字号
原标题:中美混血“娃”长成什么样

大江东

5月27日至28日,连续两天晚上,上海地标性建筑东方明珠电视塔居然变换成了紫罗兰色……

不为某个节日,而是为了一所学校、一群学生。

2011年筹建,2013年开门迎来来自27个国家和地区的第一批本科生,中国高等教育领域首个中美合办大学——上海纽约大学首届学生昨天毕业了。

第一所独立法人的中美合办高校培养出“前无古人”的第一代学生,四年前的“拓荒”冒险,付出的高学费,究竟值不值?

大江东走进上海纽约大学,带你去看一看,第一届中美“混血儿”长成什么样,他们学到了什么,他们要去何方。

图片1

图片2

“We make it.我们创造了历史!”

中外大学史上,恐怕很难找到一次如此“中西合璧”的大学毕业典礼:

东方艺术中心音乐厅内,庄严地奏起中、美两国国歌;从典礼程序到致辞内容、风格,都是既有中国式的隆重,又有美国式的幽默:

第一个上台的教务长Joanna Waley-cohen教授英语说得像爆豆子,引用的却是孔子的三段话;

毕业生代表赵泽宇致辞是在英语、汉语间穿梭往来,从自己当年的听不懂“What’s up”说到后来中外同学见面常说“你好!怎么样?”;

校长俞立中的演讲则是前半段英语后半段中文,既说“多元文化”、“个人梦和人类梦”,也说“上海自贸区”和“一带一路”;

连作为嘉宾的王石都用不太流利的英语讲起了自己的登山故事……

穿着紫色学士袍入场的264名学生什么肤色都有,颁发毕业证时负责念名字的两位院长很努力地要将长短、发音各异的各种名字读得不离谱;

挤满观众席的观礼家长们也是中外夹杂,讲着34种语言,面对学成毕业的孩子、与台上嘉宾互动时,有西方式的外向热情、积极参与,也有中国式的内敛和暗涌,一样的是,他们都穿着正装,一脸自豪和兴奋……

上海市副市长翁铁慧和教育部代表被请上台观礼。纽约大学校长安德鲁·汉密尔顿则在典礼开始前致辞祝贺,称学生们为“真正的先驱”——“他们承载着我们对未来的希望,将在艺术、科学、人文、商业与工程等诸多领域,肩负起作为全球公民与领袖的责任!”

图片3

这是上海纽约大学2017届学生毕业典礼。

他们,是这所中国第一家中美合作、独立法人的研究型大学的首届毕业生。

入学时,被称为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拓荒者”;如今毕业,无须仔细打量,你已能看出,他们已与四年前大不同,与传统国内高校学生面貌大不同——即便是一个毕业典礼都那么“全球化”、那么“中外混血”。

图片4

毕业生们——“过去四年,完全改变了我”

第一届毕业生去向如何?校长俞立中告诉大江东:“大概一半学生打算读研,一半学生准备先就业。不同专业的学生因所处行业不同,毕业选择也不一样。”

这个比例与国内不少知名高校相近。但俞校长说,他更感到欣慰的是,上海纽约大学的毕业生们并不急着进名企赚高薪,而是在择业时寻求未来更大的发展空间,还有同学想要推迟一年毕业去游学,因为“毕业以后再也不会有这样的机会了,想去体验不一样的人生”。

的确。到这些毕业生中间去走走看看听听,你会发现, 他们有热情有梦想,很多人都会自信地告诉你,他选择了自己真正有兴趣的方向,将为之持续努力,哪怕失败也无所畏惧。你会一次次听到他们开心地说:“过去四年,完全改变了我!”

