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教育>>滚动新闻

一项研究惊世界 女生比男生更具“学霸”范?【2】

2015年02月28日14:53 | 来源:羊城晚报
小字号
原标题:一项研究惊世界 女生比男生更具“学霸”范?

  二 对学习成绩榜“阴阳失衡”现象各方意见并不统一

  对于沃耶尔的报告,各方意见并不统一。

  稍早于该报告,美国国家教育统计中心(NCES)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女生高中毕业率(84%)远高于男生(77%),且这一趋势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恐难扭转,甚至可能加剧。

  2006年美国《新闻周刊》曾惊呼“无论用何标准衡量,男生成绩落后已是举国现象”,并呼吁社会予以关注,避免男生学习成绩的落后引发社会危机。美国《大西洋月刊》日前援引皮尤调查中心数据显示,2012年男生和女生升入大学的比例分别为61%和71%,而1994年男生同样是61%,女生则为63%,这足以表明,出现这种成绩差异的关键在于女生一直在进步,而男生则在原地踏步。

  一些北美心理或教育学家,如美国宾夕法尼亚州阿勒格尼学院的肯尼·本森认为,男生和女生的思维方式不同,导致其在初中阶段成绩被拉开。早在2006年肯尼·本森就通过对美国伊利诺伊州第五、第七学区518名男女生的观察研究,发现男生更专注于超越同伴和追求出人头地,而女生则更多致力于自己的学业,这在中学阶段会令男生更热衷于从事破坏性、挑战性行为,从而分散了对学业本身的注意力,且随着年级的提升,这种学习习惯和思维的差异对学习本身的影响也在增大,因为更复杂的学习内容要求更多的投入和专注度。

  而另一些北美学者,如美国弗吉尼亚大学教学研究中心的克莱尔·卡梅伦等则认为,义务教育阶段学习成绩的好坏和是否自律关系重大,而在这方面女生普遍比男生早熟至少一年,从幼儿园起这种自律的差异就已十分明显,而在许多北美幼教学者看来,更早的自觉自律是“迈向人生成功的关键”。这种自律在进入义务教育阶段后变得更加重要,因为自律性强的女生可以更好地抵御食物、游戏和社交娱乐的诱惑,把更多时间和精力放在作业、阅读和听讲上,这样一来,男女生间的差异就更明显了。

  然而也有不少论点认为,仅仅根据一份或几份报告就认定学业上“阴盛阳衰”,未免过于片面和武断了。

  有人指出,沃耶尔报告号称“搜集近30个国家或地区数据和内容”,但实际上多达几十万的个例中来自美国一国的就超过70%,这样的覆盖面显然不具备普遍性,而更多体现美国尤其美国义务教育阶段的问题和现象。

  更有人指出,常被作为“阴盛阳衰”论据的肯尼·本森报告,取样范围集中于美国伊利诺伊州的两个学区,也没有太多代表性

  今年2月初,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公布报告,称该校女生比例高达60%以上,其中教育、医学、文学、护理、历史、医学、社会学、心理学等科目女生占压倒性优势,法学、商学、自然科学男女比例大抵相等,而工程学、数学和哲学则男生占绝对优势。校方表示“并无性别歧视”、“入学机会均等”,而当地研究者则认为,这一男女生入学比例和该大学所在的大温哥华地区人口比例接近。

  最有说服力的或许莫过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经合组织国际学生评估计划的统计了。

  在2006年的这项统计中,经合组织国家15岁在校女生平均阅读分数比男孩高8%,但数学方面男孩占优势(优势最大的奥地利高达5%);在女生入学率偏低的阿拉伯国家,入校女生甚至在数学方面成绩也好于男生,8年级卡塔尔女生数学成绩比男生高13%,平均各科成绩竟高出25%;在中欧和东欧国家,女生在文科、外语方面有优势,而男生在数理化方面有优势,不过后者的优势相对要小得多;在拉美和加勒比海地区,6年级男生数学成绩好于女生,但阅读能力逊于女生,不过差异并不明显;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男女生在各科的学习成绩差异都不大。综合来看,除阿拉伯国家较为特殊外,女生在语言类学科学习成绩更好,男生在数学、自然科学方面占优势是普遍现象,传统的、习惯的认识并没有太大偏差,而北美的“新成果”似乎以偏概全了。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