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县中学生死亡案:权威声音如何才能掷地有声
近几天来,四川泸县太伏中学一名学生突然死亡的事件,引发社会关注。据泸县公安局官方微博“平安泸县”通报:“现有证据排除他人加害死亡,具体死亡原因需依法按程序待家属同意后尸检检验确认”。但这一结论,没有终结人们对于学生死亡原因的探究。
面对一起突发的死亡事件,分析与评论的基点只能是客观事实。在弄清事实之前,“被殴打致死”“黑社会参与”“政府包庇”等诸多传闻,都可能包含捕风捉影甚至恶意造谣的成分。在这个时候,及时准确的信息公开、权威可信的尸检结果,有助于厘清事实,挤压谣言生长、传播的空间。
对事实的调查有一个过程,还原真相需要遵守程序、严谨细致。但与此同时,也有一些问题值得人们思考:为什么这一原本可能并不复杂的突发事件,会逐渐发酵升温、引发舆情,最终演变成公共事件?对于当地政府部门发布的权威信息,为什么不少人并不信服,反而各种传言乱飞?
这几年,地方政府回应公共事件的能力大有提升,无论是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还是搭建“两微一端”,信息公开的力度日益增大,贴近群众的努力显而易见。但在一些地方的实践中,新平台背后的旧思维恐怕并未完全转变。面对突发问题,管制大于引导、被动多于主动、对立多于对话、回避多于回应的情况还所在多有。一封堵,将良性沟通的渠道先堵上了,再张口,信的人就少了,以致最终出现四个盖子盖五个水壶的手忙脚乱,演变成“千斤撬四两”的大动干戈。
从舆情纾解看,针对各种谣言,自然需要加强内容管理。从过往的案例看,确实存在不少因造谣传谣、最终导致舆论反转的情况。作为“吃瓜群众”,一定要冷静客观,越是对那些匪夷所思、令人激愤的传闻,越要多长几个心眼,不要轻易着了谣言的道。而从管理部门来说,及时满足公众正常的信息需求,有说服力、有针对性地开展舆情引导至为关键。
突发事件的舆情处置,曾有“黄金4小时”法则。随着微信等即时通讯工具的普及,4小时的时间窗口可能还在进一步缩小。如果不能及时而有步骤地发布权威信息,有效管理社会心理预期,情绪就可能海量堆积,真相就可能无路可走。因为管理能力不足、错过发声最佳机会,政府部门在舆论风潮面前百口莫辩的教训已经不少。
进一步说,如何与公众互动,事关政府部门的公信力。前些天,某官微因发布一张“毛驴怼大巴”的图片,不仅没为事态减震,反而刺激公众视点脱离问题本身朝负面发酵。这样的反例,需要反思的怕不止是新媒体运营的方式方法。
泸县案件正在进一步调查处理中,旁观者做出任何具体的结论都为时尚早。透过一系列类似的事件我们当前可以得出的认识是:在化解舆情危机中,管理部门既不能陷入清者自清式的沉默是金,更不能滑向先消极怠惰、后大动干戈的被动境地。掌握好时、度、效的统一,公断才能服众,权威声音才能掷地有声。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