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教育>>滚动新闻

香港小学的中文教育:重视阅读 学习重点不含拼音【2】

2015年04月08日11:01 | 来源:北京青年报
小字号
原标题:香港小学的中文教育:重视阅读 学习重点不含拼音

  从学校实践来看,拼音的教学也并不是所有学校都是从小一入学就开始,有的要到三年级才学拼音。好在我家小朋友上的学校是一开始就教拼音,学会拼音对小朋友认字还是很有帮助。当然,我了解关于这一点也是有争议,有反拼音人士认为在有拼音之前中国人认字都不需要拼音,而是直接认字,拼音对认字并无直接帮助,等等。但从我自身小时候的经历,以及观察孩子的学习,我觉得在识字量还很少的时候,拼音可以帮助和鼓励小朋友自主阅读,而通过阅读,小朋友的识字量和词汇量都会增加。

  其次,在字词的教学方面,教育局的课程指引要求:“认识笔画、笔顺;认识字形间架结构;认识常见的偏旁、部件;认识象形、形声、指事、会意等造字法;认识常见的同音字;认识反义词、同义词、近义词、多义词;认识不同词类”等等。

  与我小时候的情况相似,小朋友的日常中文作业有抄写字词和造句,隔两三个星期要默书(有的学校是每星期都有默书)。从笔顺的教学来看,现在笔顺教学是用电脑演示。与我小时候的情况不同,小朋友现在中文考试不会考笔顺。我发现,如果家长不督促小朋友照着课本配套的《现代中国语文课文字库笔顺表》练习,小朋友的笔顺很多都是乱来。关于偏旁部首和造字法、同义词和反义词等,小朋友是通过老师的讲解、课文后的练习及学校选择的补充练习来学习和掌握。

  每日一篇 强调阅读

  字词是基础,除此之外,学校还很强调阅读。虽然从香港教育局公布的课程指引来看,小一至小三的中文教学以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为主,小四至小六才以读写能力为主,但我发现小朋友的中文阅读要求比我小时候高得多。小学一年级还没认识几个字的时候,学校已经开始要求小朋友每天做网上的阅读练习“每日一篇”。这是香港中文大学与香港教育研究所共同合作创办的网上学习平台,输入所在学校的编码和学生自己的号码,就可以登入网站做阅读练习。每天阅读一篇短文,文章有粤语和普通话两种读音供选择,所以即便不认识几个字的小朋友也可以听着网上录音来读文章。每篇文章后有三道问题,让你在不同的选项中选出文章中谈到的内容。刚开始小朋友还要我帮他念文后的题目,一年以后就自己独立完成这项每日的阅读作业了。

  除了“每日一篇”,学校还有每月阅读计划,要求小朋友每个月就已读过的一本书写读书报告并画图。读书报告要求写书名、作者、出版社、故事概要及自己的感想。这个刚开始对我家小朋友难度很大,因为他上小学才开始学中文,会认、会写的字很少。这个时候拼音发挥了拐棍的作用,家中有拼音标注的儿童读物小朋友都可以自己读,虽然概要和感想最多只写得出一句短短的话,但其实有助于小朋友将来的写作学习。

  除此之外,学校还通过定期布置的补充阅读理解练习,让小朋友了解不同的文体,如叙述、说明等,还了解各种实用文体,如通知、海报、广告、说明书、书信、日记、贺卡、邀请函,等等。

  作为中文教学的传统,学校也要求背诵一些传统经典,如《三字经》和唐诗。学校每天课间休息时有“大家来讲普通话”活动,小朋友们参加活动背诵经典会得到印花,拿印花可以去校务处换小礼物。为了换小礼物,不少小朋友积极参加休息时的这类活动,无形中加强了中文的学习。

  除了上面谈到的相似之处,香港小学的中文教学有一点与我小时候很不一样,就是对“聆听”的强调。教育局的课程指引专门有关于“聆听范畴”的规定。聆听的范畴包括:不同性质的话语(叙述、描写、抒情、说明、议论);不同类型的话语(口头指示、故事、学校广播、报告、新闻报道、演讲、对话、访问、辩论、戏剧等);不同题材的话语(生活、科普、历史、文化、艺术等);要求聆听者应能理解语意,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并能在理解的基础上推断话语以外的内容和见解,运用联想和想象产生新的意见,等等。所以,小朋友的中文科还有专门的聆听课,中文科考试也有聆听这一项。

  从教育局关于中学会考中文作文试卷的分数统计来看,香港中学生的整体中文水平仍然不令人满意。我想这可能跟过去小学的中文教学有关,也可能与香港社会的中文环境有关。香港的中文环境并不算好,本地中文报章杂志没有规范汉字传统,有很多自造了一些字以粤语口语写文,学生很难从日常阅读的报章杂志上读到规范的中文,这些对学生的中文学习是不利影响。不过从小学目前的中文教学来看,我感觉比较乐观。至少在我参观过的小学里,就有小学生的中文作文文笔通顺、流畅,比平日一些香港中文报纸上的新闻稿还好得多。(袁进)

(来源:北京青年报)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