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作文有标准吗? 作文课真的没法救吗?【2】

变革:作文测试指标可否标准化?
评价模式不能关注“物”不关注“人”,只重“结果”不重“过程”。
曹文轩:一句话:过去所提的标准太高,指标模糊。
郭 峰:现行的写作批改虽有一个评分标准,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一个学生的能力,但相当部分的标准存在一些不公平因素。每个等级的标准,从思想内容到语言和结构主次不分,不能恰当地体现写作教学的基本要求。以初中为例,大纲规定,写作的重点在语言表达,重在写通顺,故语言应列为评分的重点,占较多的分数比例。但现在评分反映不明显。标准缺乏可操作性,不能起导向作用。评学生的作文不同于评一般的文学作品。
我也有顾虑,刚才曹教授讲的新开发的测量标准是不是也会存在这样的问题。如果是那样的话,最终还会回到原来的老路上去。
顾振彪:现行作文评价还有一个大的问题,就是在作文评价的具体内容上。我国作文评价几乎全部定格在写作最终的结果即作品上,研究表明,80%以上的作文评价只关注习作文本,而根本不涉及习作的主体及习作活动。这种评价模式只关注“物”不关注“人”,只重“结果”不重“过程”。
包明德:郭校长的忧虑是多余的,大量的量表是会带来操作上的复杂性,加重评价的负担,但我们已经开发了相关软件,借助计算机平台来处理。运用评价量表,教师不但可以从面上引导学生自觉地进行反思与总结,引导学生的思维走向深入,帮助学生发现存在的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案,发挥评价的改进功能,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充分的发展,还可以进一步加强因材施教教学工作,根据学生个人的前评价、修改、后评价、小组对其评价,进行更细致准确的指导。评价量表对课堂教学内容的生成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评价量表贯穿了整个教学过程,一方面指导了学生的实践活动,另一方面促进了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充分发挥了多种评价主体的力量,使评价成为一个民主参与、多边互动、促进发展的过程。
顾振彪:关于作文评价标准,国外已经有比较成熟的理论和实践,美国、欧洲、澳大利亚在这方面都有高信度的测试标准和工具,我们可以借鉴。
曹文轩:就是要使写作评价变成一门科学,客观、公正。
郭 峰:写作是一种主观性测试题,现代考试虽然不能把它转化为标准化试题(客观题),但我们可以把作文测试指标标准化(绝对评价),为此,我们必须确立一个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一套严格的操作顺序,一批训练有素的教师,这三个条件缺一不可。
![]() | ![]() |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