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教育>>滚动新闻

大运会摘掉“小奥运”帽子 小人物成主角(图)【3】

2015年02月12日07:27 | 来源:中国青年报
小字号
原标题:大运会摘掉“小奥运”帽子 小人物成主角(图)

  参与和交流比成绩更重要

  不难发现,国际大体联对本届大冬会的关注点,更多地落在了成绩并不算优异的运动员身上。不可否认,大运会确实诞生过很多日后闪耀奥运赛场的体坛明星,对于中国人来说,最熟知的当属刘翔,但更多的大运选手都是普通的大学生运动员,大运会可能就是他们登上过的最高竞技舞台。

  23岁的莫妮卡将在今年夏天从她就读的美国密执根大学毕业,学习文学艺术专业的莫妮卡,很可能进入一家杂志社工作,此次作为美国大学生女子冰球队的一员参加大冬会的经历,将是她一生难忘的回忆。莫妮卡喜欢滑冰,于是在上中学时开始学打冰球,但她从未想过自己在冰球项目上能有很高的造诣。一年前,她在电视上看到美国女子冰球队在索契冬奥会上获得银牌,但此次大冬会,美国大学生女子冰球队却在接连输给中国队和日本队之后,失去了晋级四强的资格。

  美国女子冰球国家队是世界一流强队,几乎所有队员都有过在大学打冰球的经历,但国家队水平并不等同于大学生队的水平。这也和美国大学生代表团并不太看重大运会成绩的一贯态度有关。虽然追求卓越是大运会的理念,但这种卓越并不完全表现在对运动成绩的追求上。

  与莫妮卡并不一定是美国最好的大学生女子冰球选手不同,日本队员森竹留那可以自信地表示,自己是日本大学生女子冰球最优秀的运动员之一。为参加本次大冬会,日本在全国女子大学生冰球运动员中进行了选拔,能代表日本来格拉纳达的都是优胜者。但这只是日本代表团的组团方式与美国不同,对于参加大冬会的意义,森竹留那与莫妮卡有着相同的感受,大学时代最珍贵的一段经历,除了比赛成绩,参与和交流的过程是他们参加大运会的最大收获。当森竹留那和莫妮卡走出大学校园的那一天,其运动员生涯可能也就此画上句号。

  中国开始强调大运会的教育作用

  曾几何时,中国运动员参加大运会,就像参加奥运会一样视成绩为唯一目标。在中国,大运会是小奥运的说法广为流传,也与中国参加大运会有过那样一段成绩至上的历史有关。在2003年以前,中国参加大运会的组团工作是由国家体育总局及其前身国家体委负责的,钟秉枢表示,“那时,中国运动员基本都缺少参加国际综合性运动会的经验,于是就把参加大运会作为获得国际大赛经验的一个重要机会。为奥运会练兵也成为大运会的重要价值之一。所以,那个时候大运会对中国运动员而言,也就有了‘小奥运’的地位。”

  与中国选手以大运会为奥运会练兵的情景相一致的,是很长一段时间里,中国人都以为外国选手也都遵循一个从大运会到奥运会的成长规律。

  “在国际体坛,的的确确有很多奥运选手是参加过大学生运动会的,这是由于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高水平运动员的培养主要就是在学校。所以,这些运动员在参加奥运会之前参加大运会,是一个很正常的过程,因为他本身就是大学生,自然可以参加世界大学生的比赛。”钟秉枢表示,“应该看到的是,国外这些参加过大运会的奥运选手,并不是刻意地把参加大运会作为参加奥运会前的练兵,而是这些运动员在培养过程中经历了大学阶段。”

  从国际大体联来说,也从不认为大运会是培养奥运选手的摇篮。

  “参加大运会的国外运动员,没有太多人把参加大运会当作参加奥运会或其他世界大赛的必由之路,因为参加大运会,对于这些成长于学校的运动员来说,是一个自然的过程。”钟秉枢表示。

  从中国来说,逐渐认清大运会的理念是近十几年的事。

  2003年以后,中国参加大运会的组团工作,由国家体育总局交到了教育部,从此,越来越多非专业运动员出身的中国大学生运动员,出现在大运会赛场。中国大学生代表团对参赛选手的成绩目标逐渐淡化,教育交流的作用越来越受重视,类似“以大运会为奥运会练兵”的说法已经越来越少。

  也就是说,直到近十几年,中国才开始真正理解大运会的理念——国际大体联特别强调的对学生的教育,以及对他们的体育精神的塑造。

  从规模上来说,大运会是仅次于奥运会的全球性综合运动会,同时也分为冬季和夏季运动会。亚运会等洲际综合性运动会的规模也很大,但它们不是全球性的。所以,大运会就有了“小奥运”的说法,但这仅指赛事规模。从内涵来说,大运会与奥运会完全不同,可能很少有人知道。国际大体联根本就不想攀奥运的高枝,正如国际大体联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委员会委员申震所说,“对于外界把大运会称为‘小奥运’的说法,国际大体联一直是非常忌讳的。”

(来源:中国青年报)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