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教育>>中小学

《中国教师报》:课改期待“中国表达”

2017年04月21日11:10 | 来源:中国教师报
小字号
原标题:课改,期待“中国表达”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讲好中国故事,传递好中国声音。

毫无疑问,发现并推出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教学改革经验,讲好中国教育故事,传递中国教育好声音,让中国教育与世界教育对话,是教育人应有的高远追求。

中国的经济实力已跻身全球前列,如何打造中国“软实力”?如何让“中国理论”“中国模式”走出国门?是一个重要命题。中国教育需要紧紧抓住教育国际化、现代化的发展机遇与潮流,形成并推出能够代表中国教育发展水平的原创改革经验与成果。

新课程改革以来,中国的基础教育领域以开放的态度,学习和吸收世界教育发达国家的教学改革经验,致力于国际先进教育理念和方法的本土化。这固然是中国教育实现现代化的一条必经之路。但同时我们不能忽视中国优良的教育思想传统,不能忽略中国建设现代教育历程中的既有成果,尤其不能遗忘那些扎根中国土壤、基于中国国情生长起来的本土化教育教学改革经验。

回望中国课改发展,从主体性教育实验、新基础教育到情境教育、尝试教学法,从江苏洋思中学、山东杜郎口中学到北京十一学校,这些多姿多彩在全国产生重要影响的课改经验,饱含着中国教育工作者的艰辛付出和自强不息的精神,也以各自的努力为基础教育改革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我们要正视中国课改存在的问题,但不能妄自菲薄,失却应有的自信。世界各国国情不同,教育发展的基础各不相同,决定了各自的课改路径和方法也必然不同,不能盲目照搬或一味“拿来”。近年来,英国教育界对中国中小学数学教学经验的关注,引进上海数学教材的事例也说明,中国的课改经验与成果有其独特价值。世界各国开始越来越多地研究中国的课改,吸取中国的课改经验。

特别是在教育信息化发展上,中国与世界几乎站在同一起跑线上。抓住难得的战略机遇,利用好信息技术手段,我们完全有可能在“互联网+教育”的背景下探索出一条独具特色、面向未来、引领世界的教学方式变革。

立足当下,面向未来。中国教育工作者需要有充分的自尊、自信与自强,以平等、友好的姿态展示中国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实践,增进教育国际理解,扩大教育对外开放与交流。从这个意义上说,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的习本课堂实验,正是具有“本土化、原创性、草根性”的教学创新成果。我们期待更多的教育人能够主动选择改革,选择创新,期待更多像习本课堂这样的课改成果涌现出来,期待让中国的课改经验走向世界。(《中国教师报》评论员)

(责编:邵京京(实习生)、熊旭)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