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家园也会遇雾霾 现在的学生还有阅读习惯吗?--教育--人民网
人民网>>教育>>滚动新闻

精神家园也会遇雾霾 现在的学生还有阅读习惯吗?

2013年03月29日08:44    来源:文汇报    手机看新闻

  雾霾笼罩蓝天,这让人担心。但更让人担心的是,人们的精神家园也可能遭遇雾霾——依托互联网文化而产生的文化“垃圾”,正深刻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比如阅读。比如语言。比如思想。

  “视听产品和网络如此发达,产生了文学可能消亡的观点。文学需要语言符号承载,但目前来看,语言的吸引力远不如画面声音来得使人轻松。”作家王蒙近日在武汉大学演讲时,就表达了一种担心:网络文化泛滥将简化人们的思考过程,造成精神的贫乏,思想力的退化。

  维持传统阅读,在当下被赋予了新的意义和期望。

  2月21日,文汇报在《文汇教育》焦点版面刊发文章:《语文老师不读书,谁读书?!》,直指承担语文教学任务的很多老师读书习惯堪忧。文章发表后引发强烈社会反响,更在网上引发激烈争议。

  有人说,网络时代资讯发达,阅读自有新特征:阅读的媒介在改变,阅读不再拘泥传统的纸面,呈现在电子屏幕上的文字乃至更多的图文声音信息,都是阅读的资料。

  也有人驳斥:“如果一切看到的,包括图像、电影、文字都算有效阅读或深度阅读,那是不是可以推论所有人都是知识分子,都是饱读诗书之人?!”

  互联网时代,阅读正在发生变异。无论这种变异是好是坏,都已经在承担国家未来的孩子们身上有了种种表征。

  三位大学老师的观察 “键盘文化”消解了年轻人的读写能力

  华东师范大学,青年教师王占魁给一二年级本科生开设三门和教育学相关的课程。说到对90后大学生的基本印象,他的表述一下子老成起来,和校内有二三十年教龄的资深教授们的判断如出一辙。

  “学生们见识广,但知道的少。有表达的冲动,但表述的内容单一。”无论是批阅论文还是课堂交流,王占魁直觉,学生们的问题在于阅读太少。

  “因为读书少,所以写论文时只懂表达自己的体会、感想,看不到对于学科词汇的应用。一些中学时期就该介入的学术背景知识,在学生的论文中看不到。”缺乏阅读,再灵秀的文字也无法呈现个人思维的缜密,更何谈表达思想?!

  无独有偶。在复旦大学哲学学院任教的汪堂家教授,早在几年前就发现了学生阅读不足的端倪。

  “有些用词不准确;写句子随处断点,看不出思维的连贯性。”和学生们谈语言的精确表述甚至语言之美,让汪堂家感到有一点“奢侈”。作为一种矫正,他搬出了被视为“老古板”的那一套:要求学生用纸笔写论文——这完全是冲着网络文化来的。“现在的学生在网上阅读学术资料,在网上打字写文章。他们的手和脑,都连接着互联网。我很担心他们大学毕业后,不会用手写字。”身为大学老师,汪堂家觉得有义务为学生的将来做些什么,哪怕这种努力只是螳臂当车。

  另一位在沪上一所985高校任教的年轻海归讲师,也向记者表达了一种困惑。他注意到,很多名牌大学的名牌教授,往往在开学时受邀给新生们开学术讲座,演讲的主题却是“信息化时代该如何阅读”、“大学生该读什么书”等等。

  “天哪,读大学不就是读书,这不是不言自明的事情,怎么变成了一个需要讨论或者讲解的问题?”没有人会怀疑,美国是互联网的发明地,IT业蓬勃得多。但这位在耶鲁大学获得法学博士学位的讲师看到,美国的很多大学,图书馆彻夜通明,学生们埋头苦读——纸质阅读。因为如果缺乏延伸阅读,课堂交流无法进行,作业无法完成。可对比他熟悉的国内法学院的学生,“恐怕大学四年读的书加起来,不如美国大学生一个学期读的书多。”

  校园应试文化盛行 为网络“垃圾”入侵大开方便之门

  互联网时代的阅读该如何进行?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就有政协委员建议,阅读关乎国民整体素质,我国不妨效仿国外推动全民阅读的经验,通过立法,推动全民阅读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比如,可以建立国家阅读基金、设立全国阅读节等等。

  但在一些学者专家看来,远水解不了近渴。比起立法,教育机构和相关单位更应该担起重责,有所作为。

  “阅读、看书是一种习惯,但现在,还有多少孩子有机会养成阅读的习惯。”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双语学校高级语文教师樊阳说,不仅网络文化的“垃圾”会对孩子心灵形成一种无形的侵蚀,学校教育的变异,同样难辞其咎。

  作为中学教师,樊阳给学生上语文课喜欢旁征博引,最初的动机只是为孩子的心灵开一扇窗户,防止应试教育给孩子们造成过度伤害。过去20年,他坚持在业余时间给学生们开人文讲座,带领大家阅读经典书目。但最近这几年,樊阳却发现,他的“敌人”势力不仅没有减,而且越发强大。

  “我要求学生在听讲座、参与讨论前先看书、读经典。结果他们太忙了,忙着补各种课。时间不够了,怎么来听讲座?有的孩子灵机一动,上网,到网上做准备,扫几眼就行。”传统阅读得不到足够重视,网络文化却“见缝插针”,轻而易举钻进了孩子们的世界……樊阳看到了两种力量的交替、无缝衔接,但却感到有些无能为力。

  没有领会过语言的优美,就无法辨识自己语言的贫乏;语言的高雅若不可能,言行优雅高洁又何以可能?

  关于阅读,樊阳说,如今的中小学生们其实不缺“阅读”,但他们阅读的是没完没了的教材和教辅读物。在个人微博上,他也忍不住感慨“只有课本教辅的学校,根本不是真正的教育之所!”

  在美国、英国、俄罗斯等很多国家,总能看到相当数量的“地铁读书一族”。无论老少,很多人保留着手不释卷的阅读习惯。(记者 樊丽萍)

(责任编辑:许博、林露)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