图片5

赵泽宇:舍了金融专业,投奔公共事务

作为毕业生代表的赵泽宇,就是“完全改变”的一例。

赵泽宇说他四年前拿到紫色录取通知书时十分忐忑不安,初入学听老师们说‘What’s up’时都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但读书期间,他去海外游学、实习了一年,参观白宫,为一位议员的团队工作,“第一份工作是在众议院接电话,每天都会有很多人打电话过来跟我说议员管理的哪块地方出了什么问题,让议员过来处理一下等等,如果回复让对方不满意,就会被投诉。”这样的人生经历让他觉得很有意思,既深入了解了美国政治,更学会了职场沟通技能。

像多数中国优等生一样,赵泽宇原本选择了商业与金融专业,但大二上课时,他与授课教师、纽约大学前任校长约翰·塞克斯顿教授就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发生的一场争论,课外担任校学生会社团委员会主席时经常碰到关于经费申请的“讨价划价”与“法律解释”,在国际非政府组织实习的经历等,都让他找到了真正的兴趣点,即法律和公共事务。大四,在上海纽约大学职业发展中心(CDC)的帮助下,他与全球非盈利性智库“艾社康健康咨询”建立了联系,从得到实习机会到被录用,一路顺利。赵泽宇说,他想先工作两年,再回到校园,“我想读个法律博士,比如去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知识产权法或者回到纽约大学,现在去申请挺难,因为我读的是金融本科。当然,未来有很多可能性,可能会遇见不一样的人,有多一点的发挥空间……来这里最大的收获,就是寻找到真正的兴趣,并坚定的走下去,我可以成为自己。”

图片6

Maximilan:“我要把中国的共享单车带回美国”

“在上海的每一天都充满着变化:我们使用支付宝、微信等不同的支付方式,居住地附近一直都会开新的商店,共享单车只花了一年时间就遍布了上海。”上海纽约大学第一届毕业生Maximilan不停感叹在上海生活的神奇,“在上海,在中国,我觉得每一天都在速度很快的更新。而在我的家乡,很多事情都是在循序渐进地慢慢发展。”

在上海习惯了扫二维码骑车的Maximilan,想把这共享单车推行到纽约大学或美国其他校园。他的商业计划里,结合美国的情况对中国的单车进行了改进,多了一种类似于共享平衡车的产品。通过电话、邮件和托在美国朋友帮忙等方式,他已经联系美国的几所大学陈述了自己的商业模式。“抓紧时间、迅速去行动,是我在中国市场、在上海纽约大学学到的!”

“做任何事情都是有风险的,而我愿意去承担共享单车的风险。即使失败了,我觉得这是我人生一段非常好的故事。” Maximilan说。

图片7

Kenny Song:我是世界公民,我想在全世界工作

Kenny Song是美籍华人,在美国长大,但“真正体验中国文化、了解中国,还是在这里读书以后”。

kenny高中开始对计算机编程产生兴趣,在上海纽约大学期间,他选择到纽约大学阿布扎比校区交流学习了三个学期。在那里,他与四位同学合作设计出“RoadWatch”应用程序,在阿联酋政府举办的大赛中获奖,奖金高达27万美元。他将美国高校的“编程马拉松”引入上海纽约大学,并担任了2014年中国最大大学生编程马拉松“创客上海”的总负责人。为了吸引目标受众参加比赛,他们不光通过社交网络宣传,还跑到上海交大等高校的计算机课教室门口去发传单。这个24小时不间断工作的编程设计比赛,最终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近100支参赛团队来一试高低。

这些经验,改变了Kenny。毕业后,他将去谷歌公司工作。但他说,他的计划是在谷歌总部呆一年,然后申请外派,去全世界的谷歌分公司兜一圈。

“我在美国的同学,毕业后都继续留在美国上学工作,没有人愿意去世界其他地方。我来到中国以后想法变了,我觉得我是世界公民,不想一直呆在一个国家一座城市生活。”

魏永辰、Roxanne Roman:当世界成为我们的课堂

四年前放弃美国10所大学提供全额奖学金的录取、遵循“内心的声音”来到新建的上海纽约大学的美国人Mark West,如今给自己起了中文名字:魏永辰。四年大学生活,他去过20个国家,曾在非洲的加纳政府一家小额贷款中心工作,得以深入观察非洲文化。做毕业设计时,他选择了对中国和非洲做生意时依赖熟人关系的模式进行比较研究。

能说一口流利中文、热爱中国文化的魏永辰,已被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竞争异常激烈的中国研究项目录取,即将开始为期一年的研究生学习。未来,他打算在跨国公司从事与发展相关的工作。

