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教育>>滚动新闻

双线"突围"——广西灵山县农村学前教育发展纪实

2014年03月16日15:02    来源:中国教育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双线"突围"——广西灵山县农村学前教育发展纪实

  “双线发展”使灵山县学前儿童入园(班)由2011年春的34659人增至61761人,增加27102人;学前一年入园率由原来的97%增至98.8%,学前三年入园率由原来的51.4%增至85.6%。

  色彩斑斓的教学楼,滑滑梯、跳跳床、跷跷板、秋千等户外游乐设施一应俱全,孩子们在老师的引领下,欢呼雀跃地做着各种游戏……这是记者在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灵山县佛子镇新塘村幼儿园看到的场景。

  新塘村村民吴立成高兴地告诉记者,以前村里根本没有幼儿园,孩子要入园,得辗转好几公里,到镇上私人办的托幼班。2010年以前,灵山县农村根本没有幼儿园。通过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分离独营、公民并举、数量和质量并举,突破了“入园难”瓶颈、质量低的恶性循环。目前,全县245所风格各异、鲜亮美丽的幼儿园遍布各村镇。

  “分离独营”让乡镇园焕发生机

  广西十大人口大县之一的灵山县位于广西南部,全县总人口158万余人,是著名的“荔枝之乡”,也是一个典型的不发达农村县。

  前几年,灵山县学前教育的发展一直不温不火,县城幼儿园数量不足,镇中心幼儿园没有规模,农村没有幼儿园,民间“黑”幼儿园泛滥成灾……到2010年,学位不足造成全县入园人数仅34659人,学前三年入园率仅为51.4%,仅有的4万个学前教育学位根本无法满足7万多幼儿入园需求,家长们得为孩子入园四处托人,“入园难”问题异常突出。

  2010年,广西将灵山县列为12个全区农村学前教育发展机制改革试点市县之一。灵山县委、县政府决心三年内攻克“入园难”问题,正式把学前教育发展机制改革试点工作列入政府议事日程,政府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成立了灵山县农村学前教育推进工程建设规划工作领导小组,出台全县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编制了全县幼儿园布点规划,推出了全县幼儿园建设路线图。

  灵山县教育局局长黄庆成说,为首先解决人口密集地区的适龄幼儿“入园难”问题,县里决定将镇中心幼儿园建设作为“先行点”,先将幼儿园从小学中剥离出来:单门独院,独立开办,校长、园长各有其人。对原教学区域划分清楚,幼儿教学班集中的直接按原位置加建围墙、建设新园门;对园舍能基本解决但活动场地不足的重新调剂园舍和扩大幼儿园活动场地,再分离独营。

  采取直接分离独营、整改扩大独营、异地搬迁独营三种“分离独营”模式对18所镇中心幼儿园进行建设,带来了全县学前教育面貌的整体改变。独营前,灵山18所镇中心幼儿园仅有幼儿2200名;独营后,入园幼儿增加到6400名。

  在此基础上,灵山县委、县政府在农村幼儿园建设上采用“分区布点,打造特色,突出亮点”的办法,自筹资金1043万元,一所所各具特色的县示范性农村幼儿园相继建成……

  三隆镇打造“方正小巧幼儿园”,投入自筹资金20万元,将一幢闲置已久的教学楼重新装修,并在教学楼四周呈圈划活动场地成功改建了石梯幼儿园。改建后,该园幼儿由原来的50多人增至108人。

  沙坪镇打造“校中园”,投入自筹资金30多万元,将井冲小学布局调整后闲置的一幢教学楼改建成幼儿园,外观温馨,功能室齐全,园里栽花植草,解决了126名幼儿入园。

  烟墩镇打造“独立园”,投入自筹资金20万元,将布局调整后的原峡口小学校园改建成一所完全独立的幼儿园,备受当地村民喜欢。

  今天,灵山县学前儿童入园(班)由2011年春的34659人增至61761人,增加27102人;学前一年入园率由原来的97%增至98.8%,学前三年入园率由原来的51.4%增至85.6%。分离独营的乡镇园功不可没。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