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教育>>滚动新闻

海外学子:我愿做一粒种子

2017年05月08日07:55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小字号
原标题:海外学子:我愿做一粒种子

  李悦(右三)组织中秋聚会

  图为马素湘(左前)和同学在交流  罗德里摄

  “中国菜里都要加味精”、“中国男女比例失调,男性找不到结婚对象”……这些令人哭笑不得的问题并非博人一乐的段子,而是中国学生在海外求学期间被留学目的地民众所问的真实问题。

  中国留学生诧异于外国民众对中国的知之甚少,也深感自己作为中国人“形象”的重要。 课堂上、生活中,遇到谈“中国”的话题,海外学子总想告诉对方“我们的中国是这样的……”。

  在信息铺天盖地的今天,在想了解中国的外国民众越来越多的今天,中国留学生群体作为连接中西的纽带,仅仅介绍长城、功夫、熊猫等中国元素早已满足不了外国民众对中国的“了解欲”。如何用新的话语风格、层次更深的对话让世界更了解中国,是他们中不少人思考并正在实践的。

  从“是什么”到“为什么”

  张悦悦

  去年年初,一个在伦敦小有名气的致力于传播中华文化的机构邀请我加入他们的理事会。和英国众多与中国相关的社团不同,这个机构是由几个对中国文化有着浓厚兴趣的英国人通过十几年的合作建立的,而且至今他们的会员依然主要是伦敦及周边的英国人。这个机构找到我是因为他们遇到了一个困惑:明明关心中国的人越来越多,但他们最近几年举办活动反而人气大不如以前,会员人数逐年减少,对年轻人也似乎无吸引力。该机构的几个创立人已接近退休年龄,力不从心,后来他们听几个人推荐说我热心公益事业,又做中国社会学研究,就登门邀我加盟,帮助他们重振旗鼓。

  参加了机构的几次活动,倒是引起了我的社会学兴趣:他们的受众面主要是对中国感兴趣却对中国了解很少的英国人,所以活动中参与者经常会提出一些常识性的问题。我忽然意识到:恰恰是这些天真而琐碎的提问才是接地气的文化传播需要面对的吧!因此我加入了这个机构,并担任起他们的活动总监。

  我也很快发现了这个机构为何在“中国热”持续的今天会面临会员逐年减少的问题:他们对“传播文化”的定义还仅仅限于中国古典和传统文化的展示,比如租中国茶室邀大家一起看历史纪录片,周末集体参观完中国美术特展或聆听了一位华裔上的二胡赏析课后,再去中餐馆要一份糖醋里脊或者柠檬鸡……好像单纯这样把英国人“曝光”于中华元素之中,就算“体验”中国文化了,中华文明就得以“传播”了。这种单纯的“曝光式”文化交流一两次感觉新奇,时间久了难免会觉得没营养或“没用”,因为单纯展现“中国是什么”对促进文化理解和接纳收效未必高,偶尔还会有说教之嫌。

  文化并不仅仅是“知识点”,文化是一个群体传承下来的生存逻辑和相应而生的生活审美,所以文化传播不应该仅仅停留在“中国是什么”的阐述上,而应该立足于探讨“中国为什么”。我提议开设名为“第一人称”的公开讲座,针对某个中国的热点问题邀请在这方面有切身工作或生活经验的人来谈谈那些看似陌生的习俗和风尚是不是有一些单纯而朴素的社会逻辑。

  现在我已经离开了那个文化机构,不过我的“传播观”依旧,而且我认为它不仅仅适用于中国,也不仅仅适用于机构团体的活动中。每年在我的社会学课程之初,我都会向学生点明一个道理:当我们在茶余饭后对一个陌生国度的新闻品头论足的时候——不论这个国家是在哪里——我们常常会忽略在那个遥远的社会里住着和我们一样有各种诉求的理性个体。如果文化传播能超越简单的对“是什么”的陈列,而附加上对“为什么”的探索上,则那些异国的不可思议,可能会沉淀为根植于听众心中的一份感同身受。

  (寄自英国)

  为外国朋友“答疑解惑”

  李 悦

  央视的《朗读者》是我每周都会看的节目。其中一期节目中,“汉字叔叔”理查德朗读的《陋室铭》让很多中国人感叹,一位外国人对于中国文化了解的程度之深。理查德是美国人,为了研究汉字倾其所有,用10年的时间学习汉语,用20年的时间建立了一个汉字数据库。可见,中国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在海外也同样有着非同一般的感染力。

