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一线教师辛苦一年下来拿的钱还没有‘啥事不干’的领导拿的四分之一多。”近日,几名不愿意透露名字的恩平一线教师向羊城晚报记者大倒苦水,称恩平当地学校在对教师的绩效工资进行分配时明显不公平:各级领导分了相当大一部分“蛋糕”,剩下一小部分才轮到普通教师分配。
据悉,恩平各家学校目前实行的绩效工资政策是按照广东省教育厅2009年的要求设立的。即:基础性绩效工资占绩效工资总量的70%,学校按月发放。奖励性绩效工资占30%,主要体现工作量和实际贡献上,由学校自行确定分配方式和办法。
恩平市教育局办公室主任陈建国向羊城晚报记者确认了这一事实。其称省的文件下达后,恩平市教育局先根据地方实际情况制定一个大体的分配方案,后下发给各家学校制定细则,最后各学校再交回来由他们拍板定夺。
结果,这份由各学校主打制定的分配方案很快引起了教师们的强烈不满,理由就是老师们认为奖励性绩效工资的分配很不公平。
据老师们反映,学校教师的奖励性绩效工资分配方式是先按照各个教师的岗位定工资(如校长、主任、班主任、科组长等),然后再由学校领导按照老师们的实际工作量以及教学质量等来分配。
来自恩城某小学的徐老师说,他们学校管理层的奖励性绩效工资比普通一线教师高出四倍还多。
而另一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老师的话更是让人吃惊:他们学校的个别领导一年的奖励性绩效工资能拿一万多元,而拿钱最少的老师一年只有两千多元,差别悬殊。
老师们吐槽:“这明显不叫绩效工资,应该叫做‘官位工资’。”
对此,陈建国认为,学校的管理层拿得多很正常,不值得大惊小怪。
对于羊城晚报记者转述的老师们的陈述,陈建国表示自己感到吃惊,并说,接下来,他们将就此展开调查。(记者赵应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