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教育

点燃孩子内心的“小宇宙”

——访北京市呼家楼中心小学校长马骏

记者  张烁
2017年05月20日11:10 | 来源:人民网
小字号

北京市呼家楼中心小学校长马骏

针对当前学生缺乏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问题,北京市朝阳区呼家楼中心小学积极探索,提出了“PDC实践育人理念”。PDC即project(项目)、drive(驱动)、create(生成),包括用项目驱动学生欲望和兴趣、实践和体验、思维和意识,生成经验与技能、素养与情感、态度与价值,从而激活、改变、发展学生,让其具备生存和生活能力,成为一个幸福的人。

“PDC”究竟怎样通过项目育人、实践育人,尝试解答“钱学森之问”?日前,呼家楼中心小学校长马骏接受了记者采访。

记者:“PDC实践育人理念”是怎样提出的?

马骏:“PDC实践育人理念”,源于我身为校长的责任、使命和对教育的思考。

我在呼家楼中心小学工作了31年,做校长17年。做校长初期,我更多思考的是建什么样的学校、培养怎样的孩子。随着教育发展和自己成长,我认为仅仅办好自己的学校、从为孩子办学一个层面出发是不够的,近几年,我思考更多的是如何站在更高层面,从为国家办学、为社会办学的高度,去承担推动教育发展的使命。

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弱化的问题长期存在,这也是著名“钱学森之问”提出的思考。我认为,现在是教育改革最好的时机,要政策有政策、要经费有经费、要空间有空间,必须承担起解决教育痛点问题的责任和使命。从2010年开始,我校每月开展一次社会实践活动,已完成走进朝阳博物馆、走进朝阳郊野公园、走进中科院、走进传统文化4个系列,出版了2本学生校本课程文集,开展了基于社会大课堂的跨学科学习,并从2014开始进行数学学科实践课研究。此外,我们还对芬兰的现象教学、主题教学,美国的STEM课程、PBL项目学习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2015年,北京市要求,中小学校各学科平均应有不低于10%的课时用于开展校内外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我校从数学学科出发,推广到全学科;从10%出发,力求撬动并盘活课堂内90%的转变。

从本质上说,教育是通过唤醒、激活、成就的方式培养一个具有社会适应能力的人、一个有创新精神有实践能力的人、一个拥有幸福生活能力的人。“PDC实践育人理念”的提出正是遵循这一教育本质,并通过项目群的构建及每个小项目的实施去达成这个目标。

记者:怎样理解“PDC实践育人理念”?

马骏:“PDC实践育人理念”是用项目实践去激活一个人、改变一个人、发展一个人,强调的是育人观念转变,通过项目驱动,让孩子完成对生活和世界的价值建构,成为一个具有生存和生活能力的幸福的人。

教育家杜威认为,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PDC是思想的革命,更是理念的转变:从教育的本质出发,教育的本质是让人幸福的生活,所以教育要面向生活并回归生活和社会;从当前核心素养落实和课程改革的必要性出发,为培养真正适应并有创造力的社会人奠基;从生命的成长建构出发(感知—认知—体验—实践—生成),儿童眼中完整世界的建构需要在实践中完成。

因此,“PDC实践育人理念”要实现的目标,就是从课堂到生活,重在培养孩子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从学校到社会,重在培养孩子的生活能力和社会适应力,回归真实的生活。

记者:“PDC实践育人理念”下的项目群,是如何构建的?

马骏:“PDC实践育人理念”有一个纲要,那就是从育人目标出发,通过“项目、驱动、生成”的理念让学生回归生活与社会,从课堂走上生活,从学校走上社会,从知识技能走上能力素养,把学生培养成具有生活能力与社会素养的真实与完整的人。这里借鉴了西方国家一些育人方式,给大纲,给标准,自主实施。

具体来说,我校从“发现自我、了解自然、探秘科学、解读人文、回归生活、体验社会”等六大方面构建了项目群,各方面环环相扣,既相对独立,又彼此关联,共同形成孩子的生命成长圈。它突破了课堂学科及学科整合的限制,重点凸显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注重生命个体的生存与生活体验和社会理解的培养与唤醒。

