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导征婚广告红遍网路:找到意中人 或指日可待--教育--人民网
人民网>>教育>>滚动新闻

博导征婚广告红遍网路:找到意中人 或指日可待

徐明

2013年03月28日08:18    来源:中国青年网    手机看新闻

  昨日出版的《扬子晚报》A39版刊登了一则征婚启事,征婚者自称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广告用4种语言穿插,诗词歌赋并用,希望找到一位30岁左右的姑娘。不过,通篇启事只留下个人邮箱,未透露姓名和其他联系方式,引发网友好奇。(3月27日 南方新闻网)

  被网友评价为“曲高和寡”的这则征婚启事,出自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张朝晖教授之手。张教授虽然是个高帅富(自称“江南地铁沿线住房3套,地下车位2个”),却是个典型的钻石王老五,44岁了还挂着单。

  于是,张教授在《扬子晚报》上刊登了占据半个版面的征婚启事。本想安安心心地找到意中人,不想却被“好事”的网友将征婚启事整个搬到互联网上,并特别指出其征婚启事“用4种语言穿插,诗词歌赋并用”。

  一般人耍酷就算了,张教授竟用一则征婚启事耍起了“墨水”、卖弄起了学问,让广大网友看的云里雾里,难怪前来“围观”的网友络绎不绝。

  “围观”的人多了,一个明显的好处,便是张教授征婚启事的广告效应更大了;坏处也有,那就是张教授几乎被“人肉”了一番。虽然其在报纸上只留了个人邮箱,并未透露姓名和其他联系方式,可如今,姓名、单位,甚至履历都被统统公开。

  正当我们在担心,这样的“人肉”似乎有泄漏当事人隐私之嫌的时候,张教授却随即接受起了记者的采访,并侃侃而谈其如何筹划征婚启事的来龙去脉,似乎让我们感觉到张教授对此并不感冒。

  不管张教授的心态如何,看看这则准备2个月、花了2万元征婚广告如今所达到的效果,张教授无疑是花小钱却办了大事。原版的征婚启事虽然能读懂的人不多,经过网络的力量,却将一个有血有肉的张朝晖展现在我们眼前。张教授要找到属于自己的意中人,也许指日可待。

  如今所发生的这一切,如果皆在张教授的运筹帷幄之中,我们只有敬佩张教授决胜于千里之外的智慧和远见。只是,但凡张教授不愿意大肆公开其个人资料,事件的发展似乎也由不得他,面对如此来势汹汹的“人肉”也只有无可奈何的份。

  张朝晖教授在《扬子晚报》上的征婚启事红遍网路变得人人皆知,是喜是忧?张教授的心态我们无从知晓,只是笔者却一点也乐不起来。

(责任编辑:郝孟佳、林露)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