  在我们学校也有这样一位老师,当我跟他聊起中国时,他对于中国文化的熟知远远超出我的想象。“提到中国,我可以想到的有很多。我在大学毕业那年去了北京,游览天安门、长城,感受到了非常令人惊叹的历史和建筑。”

  但是在我所了解的范围内,这种现象是个别的。更多外国老师和同学对于中国的了解停留在中餐的层面。也可能是因为洛杉矶的中餐太多,大家可以准确地说出去哪条路可以吃到最地道的中国食物,却缺乏对于中国历史文化等层面的更多了解。

  其实,在国外的校园里,大家对于中国的了解大多来自于中国学生。无论是一起参与课堂讨论、做作业,还是出去游玩,其实都是不同国家的文化相互交流的过程。结合我自己的经历以及与一些老师交流,我也意识到中国学生或许可以做一些努力,从而为让世界了解中国发挥作用。

  首先,需要建立自己的文化自信。所有的留学生都是带着自身的文化因素进入到一个全新的文化环境,再加上很容易就遇到来自世界各地的学生,这其实是一个很好的文化沟通过程。但是我认为这其中最重要的是我们对自身文化的了解、认同和自信。我很遗憾地看到,有一些小留学生,因为年纪很小就来到美国,缺少对于中华文化的知识积累,英语说得越来越好,却渐渐遗忘了如何书写汉字。如果自己读不懂诗词,又如何向外国的朋友解释呢?

  其次,文化的理解和传播是一个双向的过程,需要能够融入所在地的本土文化,才能够达到更好的沟通效果。但是目前中国学生在海外留给大家的印象多是“学习非常认真刻苦,但是大多很安静,不喜欢表达”,尤其是在一些中国学生较多的学校或者专业分支,容易出现中国学生“抱团”的现象。不可否认的是,留学生融入一个全新的文化环境并非易事,但是中国留学生可能需要更多地与来自世界各地的同学交流,理解不同的文化背景,更多地寻求融入当地文化的机会,才可能更好地介绍中国。

  同时,还需要注重传播的细节和方法。去年中秋节,我和另外一个同学举办了一个小型聚会,我们在寝室准备饭菜,邀请大家一起来过节。大家都玩儿得很开心,我们也认识了更多来自不同国家的朋友。

  “我听说月亮上住着一位仙女,对吗?”有同学问道。

  于是我们向外国同学介绍了中秋节的传说和习俗。

  “中国有很多关于中秋、关于月亮的诗词……”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交流着,但把中国的传说、典故翻译成英文再表达出来,真非易事。我们还向外国同学展示了提前抄写好的关于中秋的古诗词、教他们使用筷子等,所有人都乐在其中。其实,一些外国同学对于中国的习俗有所耳闻,但是他们通常又充满疑问和好奇。我想,如果我们能够做好“答疑解惑”的工作,增进相互之间的了解,何乐而不为呢?

  (寄自美国)

  在点滴之中讲述中国故事

  马素湘

  近几年,留学热潮愈演愈烈。求学海外的中国留学生毋庸置疑成为了外国民众眼中中国形象的代言人。

  众所周知,要了解一个国家的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最为直接的是同当地人交流。同样的,在外国人眼中,了解中国的方式不仅仅是看电视或网站上的新闻,还可以通过中国留学生来观察中国。

  然而,在信息全球化趋势下,在中国学生留学海外持续升温背景下,国外民众对中国的认识却依然停留在浅层次。对我们这些身在海外的中国留学生来说,常常能够感觉到身边的外国朋友对中国存在的误解。比如在课堂讨论中,谈论到涉及中国的话题,就会遇到这样的情况。

  我常常也会思考,为什么外国朋友对中国存在误解,甚至是一些偏见呢?当然,这其中的原因很多,有信息的不对称、文化差异导致的误解等。

  在我攻读了近1年半的国际传媒专业硕士之后,我明白,这些误解在于出发点不同或是立场的差异。在理清思路后,再同外国友人交流时,便可以使自己的立场站得住脚,更加清楚明白地指出双方分歧所在,以理性的眼光看待差异,向他们传达出一个真实的中国。

  一个国家的发展现状与其历史文化是密不可分的,要想让外国友人真正认识了解中国,首先需要让他们对中华文化有基本的认识。可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岂是三言两语能够解释清楚的?罗马非一日建成,中华文化的传播既需要更多的耐心,更需要渗透进生活中的熏陶。

