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黎光为五校艺术专业本科生上思政课 博士生也来蹭课
人民网北京5月10日电 (记者林露)今天,中国音乐学院党委书记、院长,著名作曲家王黎光为来自中国音乐学院、中国戏曲学院、中央美术学院、中央民族大学和北京舞蹈学院五所院校的七百余名艺术专业师生讲授了一堂有趣、有料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这场讲座主题为“畅想时代旋律,谱写辉煌人生”,本来是为本科生而开设的、设置学分的讲座,却吸引了青年歌唱家、中国音乐学院在读博士生王丽达以及一些与校方有过合作的词作者等前来“蹭课”。
王黎光通过自己三十多年艺术创作涉及的不同领域,和大家一起分享了成长过程中信仰和世界观的重要性。“关注社会,体察民情是艺术工作者不能缺失的情怀,劳动者的生产生活、喜怒哀乐正是艺术工作者创作永不枯竭的源泉。”九十年代初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如今已过知天命之年的王黎光认为,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最重要的三个字就是“人民性”。目前,他已创作出四十多部电影音乐作品、十多部电视音乐作品。讲座现场,他追忆起自己毕业不久后创作的的第一部影视歌曲作品《清官谣》。这首被他笑称为反腐歌曲的作品当年曾红极一时,从校园传唱到街角广场。他说,自己正是通过艺术实践接地气,体现“人民性”,创作出了一批社会上多数民众喜闻乐见、乐于传唱的音乐作品。
王黎光表示,艺术院校的思政课应符合艺术规律和教育模式来进行,“人民性”的内涵说到底是认识上的问题,没有“人民粉丝”,任何艺术作品都是虚无的;应以优秀艺术作品强烈的思想性和艺术感召力,以热情讴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情描绘中国人民喜怒哀乐、歌颂社会主义建设辉煌成就的艺术作品,使学生在直观的体验、参与和感悟中逐步深化对理论的理解与接受,激励他们永葆进取精神,勇担文化传承发展重任,这才是思政课的根本要务。艺术学习者和从业者必须把自身融入到社会中,才能体验、领悟到“人民性”。我们的思政教育,不仅要把人培养成艺术家,更要把艺术家培养成人。
此次讲座由中国音乐学院主办,是北京市艺术名家领读经典校级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的第四讲,将占0.5学分。据了解,该系列课程系北京高校积极探索思想政治理论教学改革的一项举措。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