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教育>>滚动新闻

牛津大学如何避免招生“潜规则”【2】

2013年12月14日09:14    来源:新京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牛津大学如何避免招生“潜规则”

  【监督】 违反政策者都将受到处分

  如果有投诉,招生导师将在10个工作日内给予回复;如果不满意学院的答复,可向大学本科招生主任提出投诉。

  新京报:谁对这项“平等政策”负责?

  Lorna Stevenson:牛津大学立法会及其主要委员会将根据大学战略目标和公正原则,以及多样性等因素制定平等机制。副校长对平等和多样性执行领导权,并监督平等政策框架的开发及其在高校的应用,工作范畴酌情与有关部门和机构相连,包括那些对平等问题有特定职权的委员会。

  新京报:是否存在某一个委员会(或其他监管机构)监督招生过程中的不当行为?

  Lorna Stevenson:平等和多样性专门小组向人事教育委员会汇报工作,并对战略发展的平等和多样性提出建议。他们将与大学的各个机构、学术部门合作,审议现有的和新兴的平等立法,提供信息和指导,保证大学机构能够履行其职责;支持大学的高级成员在平等和多样性问题上的领导权;为工作人员的特定群体和学生咨询中心提供帮助;审批通过有关机构提供的关键战略问题和草案等。

  新京报:谁来执行?

  Lorna Stevenson:各院系负责人负责如何在日常事务中实施这一政策,以实现大学的战略目标。这个平等政策还涉及所有学术人员和学生。所有学术人员和学生应促进平等和包容的研究和学习环境。

  新京报:如果相关人员违反了这项公平政策,将如何处理?

  Lorna Stevenson:这项平等政策也有投诉程序,任何大学成员如有违反这项政策,都将会按既定程序受到处分。学生如果被发现有欺诈行为,会被大学开除。大学立法会和人事教育委员会每3年对该政策审议一次。

  新京报:招生决策由谁来做?

  Lorna Stevenson:各学院自主招生。学生如果申请指定学院,该学院有录取决定权,也可以将学生调配到其他学院。如果对招生过程存有疑问,可以向招生学院发出书面问询,要求解释比如为何面试,或者申请不成功等问题。

  对于医学和生物医学科学,初步招生是统一处理的。如有疑问,应在第一时间向相关的招生协调员请求解决。如在面试后有疑问,应向相关学院咨询。

  新京报:招生程序的公正性如何受到监督?

  Lorna Stevenson:一般来说,录取决定通常不会重审,除非程序上出现实质性的错误。

  牛津大学致力于建立一个完善的招生制度。如果你有投诉,招生导师将对投诉进行调查,10个工作日内给予回复。

  如果招生错误是由于程序的漏洞所致,大学会考虑修改错误的程序,以免再次发生同类事情。如果你不满意学院的答复,你可以向大学本科招生主任提出投诉。 新京报特约访谈员 陈凡

  牛津大学招生过程中的监督流程

  第一关

  中央高校招生委员会——1、收取申请资料,2、核实材料的真实性,3、统一分配给各个高校及学院。

  第二关

  牛津大学各个学院——通过“引用数据集”确定面试人选,部分学院会设置预考。

  第三关

  牛津大学——通过《平等政策》来制定招生规则,有效保护弱势申请者的公平面试机会。

  第四关

  录取确定之后——如在面试后有疑问,应向相关学院咨询;如有投诉,招生导师将在10个工作日内给予回复;如果不满意学院的答复,可以向大学本科招生主任提出投诉。

  ■ 英国中央高校招生委员会的“审查”

  对于申请材料欺诈的审查程序

  ——通过“猎人”数据库筛选申请材料

  ——评估筛选结果,标注可疑材料

  ——对可疑材料进行调查

  ——取消欺诈申请人资格

  ——联络所申请院校的防欺诈小组

  ——为所申请院校的防欺诈小组进行培训

  ——将所查获欺诈信息与有关机构共享

  ——告知申请人被取消资格的理由

  ——警告并提醒申请人提交真实申请信息

  对申请材料抄袭的审查程序

  ——利用一种叫Copycatch的系统使用已收集的样品和列表侦测申请材料中个人陈述抄袭率

  ——由专业核查员用红蓝粉灰四色来标注抄袭程度和强度

  ——如果申请材料语句抄袭率高于10%,将被提交委员会成员

  ——对抄袭程度较高的申请材料制定一份抄袭报告

  ——同步告知所申请院系该材料的抄袭率,由各院系自行决定是否接受该申请

  ——告知申请人,并给予进一步的建议和指导

  ■ 牛津大学《平等政策》节选

  牛津大学致力于培养包容性的文化,促进平等与价值多元化,保障其全体师生在工作、学习与社会环境中各项权利与尊严得以受到充分尊重。牛津大学承认平等应适用于学校的各项活动中,学校全力致力于其平等政策的推广并持续对其有效性的监控。在其平等政策的推广与实施过程中,牛津大学采用以证据为准的方式通报其政策的实施状况。

  大学尤其将:

  鼓励来自各个社会层面的潜在申请人提交入学与入职申请,尤其针对那些代表性过低的群体。

  采取措施以满足特殊受保护群体中个体的需求。

  对于学生,争取吸引最高质量、最具潜质的申请人,而不以其出身背景作为衡量的标准。录取决定将完全取决于各学生的个人表现。

  ■ 牛津多次拒绝“花钱买学上”

  多年前,英国媒体曝光牛津大学一所学院进行钱学交易。消息震惊学界,各方谴责不绝于耳,虽然该学院的资金困境让人唏嘘,但同样囊中羞涩的其他学院当时都拒绝了这一交易。同年,银行家菲利普·基维尔辞去了牛津三一学院募捐人一职,原因只是该学院拒绝接收他的儿子。这一辞职事件也引发了对于大学吸引资金的新一轮热议。

  牛津发展办公室主任迈克·史密森在事后向媒体表示,大学已下发了通知,向员工强调,不能以募捐活动为筹码涉足招生行为。史密森作为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的资金筹集人也曾接洽过一位捐赠人试图为自己16岁的孩子谋得一份牛津录取资格,史密森婉拒并许诺宁愿以捐赠人的名字命名大学建筑物。史密森说:“美国的大学认同捐钱买座位,但那里的文化是不同的。”

  一位高级官员最近警告说,牛津大学招生制度旨在筛选出富家学生,并钟情这种独自的学术价值。牛津大学本科招生主任迈克·尼科尔森隔空回复,大学坚持不论社会阶层,只招收最聪明的候选人。他指出,牛津现在还在改组招生系统以加强招生程序严谨性,之前的潜在学生,现在可能很难赢得一席之地了。今年有90%的学生除了传统面试之外还接受了特定主题的倾向性测试,以确保最佳的候选人优先。

  程序很重要,牛津大学设立各种程序,只是为了确保数量有限的本科生招生公平且考生亮点突出。

  然而,公平的程序只是开始,而不是终结。最终,招生程序是为了维护大学的价值观和文化。和许多美国的精英大学实施的为校友和富有捐赠者的儿女获取录取决定的常规,牛津大学似乎要强调,他们以他们的平等招生法则引以自豪。

  大学面试选拔委员会的教授们也时常被提醒,要以大学750年的历史为标志,要对所做决定负责,要对得起这份历史。 (陈凡编译)

(来源:新京报)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