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教育>>世界阅读日

武汉大学:大学可以无大师,但绝不能无图书馆

王新才
2017年04月20日16:47 | 来源:人民网-教育频道
小字号

看到一个说法,意味大学非有大楼之谓,乃有大师之谓。一直觉得这个说法似是而非。如果说这里的大楼指行政楼、办公楼,甚或教学楼,那还算言之成理。如果这个大楼包括了图书馆,那就肯定不对了。在我看来,一所大学可以没有大师,但不能没有一所像样的图书馆。要知道,大师也必定是出自大楼。有哪一个大师是完全没泡过图书馆而忽拔地长成参天大树的呢?大师的形成必然有一个受益于图书馆的过程。比如牛顿,这位出身农家的孩子,如果不是因为喜欢读书,很难想像他能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据说直到今天,金格斯皇家中学图书馆的窗台上都可以看见他当年的签名。牛顿后来就读了剑桥大学的三一学院,正是在这里,他自学了欧几里德的《几何原本》、笛卡儿的《几何学》、沃利斯的《无穷算术》等,这些著作对牛顿成长的作用显然要比大师来得重要。大师的养成利益于一个良好的自学习惯。善于利用图书馆通常成为一个人一生成就的基础。

图书馆对人的影响更多地体现为一种潜移默化。一个经常利用图书馆的大学生会在不知不觉中形成一种良好的自学习惯,尤其是当他不断地寻找所需图书的时候,他会有意无意地了解图书馆的藏书构成,这样他会对信息的组织或多或少地有所了解。一个读者受益于图书馆最大的不仅在于他从中获得的知识,更在于他可以由此掌握从书海中发现所需知识的本领,并进一步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

一个学生在校四年,跟大师接触的时间与机会是有限的,大师的言行的确可以给学生以相当的影响。但图书馆里大师更多。图书馆是大师收藏中心,收藏有古今中外的大师作品。学生并不总有机会见到大师,聆听教诲,但却可随时到图书馆来感受大师的智慧,感受智慧海洋里寂静无声的惊涛骇浪。即使就学习知识来说,课堂时间总是太少,课本知识更加有限。而图书馆的大门却总是敞开,它欢迎每一个到来的学子。看一所大学的好坏,通常有三个视点。一是是否有优美的环境。学生在有百年名木的幽静小道上漫步思索,结伴谈笑,这样一种青年时期的感受是令人终生难忘的。一是要有良好的体育设施。这事关学生的身体健康。而最重要的一个指标就是图书馆。图书馆要藏书丰富,环境幽雅,服务周到,要让学生留连忘返。

古人云:坐拥书城,南面不换。阿根廷作家博尔赫斯说:如果有天堂,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一所好的大学图书馆,应该办成大学生的天堂。

推荐书目:

1. 《目录学教程》彭斐章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熟悉目录,了解分类,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2. 《传习录》(明)王阳明著,叶圣陶点校,北京时代华文书局2014年版

言传与心传,道在学而时习之中传承。

3. 《朱子读书法》(南宋)朱熹著,(南宋)张洪、齐熙编,李孝国、董立平译注,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6年版

读书有法,熟习玩味,受益无穷。

(作者系武汉大学图书馆馆长)

(责编:邵京京(实习生)、熊旭)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