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寻找女儿,年轻时做过“学习毛著积极分子”的董翠英,也开始求神拜佛,还从湖南“请”回一个观音像。但是,相比神灵,她更信奉好人有好报的传统说法儿。
在一次拜神的路上,她看见路边挤满了各种各样的乞丐,有趴在地上举着破碗的残疾人,有拉着弦子的盲人。她原本准备投进神殿功德箱的零钱,都进了乞丐的破碗。起初是每人给一块,后来是每人给五毛,三十分钟不到,二百五十元钱就全部分完,可她拜神的路才走了不到三分之一。
但“神灵”并没有让董翠英的路走得更顺利。
1997年一个周一,在当地读大学的17岁的儿子从突然从学校回来,取了东西以后又出门。正在家里准备热干面和鸡腿的董翠英没有察觉到丝毫异样,却在几个小时后,从电话里知道儿子已经服毒。后来她才听说,孩子自杀是因为在学校被老师“甩了两耳光”。
“都说好人有好报,可我这过的是什么日子啊!”说到这里,董翠英再也把持不住,失声痛哭。她没有要学校的赔偿,“娃死都死了,啥赔偿都不要,让娃走得安心”。
她说自己不会拿儿子的命换钱,可再次出发时,她还是会带够给别人的钱。
除了靠自己的力气,她说她不愿接受任何人的施舍和捐助。因为患有低血糖,有时候她在外面实在饿得没力气,会跑进饭馆要一碗吃的,但即使没钱付账,她也要留在那里做一天工,偿还饭钱。在当地媒体报道了她的事情后,有人曾提出捐助她,但她想也没想就拒绝了。
她不愿麻烦别人,即使对于摆放在堂屋的观音像,她也会嘟囔,“哎,知道你在湖南都是吃辣椒的,跟我来这儿委屈你了。”
她把所有的痛楚小心翼翼地隐藏起来,甚至一起住了十几年的街坊,都不知道她这些年寻女的遭遇。行走在漯河市时,董翠英黑色的大衣紧紧裹着身体,头发被烫成一缕一缕的大波浪,高跟鞋踩得嗒嗒响。如果从外表看,很难想象她承受的苦难,但是二女儿杨洁记得,自己几乎每个月都要铰掉母亲脚上厚厚的茧子,“有差不多一厘米厚,都在前脚掌”。
在路上,她遇到过各种险情。一次冬天在河南舞钢,身形肥胖的她掉进路边的沟里,挣扎几次都爬不上去,终于爬出来后躲进麦秸堆里暖和了好一阵才缓过神来,“差点没死了”。
董翠英并不知道自己还有多少时间继续走路。医生住院的要求,她置之不理。在那条走了24年的路上,她越走越着急。
甚至,回到日常生活里,她也不愿有一刻停留,就连买菜,她都只挑没人等的摊位买,节省时间。有一次,饥饿让董翠英走进路边一家面馆,发现前面还有两个人在等候,刚坐下的她立马就走,低血糖却让她差点倒在门口。
董翠英颇为严肃地说,“如果哪天停下来,那我也就妥了。”
董翠英明显感觉到了身体发出的警报。有时候,进了人民医院的大楼,她站半天都想不起来,自己护理的病号在哪个床位。还有一次,有人请她到“市里最好的酒店”吃饭,她问了三次,都没找到厕所在那里。
就在那栋结构奇怪的楼里,董翠英迷路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