  可喜的是,孔子学院在世界各地的设立、国外高校中多样的中国学生社团的成立以及大街小巷中华美食的亮相等都在向世界传递着中华文化的讯息。例如,我所就读的墨尔本大学就有汉服社、棋社、书法社等不下10个旨在将中华文化介绍到校园中的社团。学生们组织的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为在国外校园传播中华文化添彩助力。

  在海外,也不乏喜爱中华文化的外国友人,他们对中国这个东方大国抱有好奇心,会主动学习汉语,了解中华文化。中华美食也俘获了一大批外国人的心。我的一位外国朋友特别喜欢吃四川菜,可谓无辣不欢。

  对身在海外的中国留学生来说,传播中华文化可以在生活学习的点滴之中,也可以在闲暇时随意的交谈中。新一代的中国青年更应在时代潮流中构建自己的家国情怀,无论身在何方,不忘中华儿女的身份,向世界传递出中国的社会风貌和文化风情。

  (寄自澳大利亚)

  我们的可为与不可为

  熊楚钰

  记得高中毕业典礼的时候,校长在致辞的结尾特意强调道:诸位同学将来都是要到国外深造的。你们要牢记在心,自己作为一个中国人,在国外的一举一动都代表中国的形象。言下之意就是出门在外,大家要意识到自己言行举止可能产生的影响。因为在你走出国门的那一刻,你”自己”就不完全属于你本人了,而变成了一种国家形象的代表。

  我刚到国外时还在认真遵循长辈临行前的各种谆谆教诲,走路认准红绿灯、不横穿马路,遇到不友好的人保持微笑、自我检讨。可随着我在美国待的时间越来越长,我也逐渐吸收了纽约的生活气息,为了自己的权益不忍气吞声。

  渐渐地,我也习惯了既不将自己与“中国”割裂开来,也不刻意强调自己的身份。

  上课发言和写作业是我平时在英文的语境下提到“中国”最多的情况,因为我慢慢发现,老师们往往会欣赏学生介绍一些不为他们所知的文化。因此,我时不时会提起一些与中国社会相关的现象,介绍中国不那么为人所知却有趣的一面。比如,一些新兴产业如何便利了人们的生活,一些年轻人引领的新生活方式。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已经熟悉了“微信”这个词,然而当他们听说微信功能的多样化和实用性,以及借由微信发展出的各种文化——朋友圈微商、公众号、抢红包等,一个个都一脸惊奇。

  在这学期的一节课上,在我演讲完自己期中论文的研究方向——“朋友圈代购对于微信平台的使用”之后的5分钟提问环节,因为下面的美国同学不停地向我抛出问题而超时,老师不得不站出来叫停提问,控制时间。上学期的另一节课上,我对比必胜客在中美两国的形象,并论证必胜客在全球市场上的营销策略,也引起了同学老师很大的好奇心。一名美国同学课后突然找我搭话,告诉我他去过上海,然后开始饶有兴趣地通过讲述他去上海肯德基时的体验,告诉我他从我的演讲中受到了新的启发。

  “文化传播”是一桩非常严肃的责任。由于我时常认为自己对于自己的国家知之甚少,所以从来不曾把自己向别人介绍中国认为是一种“文化传播”。每当我的外国朋友告诉我他们在学中文或者试图跟我秀几句中文时,我也总是忍不住担心自己对于中国语言与文化的理解不透彻,误导了别人。所以,尽管我总是在朋友跟我提到“中国”的任何话题时表现出很大的兴趣,不厌其烦地告诉他们有一切疑问都可以跟我讨论;尽管我尽己所能地帮助我的同学看中文作业,但我并不敢认为自己的所作所为可以有很大的影响力。毕竟在校园环境中,打交道的对象都是象牙塔中的师生员工。更大的改变或许需要更有影响力的机制推动。

  我曾经很愤愤不平,学校内华人学生会的活动或多或少都显示出对中华文化本身了解不深。最常见的形式永远都是外卖蛋挞、饺子,然后欢迎大家来一边吃一边交流。后来我通过与华裔同学的交流,更多地感觉到了他们中许多人,其实是想要了解中华文化却有心无力。

  我也在慢慢转变自己对于“文化”的理解:只要是用包容的态度在吸收中华文化,一点一滴的努力我都应该欣赏。至于如何让别人更加了解“我”的文化,我希望这同样应该是一个 “润物细无声”的过程:抱着一颗学习的心,从小事做起,不拘泥于形式,既不高估自己,也不为自己设限。

  (寄自美国)

(责编:郝孟佳、熊旭)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