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教育>>滚动新闻

盘点十二位院士的中学时代:人生成长是一场马拉松【2】

2016年05月23日08:57 | 来源:中国青年报
小字号
原标题:盘点十二位院士的中学时代:人生成长是一场马拉松

  “勤奋比天才更重要”

  在外界眼中,院士是一个有着神秘色彩的精英群体,是世俗眼中“天才”人物。

  然而,纵观记者采访的12位院士的奋斗历程,他们无不是靠着勤奋、顽强的拼搏精神继往开来。

  从小山村里的穷孩子,成长为中国“预应力大师”,吕志涛院士笃信,成才并取得成功靠三个法宝:天才、勤奋和机遇。

  他一直深知自己不是天才,而是凭借着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才走到今天。

  最初,吕志涛外语课学的是英语,上大学时,学校改学俄语了。全班只有两个同学从未接触过俄语,吕志涛就是其中一个,连33个俄文字母都不认识。俄语老师总是提问吕志涛,他还为此哭过鼻子。

  从此,他几乎每天捧着俄文词典,关键词就用红笔画出来背,扩大词汇量和知识面。100多页的俄文词典,他反反复复翻看。研究生阶段,吕志涛阅读俄文文献就和中文文献的速度一样快了。

  被外界誉为“世界油菜之父”的傅廷栋院士更是在田野里办公,在田野里成长。

  在发现“波里马雄性不育型”油菜之前,傅廷栋经历了无数次的试验,一一排除过的油菜达几十万株。工作时,他常常一吃完饭就扎进校办农场金黄色的油菜地里,“东找找,西找找,看有没有雄性不育油菜”。

  “为了不要让自己的梦想睡去”,只上过一年半中学的杨焕明院士,在“上山下乡”运动中,四处找书、和人换书,每看完一本就立刻和别人交换。在做民办教师的间隙,杨焕明自学完初高中的英语、数学、物理全部课程,把县城能找到的书全都读遍了。

  当年与他曾同住一室的工友至今感慨,“他这个人说好每天背30个英语单词,就一定做到!”

  至今,这位全球知名的基因组学家还保持着每天读30篇以上文献资料的习惯,始终站在科研的最前沿。

  “自由生长方能育精英”

  在对12位院士的访谈中,“钱学森之问”是一个被屡屡提及的话题。自由宽松的氛围,因材施教的方法,是院士们至今念念不忘的“精英教育”模式。

  王元院士的老师华罗庚初中考试时,常受到老师的优待:“你出去玩吧,今天的考试题目太容易了,你就不要考了。”

  在这位曾担任过10年中国数学奥林匹克竞赛委员会主席的大数学家看来,随着义务教育的普及,我国“有教无类”做得越来越好,能够进入学校的人数远远超越自己当年那个时代,但“因材施教”远远不够,“必须承认智慧的差别,允许精英脱颖而出”。

  “孔子三千弟子,也只有七十二贤人,就是100人里只有2.4个人是英才,需要因材施教。”王元介绍,西方国家的教育重视英才,因为造福国家、重点创新要靠英才。

  而我国对于英才培养重视不够,7岁的孩子,有的只有4岁的智力,有的则非常早显露出较强的天赋。按部就班一级级的上学制度和考试制度,对优秀的人才是一种藩篱,“就像穿一样的衣服、吃一样的饭、读一样的书,变成要齐步走,最后只有向落后看齐,好学生的才华被扼杀掉了”。

  哥伦比亚大学数学系教授张寿武曾师从王元,当时,王元认为自己的研究领域经典解析数论已无出路可言,但看中了张寿武的勤勉和悟性,鼓励他自由选择方向。

  在张寿武硕士论文答辩时,王元在其答辩完成后说:“我们也不知道你在说些什么,一个字也听不懂,但考虑到你每天很早就来办公室,很用功,这个硕士学位就送给你了,以后就不能蒙了。”

  至今,这位美国艺术与科学院新科院士常常庆幸,有这样一位老师能给自己充分的信任,给予了自己足够自由的空间。

  “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欧阳自远院士对金庸的书籍如数家珍。

  这位被誉为“嫦娥之父”的天体化学与地球化学家,毫不讳言自己是“金庸迷”,在他眼中,能看野书的中学时代,是一个自由的时代,“坦白地说,我有很多东西是从金庸的小说里面知道的”。

  从小接受艺术熏陶的齐康院士,坦言“科学家应当懂艺术”。中学时,弹钢琴、读小说、学画画的经历,对于他后期的创作影响深远。“现在的教育把人教‘死了’,思维僵化了。我们要培养懂得‘传承、转化、创新’的全面人才。”他直言。

  说到当下中学教育,齐康摇头,连说了3个“不好”,“钱学森先生晚年时讲了一句话,‘中国培养不出人才’,说得有道理。一个人要全面发展,不能专门只学功课,那样要把人‘憋死掉’”。

(责编:王艺锭、熊旭)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