我们又把每个方面的目标,分解细化到六个年级。例如:在“了解自我”领域,二年级的目标要求是“了解自己的身体构造”,包括《人体器官》项目,利用VR设备帮助孩子学习;五年级的目标要求是“了解自己的家族”,比如清楚家族成员及家史,包括《我的家》项目,让学生绘制家庭根脉图、职业树,了解家风家训等。同时,《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六方面素养要求,在项目群的各年级标准中都有落实,这也是PDC项目群2.0版本的核心。

在实施途径上,项目群以家庭为基础、学校为主体、社会为平台,打破了彼此之间的界限,将学校、家庭、社会的力量有机融合,共同给孩子营造一个积极良好的环境。在时间安排上,我们课时保证小部分、课外实施一部分、作业完成一部分、家长帮助一部分,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从中注意培养其合作能力、沟通交流能力、创新能力等。

记者:PDC项目群的亮点与价值是什么?

马骏:PDC项目群是一个完整的项目系统,打破了散点式做课程和活动的形式,是一种创新的育人模式,即项目育人、实践育人。通过一个个不同项目,充分发掘学生的创造潜能,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在“做中学”里尝试解答著名的“钱学森之问”。

陶行知先生提出,“教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不教”。PDC项目群引导学生自主发展,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在自己探究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从“要我学、教我学”变成“我要学、我会学”。在此基础上,运用知识对接真实的生活和社会,成为一个真正完整的、知以善行、学以致用的幸福的人。

此外,PDC项目群实现了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的对接,不仅做到全校2500多名学生、200多位老师全员参与,还研发了PDC《家庭亲子攻略项目》系列丛书,《假期家庭亲子项目实践手册》等,让所有家长都参与其中。同时,我们利用“课后三点半”“社会实践活动”等政策,开展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厂、汽车博物馆等“基地项目研究”,让教育不仅发生在学校,更让学生从课堂走向生活,从学校走向家庭,从知识技能走向能力素养。

记者:截至目前,“PDC实践育人理念”的实施效果有哪些?

马骏:首先,教师被激发、被唤醒。“PDC实践育人理念”实施一年多来,我们看到了教师身上可喜的变化,这不仅包括理念被老师们接受、教师内驱发生变化,还包括学生会“倒逼”教师改变。“PDC实践育人理念”在不知不觉中解决了教师职业怠倦问题,中老年教师带着孩子们热火朝天地做项目、布置环境文化,更可喜的是,课堂发生了变化,老师心目中“好学生”的标准也发生了变化。

其次,学生被点燃,被发现。孩子们在一个个项目研究中,思维被打开、潜能被发现、品质精神在形成。比如去年4月的现场会上,特级教师吴正宪问一个学生“你这个实验做了多少次?”学生答:“14次”,吴老师问:“如果你的数学题做错了你会改上14遍吗?”学生肯定的回答:“不会,早烦了。”我了解到,很多孩子在群里聊怎么克服困难,都到了11点还兴致勃勃,不想睡觉,这不就是“逆商”“挫折教育”吗?放手让孩子们在遇到问题、解决问题中得到锻炼,不比主动设置什么挫折好吗?其实,每一个孩子内心都有一个小宇宙,关键是怎么点燃、激发它,通过项目的学习,孩子得以学以致用,并能在生活中进行创新实践。

“PDC实践育人理念”影响到的不仅是老师、学生及家长,还引发了“蝴蝶效应”。短短一年多里,得到了来自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以及各界专家、合作机构的理念认同和广泛参与,这一定是这件事的意义和价值所在。

记者:“PDC实践育人理念”下一步将如何发展?

马骏:PDC项目群的“3.0版”,将在“2.0版”基础上进一步深化,使其更严谨,逻辑更清晰。“3.0版”将进一步推出系列社会研学项目,使项目群的理念及内容贯穿到社会中;创建一个大数据平台,对项目育人的过程和效果给予清晰呈现和科学分析;对项目群理论及内容进行整理撰写,形成系统性、理论性的学术论著。

“PDC实践育人理念”和项目群构建是我校带着对教育的思考、理解与情怀提出的,具有原汁原味的实践育人理念与模式,学生的感受与成长是检验成果的最好尺子。一年多来,教师、学生、家长一级课堂、校园中的悄然改变,带给我们不断的惊喜,我坚信,给孩子们一个支点,他们将可以撬动地球。从儿童出发,为孩子办教育,从使命出发,为国家办教育,我们会始终不忘初心,永远在路上!

(责编:白宇)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