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教育>>滚动新闻

教育关注:放学后的“真空时段”谁来补?【3】

2016年05月27日08:05 | 来源:中国教育报
小字号
原标题:教育关注:放学后的“真空时段”谁来补?

  【调查者说】

  大学生参与解决四点半难题是双赢

  社区是儿童在家庭和学校之外的基本活动场所,是儿童接受社会教育的基本单位,社区的社会性和群众性给社区儿童教育提供了有利的成长条件。“四点半课堂”正是社区儿童教育发展的产物。

  社区“四点半课堂”作为社区教育的重要内容和儿童放学后教育的重要形式,不仅缓解了家长对儿童放学后安全和教育的担忧,亦可能成为儿童学校教育的重要补充。因此,社区“四点半课堂”越来越成为缓解儿童放学后“真空时段”困境的重要抓手。南师大学子此次调研以社区“四点半课堂”为主要对象,了解现状、发现问题,意图摆脱传统意义上以放学后托管或学业辅导为主的模式,建构立足社区,整合社区及高校优质资源,助推儿童和青年共同成长的丰富多彩的社区“四点半课堂”。让高校和社区在这里相约,让儿童和青年在这里携手。以高校学子为主体师资建构的“四点半课堂”,既能为若干家庭解决孩子放学后安全和教养问题,同时对于青年大学生而言,也是难得的实践学习和服务社会的良机。

  近年来,学术界开始关注“社区效应”和“同伴效应”在教育生产过程中的作用。制度化学校教育内的儿童以“班级”为基本学习和生活单位,年龄相近,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是稳定、封闭、常态化的组织形式,其学习内容亦是被规定、被规范、被经验的“知识”。社区“四点半课堂”为儿童弥补了制度化学校教育的缺憾,丰富的课程体系和活动项目让儿童觉得新鲜,因此而激发出对事物的好奇之心;不同年龄的儿童因相同或相似的爱好选择在一起学习、体验其真正感兴趣的东西,同时发展其认知和交往能力,这是一种不同于学校教育的社会化教育学习机会,能够促进儿童的社会参与并发展其健康人格。

  “四点半课堂”并非新鲜话题,但融入高等教育资源,关注儿童社会性发展及素质培养的“四点半课堂”却是社区和谐和高等教育实践教学的共赢。一方面,社区环境和同伴效应有利于促进教育资源的配置和社会融合;另一方面,社区教育作为儿童的校外教育可被视为向大教育观的转型,改善儿童的学习环境,提升儿童的生活质量,让儿童在更为广阔的天地培养学习力。(魏善春)

  【大家说】

  四川省成都市天涯石小学昭忠祠分校校长黄彬:

  场地师资课程 一个都不能少

  放学之后的教育问题如何解决呢?我想,家庭和社会就应充分体现“育人合力”。这个问题的关键因素有三方面:场地、师资、课程。

  关于场地,我认为,这是政府部门应该充分考虑的一方面,也只有政府部门才能解决这个问题。因此,关于社区的配套建设,应将此项工作纳入全局考虑。关于师资,如果仅仅靠大学生志愿者,只能是杯水车薪。能否把大学生进社区对孩子们进行各类辅导与培训,作为大学生的一项选修课程。同时,家长、社会中的优质资源,也可以以志愿者的身份参与其中,以此来丰富课程。而对于整个课程的内容设计,需要我们社区牵头,聚合资源,根据孩子们和家长的需求,根据实地的具体情况,整体策划。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我们提供给孩子的服务,是他们真正需要的。

  山东省莱州市城港路街道中心小学教师于雪倩:

  社区托管是个“有趣的乐园”

  我的学生张亮,刚上一年级,父母是双职工,每天6点以后才能下班。他们跟我聊到,本想找个家政工负责接送孩子,可是又担心要把钥匙交给家政工,最后还是放弃了。

  我认为社区管理孩子是解决家校监管“真空”的有效措施之一。我校附近有一个社区服务中心,专门为辖区内小学生开设了托管班,有几个专职的教师负责孩子吃饭、休息、写作业,这些老师一般是刚毕业的大学生或是社区里的退休教师,他们可以帮助看护孩子并检查作业。一些有专业教师和特色活动的托管班更受欢迎,有的社区聘请了一些专业的教师,在孩子写完作业后可以进行兴趣的辅导,例如学习书法、绘画、弹琴之类的,不过这类托管班收费会高一点,但依然受到家长的欢迎。

  另一个学生蕾蕾已经上五年级了,自己回家完全没有问题,但她妈妈发现孩子并不开心。作业上有不懂的,他们两口子也不懂,而且孩子做完作业唯一的乐趣就是上网。所以这学期开学,蕾蕾就被“委托”给托管班了。蕾蕾说,社区托管是个“有趣的乐园”,不会的问题可以问老师,还有朋友可以一起做作业,一起玩耍。

(责编:郝孟佳、熊旭)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