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清华大学、南京大学、上海交大、西安交大、浙江大学、中国科技大学6所重点大学将共同实施针对农村学生的“自强计划”。除面向国家级贫困县及集中连片特困县的中学招生,其他地方的乡镇中学也被纳入推荐考察行列。获得这些高校认定的农村学生,高考时最多可降60分录取。(11月22日中国青年报)
6所名校此举,善莫大焉,既体现了对农村学生的关爱,也体现了高校应有的社会责任感,在某种意义上,此举还是对高校既往招生倾向的纠偏。
农村学生尤其是贫困地区农村学生上重点大学难,重点大学里农村学生所占比例畸低,这一现象近年来引发舆论广泛关注,“寒门学子难上名校”成为人们普遍的感慨和担忧。究其因,主要在于两方面:一是农村地区办学条件简陋、师资力量薄弱、教学水平较低,农村学生在高考竞争中往往拼不过城里学生;二是高校自主招生、高考加分、保送制度等升学通道大多被城里“超级中学”的学生占据,基本上与农村学生无缘,再加上一些重点大学招生时“嫌贫爱富”,名额分配过于向经济发达地区倾斜,导致农村学生上重点大学的通道异常狭窄。
无论是农村办学条件简陋,还是高校招生“嫌贫爱富”,都不是农村学生的错,但他们成了最终的受害者,这是显而易见的教育不公。6所名校实施专门针对农村学生的“自强计划”,正是致力于扭转这种不公平,为农村学生自立自强、用知识改变命运开辟一条特殊通道。这是对“嫌贫爱富”招生倾向的理性纠偏,而这份对农村学生的关爱,体现了一些高校正努力肩负起社会责任,将高等教育作为促进社会公平的一个“法宝”。
对高校而言,偏爱高考成绩整体上较好、综合素质整体上较高的城里学生,单纯从“择优录取”、“优胜劣汰”的角度看是无可厚非的。但是,教育是一个特殊行业,应该具有高度的公益性、普惠性,应该为促进社会公平作出贡献。作为高校,不能忽视城乡基础教育存在巨大鸿沟的现实,不能漠视农村孩子向上流动通道狭窄的窘境,更不能轻视“贫穷代际传递”以及“读书无用论”在农村地区抬头所隐藏的社会风险。所以,当此之时,高校应肩负起社会责任,通过调整招生政策来弥补城乡教育鸿沟,通过促进教育公平来促进社会公平与和谐。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石,今日高校播下善的种子,将来社会收获的必定是累累“善果”。(晏扬)
(来源:南京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