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教育>>滚动新闻

今天师生如何互动?与老师喝茶聊天的日子一去不返?【2】

2015年01月13日07:32 | 来源:中国青年报
小字号
原标题:今天师生如何互动?与老师喝茶聊天的日子一去不返?

  面对面依然是最好的交流方式

  中国海洋大学青年教师张晨认为,大学师生交流的密切程度不如中学,课外沟通的机会也很少,所以课堂是一个交流的最佳场所。张晨这学期开了6门课,与学生的大部分交流都在课上完成。

  周宗凯认为,老师在课堂并不只要把课本上的知识讲完就行。“那我直接把教案刻个光盘快递到学生家里就行了,何必还要来川美?”周宗凯说,“老师的价值分分钟都在呈现。我经常跟学生说,你们不仅要听我讲,更要看我画,希望他们对课堂的现场感有一个体悟。”

  毕业于南京大学的王浩回忆,当年他在南大浦口校区念书,校区距离市中心的鼓楼校区18公里,进城颇为不易。王浩笑称:“作为‘学渣’,一般和老师交流比较少。而且老师上完课就坐校车回去了,课外就是想见也见不着啊。”

  学生和青年教师还能每周在课堂上见面,但有的“大教授”很少能出现在本科生课堂上。这种现象之普遍,甚至让教育部在几年前出台规定,要求高校制定具体办法,把教授为本科生上课作为基本制度。

  仲理峰说:“给本科生上课的成本很高、收入很低,教授们更愿意把精力放在做项目、做科研上。但我个人觉得,给本科生上课是最能体现教师水平的。”

  张晨发现,在智能手机没有流行之前,就算学生上课也是在安静地睡觉,到了课间,教室里还是非常热闹的,学生之间、师生之间,不管聊的内容是什么,多少会有交流。“现在课间比上课还安静。一下课,学生和老师都忙不迭地看手机,生怕错过了什么。面对面交流的缺失,不仅是在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也是。”张晨说。

  仲理峰也觉得,虽然大学的网络覆盖都较完善,但师生最好的沟通方式依然是面对面。“网络的效率是比较低的。你在网上怎么说和在现实中怎么做,是两码事。而且,老师在网上喊学生,或者学生喊老师,对方回不回复,能不能及时回复,都无法保证”。

  但互联网有时也为师生关系打开了一扇窗。张晨说:“你说现在师生对彼此的了解比过去少吗,可能不是,而且了解的方式更加多元。比如,现在学生很喜欢加老师的微信,虽然朋友圈里看起来都是各玩各的,但其实也是在观察他人的世界。微信等社交网络能帮助师生了解彼此在课堂之外的形象。”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