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研究惊世界 女生比男生更具“学霸”范?【3】

三 对“阴盛阳衰”应该怎么办?
一派意见认为,女生成绩优于男生是时代进步和女权增长的体现,无需过多加以关注,顺其自然即可,“存在的就是合理的”。
卡梅伦等学者认为,当务之急是从幼儿园起就加强男生的自律性培养,使之在这方面缩小与女生间的差距;肯尼·本森则认为,应该反思当前北美学校的成绩评估体系,目前重平时表现、轻考试成绩的套路更有利于女生被高估,“一如从前重考试成绩、轻平时表现的套路更有利于男生被高估一样”,在他们看来,废除“一考定终身”的制度固然没错,但不能矫枉过正。
但许多认为沃耶尔报告以偏概全的学者认为,北美学校尤其公校注重“快乐学习”,在低年级忽视学科专业教育,强制性的作业和测试偏少,这对于天生习惯于“目标追求”、擅长追赶、挑战与突击的男生不公平,在东亚、北欧等更注重平时作业和考试成绩排名的地方,这种情况就要好得多,因此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广谱特效药”是没有的,各国都应认真反思、总结各自教育体系、制度的优劣,而不能迷信某种“万能教育体制”,更不能不顾水土服与不服,就不假思索地照搬照抄。
尽管差距确实存在,沃耶尓报告认为,也不是没有办法缩小。在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国家,男女生在学术上的差异几乎为零。瑞典、芬兰和挪威的教育体系推行性别平等,他们向学生传递好成绩与性别无关的观念,并且收到了积极的效果。
加拿大《环球邮报》文章则认为,父母对男孩子在学习方面较少赞扬、鼓励,却对其不遵守课堂纪律等行为以“男生都如此”等借口听之任之,导致男女生间学习差异扩大,如今到了扭转这一做法的时候了。
但也有人指出,女生成绩好于男生固然有女权增长、社会平等进步的因素,然而也应看到另一面。加拿大《卑诗省报》文章即指出,当前在许多国家,男性高学历者的就业前景仍好于女性,这迫使女生不得不加倍努力学习,尽管高中毕业率、大学入读率,北美女生均高出男生一大截,但应届毕业生的工作去向,男生仍优于女生(尽管情况已较从前大为改观)。
一些论者指出,在重男轻女、甚至女生几无职场出头之日的某些国家,女生的平均成绩竟大大优于男生,不仅文科、外语类如此,理科、工科和哲学类也概不例外,这当然并非因为这些国家女权昌盛、妇女地位高,而恰恰相反——在男人天下里硕果仅存的女学生必须做到“最好中的最好”,才有望拼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
皮尤数据和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的研究报告也显示,相对于男生,大学毕业的女生更热衷于报考公务员,或谋求在公营机构任职,这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她们对自身职场前途的不自信。
在更注重教育、成绩和文凭的东亚等国,女生同样遇到相似的问题,即倘若男女生成绩、资历相仿,前者的职场机会要明显好于后者。有学者指出,不少东亚国家社会福利机制较欧洲和加拿大有相当差距,女性婚育等的成本被转嫁给用人单位,而非由社会福利机制负担,这在很大程度上迫使女生不得不设法“增值”,以找到“说服用人单位不得不用自己的理由”。更有人进而指出,美国在学习上“阴盛阳衰”较其他工业化国家突出,也和其是工业化国家中唯一非福利国家有关。
综合来看,尽管对是否存在学习成绩领域的“阴盛阳衰”以及对这一现象的成因看法各异,但几乎所有意见均认为,这种现象的产生是后天性、文化性和社会性的,而非先天性、遗传性的,惟有在社会福利、文化观念、就业市场机制等方面加以调整,才能维持好学校内部及校园和职场间的“阴阳守衡”。(陶短房)
(来源:羊城晚报)
![]() |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