“让上海纽约大学与众不同的,是它鼓励学生走出教室,走遍世界,并在这个过程当中观察体会,积累经验。这样的经历,只待在学校里是不会有的。”魏永辰说。

在上海纽约大学2017届毕业典礼上发言的另一位学生代表,是来自菲律宾的Roxanne Roman。作为上海纽约大学首任学生会主席及学校“2013基金会”创始人,Roxanne Roman曾在白宫第一夫人办公室、希拉里美国总统竞选团队以及菲律宾参议院实习。今年秋天,她将赴清华大学继续攻读硕士学位。

“在18岁的时候,我根本想不到来中国这个决定对我的人生会有多大影响。现在,到了22岁,我很期待能在北京用一个新的视角了解中国。希望有一天能用这些经历,推动可以让美国、菲律宾和中国共同受益的对话。” Roxanne Roman说。

让年轻的人生摆脱“标准答案”

在国内许多大学里,时常会听到老师们充满忧虑地说起90后、00后中成绩骄人、却缺乏理想和目标的“空心人”现象。在上海纽约大学首届毕业生中间,你很难碰上这样的人。在这里,似乎每个人都对未来做出了自己的规划,有了明确的方向。

询问首届毕业生“上海纽约大学给学生带来的最大收获是什么?”最多的答案正是“更了解自己、找到了兴趣”和“独立思考、做自己”。

徐艺是被多家名校录取的牛人,但她却说,在上海纽约大学,“牛人”太多了。“牛的定义不该只是学术、成绩上的,你擅长做活动很牛,喜欢和别人交往、有很多朋友也很牛。我不会以单一的成绩来评价一个人,可以从不同类型人身上收获更多东西。”

图片8

“不是所有人都要走同一条路,我觉得我们的学生在观念上真正解放出来了。很多人一生都在找标准答案,其实只要学会学习、学会选择,无论做什么工作,答卷都不会太差。”从上海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到上海纽约大学,已有执掌三所高校经历的俞立中校长说,孩子们应该多元化的发展。

这样的“大不同”,是如何产生的?

上海纽约大学提供了一个国际化的教育平台,一个多元文化汇聚交流的空间,强调通识教育,所有课程用英语授课,但同时占比49%的非中国籍学生必须学习中文。入学后先不分专业,到大二再确定专业。上纽大学子通常都会告诉你主辅修的两个专业,“转行”也不少。除了大班讲座外,还有更多小班讨论课,在课堂上,师生一起讨论康德与孔子,讨论人的本性、家庭关系、女权主义等话题,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而不是记录老师的“标准答案”更受鼓励。

“让世界成为你的课堂”是上海纽约大学的口号。很多前18年里从未离开过家乡的年轻人一进学校,就和来自不同国家地区、不同文化背景的同学成了室友。本科四年里,学生至少两个学期在外游学,可以选择纽约大学本部或阿布扎比校区,也可以去分散在五大洲的11个海外学习中心求学、实习或参与志愿服务项目。在俞立中校长看来,这样的教育方式,不光拓宽了学生视野,不同国家、文化观念间的现实碰撞,更让学生认识自我,增进责任意识,激发他们独立思考如何通过自己的行动改变世界。

据介绍,目前,上海纽大已有1200名本科生和140名教师,覆盖全世界66个国家和地区以及31个中国省区市。

“我给现在的上海纽约大学打120分。”俞立中说,“作为一所大学,能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得到学生、家长、社会、媒体的认同,培养了一批优秀的学生,建立起有创新内涵的教学和科研体系,远远超出了预期。”

满意的不只是俞立中。

上海纽约大学被中方称赞为中美教育合作交流的重要成果,自成立以来积极探索高等教育新模式,致力促进文明交流互鉴,架起中国与美国乃至世界沟通的桥梁。

10天里,纽约大学校长安德鲁·汉密尔顿和纽约大学董事会主席Willianm R Berkley相继参加了三个校区的三场毕业典礼,体验了时差,还要“把几十套学位袍在两大洲间运来运去”,但更多是自豪:“人类有划疆自守的天性,上海纽约大学的成功建立,是中美两国对全球高等教育发展作出的独特贡献,证明了突破壁垒之后可以取得多么大的成就!”(人民日报中央厨房·大江东工作室 姜泓冰 陈晨)

图片9

(责编:袁勃)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