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教育>>滚动新闻

修订“学生守则”要摈弃口号语言

2013年09月17日16:23    来源:羊城晚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修订“学生守则”要摈弃口号语言

  《中小学生守则》因内容空洞、可操作性不强而一直受到诟病。前天,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司长王定华透露,新的修订计划已经启动,空洞的内容将被删除。

  因应时势变化,听从民众意见而适时修订不切实际和不接地气的规则,这无疑是一个好消息。

  在《中小学生守则》问世之前,就有《小学生守则》、《中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它们分别在1981年、1991年、1994年发布。2004年,教育部将《小学生守则》和《中学生守则》合并为《中小学生守则》,并对其内容做了调整和补充。

  2004年版的《中小学生守则》只是对旧版本的小修小补,大的框架没有多少改变,大致就是“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科学,热爱集体,热爱大自然;遵守法律法规、校规校纪和社会公德;努力学习,勤思好问;珍爱生命注意安全;自尊自爱自信自强;积极参加劳动,勤俭朴素;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关心他人;诚实守信,言行一致,知错就改”,等等。

  这些“守则”基本上都是我们平时常见的大概念,其用词也是大而无当的。热爱,遵守,积极,努力,团结……这些都是口号语言,很难构成具体的行为指南和行动指引。

  同样都是学生守则,英国、美国和日本则条条细化,句句实在。

  日本的学生守则细到“进教室开门窗要轻;在走廊和楼梯上保持安静,靠右行”;“上学放学时走规定的路线,靠右行,不要绕道和买零食”;“遇地震、火灾等紧急情况时不惊慌,按老师指示迅速行动”。

  美国的“守则”详细规定如何称呼老师,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才能请假,以及提问必须举手,当老师提问且没有指定某一学生回答时,知道答案的都应该举手回答,等等。

  最有意思同时也是最实用的是英国的学生守则。它既告诉学生“平安成长比成功更重要”、“生命第一,财产第二”这样的人生大道理,也告诉学生“遇到危险可以打破玻璃、破坏家具”、“遇到危险可以自己先跑”、“不保守坏人的秘密”、“坏人可以骗”这样不同寻常的道理。对学生的安全,英国人就不是用简单空洞的“注意安全”之类的字眼,而是细化到“背心、裤衩覆盖的地方不许别人摸”、“不喝陌生人的饮料,不吃陌生人的糖果”、“不与陌生人说话”。

  显然,与其用“热爱祖国”和“遵纪守法”这样空泛的规则来要求学生,不如告诉他们怎样才是真正的爱国,什么样的行为才是违反法纪的;与其要求学生举止要文明,不如让他们知道,插队、迟到、大声喧哗、突然造访、乱扔杂物、窥视和探问他人隐私、在公共场所并行而堵住别人去路等等,都是不文明的表现。

  学生守则还要与时俱进和因地制宜。当下社会安全有问题,我们就要像英国学生守则那样,要求学生不吃陌生人的食品,不随便跟陌生人走;近年女生时有受到老师甚至校长的性侵犯,守则就要提醒学生,与包括教职员工在内的熟人独处时,同样要做好防范;由于如今的手持通讯工具被普遍使用,则需要订立使用规则,如不能因为手机的铃声与通话声而影响他人;针对中国缺乏公民精神,就应该告诉学生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多管闲事”;鉴于讲空话已蔚然成风,应该在学生守则中加上“不讲空话”……

  在中国,许多制定规则的人自己未必懂规则,教导别人的人自己却需要接受教导。像这样充满空话套话的“学生守则”,实际上就是在向学生示范不切实际和不接地气的文风作风。因此,制定守则者首先要学会守文明规则,否则以其昏昏,又如何使人昭昭?(作者是本报首席评论员)□何龙

(来源:羊城晚报)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