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教育>>滚动新闻

异国遇“乡音” 勾起学子思乡情

2017年03月27日09:49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小字号
原标题:异国遇“乡音”

学子留学在外,最割舍不下的就是故乡的情结。能够勾起学子思乡之情的,不仅仅是故乡的味道和故乡的风景,还有故乡的声音。身处异国他乡,一句简单的家乡话,或许就能体会到故乡的温暖,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不论在外留学多久,家乡话仍是学子难以割舍的故乡情。

留学海外,家乡话因为鲜少用到,反而会让学子更加珍惜能够说家乡话的时刻。

现在美国华盛顿大学留学的王远已经在国外3年,听到有人说家乡话仍然会很激动。“山东的口音很容易辨识出来,有时碰到中国同胞就已经感到很亲切了,在跟他们讲话的时候,如果听到他们说话带山东腔调,我感觉像是中了彩票。”王远说,“俗话说‘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大家一说起家乡话就会变得很兴奋,感觉就像是完成了一个认亲的过程。 浓浓的乡音于我来说就像是某种暗号,对上暗号,就是自己人。”

吴晓(化名)曾在美国纽约大学留学。“我是重庆人,在留学期间或旅行途中,有时会碰到来自重庆的中国留学生,往往在我们自我介绍之后,就开始说家乡话。倒不是刻意要这样,大部分时候我们完全是下意识地,熟悉的乡音就脱口而出了。聊天时不必考虑普通话的发音和用词,一些方言中的特有词汇也不必专门解释,对方就能全部明白,像是家人之间的默契,会让人很有归属感。”吴晓笑着说道。

在留学在外的学子心中,乡音其实是代表“家”的符号。

“在美国的时候,每次我和爸妈视频通话,妈妈跟我打招呼时的那一句‘幺儿哎’,会让我瞬间觉得家乡不再遥远。”吴晓在跟爸妈聊天时用的都是重庆方言,对她来说,方言和家是紧密相连的两部分,“‘幺儿’在重庆方言里是‘心肝宝贝儿’的意思。有时国外的生活并不如意,但是就这么简单的一个称呼,即使远隔重洋,也会让我觉得我在家人的眼中还是个被关爱的孩子 。”

“家乡话在我心里永远是最温柔的。”王远说道,“说普通话时,是规范而工整的。而家乡话不是这样,家乡话是随意而亲切的。在国外留学,学子常常最需要的就是亲切的感觉,有些话只有用家乡话说出来,才会有那种特有的温暖的感觉。”

对于很多学子来说,乡音是不愿意也是不可以更改的习惯。

曾在英国留学的孙昊然来自东北,他对于乡音有着深深的执著。“在记忆里,我几乎没跟家里人说过普通话,因为感觉那样会很奇怪。对我来说,东北话就像是我的‘根’,虽然现在说普通话的时候比较多,但是我不能忘了自己的家乡话。”对于同学调侃他说话带着“东北大碴子味”,孙昊然并不觉得是一件丢人的事,反而对此很自豪。“留学时接触的中国人来自祖国各地,大家都会或多或少地带有一些家乡的口音,这会让每个人都带有自己的特色。有时大家聚在一起,会专门用各自的家乡话来聊天,互相学一些简单的词汇,这个娱乐方式可以持续很久。我们能够感受到天南地北的乡音在屋子里互相碰撞着,不时迸发出欢乐的火花,说着家乡话的时候,我常常会有极大的自豪感,为我的家乡,也为我的家乡文化。”(贾程琪)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7年03月27日 第 09 版)

(责编:郝孟佳、熊旭)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