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了解考研阅读的选材,我们从两个角度回顾一下十年真题。首先,看一下真题文章的出处。结合英语大纲对这一部分内容的规定以及对真题的分析,我们不难发现:同学们耳熟能详的一些英美期刊都是考研英语阅读的选材来源。比如Newsweek(《新闻周刊》),Times(《时代周刊》),Business Week(《商业周刊》),The Economist(《经济学家》杂志),等等。说到这一点,老师建议各位同学如果有一定富裕时间可以泛读一下这些杂志,不是为了押题,而是为了进一步训练同学们的英语思维,熟悉英语语言的特点。文章涉及的主要内容是西方国家尤其是美、英、加和日本等国广泛关注的社会话题和热点问题。其内容包罗万象,社会生活类文章在命题中占据了绝大部分,带有普及性质的自然科学和科技方面的文章以及商业经济文章基本上每年都会涉及。但是关于宗教、军事、政治等敏感性话题的文章不在选材范围之内。在进行习题选择的时候,这一点一定要注意。
另外,这些内容包罗万象的考题选自什么地方,是真的像江湖传说的那样——教育部有一个题库,每年命题组的人都是从题库里面随机抽取的题目?关于这一点,同学们且把它当作笑话来听吧。实际上,每年的英语试题,都是教育部一个专门的考研英语命题组从前面一两年的英语国家的核心期刊中选取话题合适的文章,进行20%左右的改写,按照特定的命题要求进行命制的。2009年考研英语试卷的一个小插曲也佐证了这一点。2009年英语试卷阅读的第三篇试题是一篇关于经济发展和教育之间关系的文章。从各个角度来说,这个题目没有任何问题,除了这篇文章的发表时间:2008年11月的《经济学家》杂志。按照往年的惯例,这个时间考研试卷早已经命制完毕,开始交付一些性质特殊的印厂进行印制,以便2009年1月10号使用。而2009年的试题却有一篇是在这个时间命制的,这个插曲进一步证明题库问题只是道听途说。
以上是考研阅读的选材问题,另外还有一点需要各位同学了解,那就是这些文章的体裁问题。阅读题的文章基本上都是议论文或说明文。这一点很好理解,研究生入学考试是一场选拔性考试,其目的是选拔各个高校院所需要的研究型人才,这场考试的胜出者将来要用他们所掌握的英语阅读各自专业的期刊论文。所以,这场考试的性质和目的就决定了选拔过程。毫无疑问,这两种文体在考试当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特别是议论文至少占大约85%左右的比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