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就业压力增加,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了考研。不过,记者近日调查发现,在浩大的考研大军里,也不乏“碰运气”、“裸考”、应付考研的人,被大家戏称为“酱油党”。目前,研考到了最后冲刺阶段,而不断增加的“酱油党”数量,折射出一种怎样的就业观念?
现状
就业门槛高被逼考研增加竞争力
自今年11月至12月省教育厅联合各大高校连续推出12场毕业生专场就业洽谈会以来,2013届高校毕业生开始走向人生的战场。有不少同学抱怨“工作太难找”“学历要求太高”,只能暂时逃避就业压力,临时决定考研。某高校法学专业的戴同学告诉记者:“这段时间我去了几场招聘会现场,人家根本就不给本科生面试的机会。没办法,考研都是被逼出来的。”
戴同学的观点得到了许多人的认同,很多同学觉得现在的工作太难找,“门槛”太高,没有高学历和丰富的工作经验,很难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于是在经历过找工作的种种艰辛之后,纷纷重回学校计划考研,给自己的学历“镶金边”。说到就业门槛,国贸专业的黄同学也很无奈地表示,自己也去面试了好几家公司,但都被用人单位以学历为由婉拒,这让她感到非常气馁。经过慎重的思考之后,她也加入了庞大的考研大军,目前正奋斗在考研“前线”。
“裸考”盛行不少“酱油党”碰运气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的确有四成以上考生是奔着继续深造的目的选择考研,以便提高专业的“核心竞争力”,从而在职场上取得优势。但与此同时,也有不少“酱油党”出现,有人受不了煎熬,在考前一两个月放弃了复习;也有人认定自己今年没戏,抱着“碰运气”的心态去复习考试。
省内一高校新闻专业的叶同学就告诉记者,前段时间教室里还有许多空位,现在突然间都被占满了,有许多考生打算“碰运气”,衡量一下自己的水平,“其实我之前也没打算考研,现在也是临阵磨枪,就当去试水,看看自己能不能上。”
其实,“裸考”现象在大学生当中已越来越普遍,公务员考试、英语四六级考试、计算机等级考试以及各类资格证考试等,都存在“裸考族”。而此次考研大军中,“酱油党”之中的多数人都没有充足准备,有的就是打算“赤膊上阵”。
说到“裸考”,很多人觉得自己很潇洒,但也不乏大倒苦水之人。申同学就是一个,他原来打算一边找工作一边考研,可事实是“鱼和熊掌不可兼得”,“11月以来,先后完成学校各科作业,准备写毕业论文,确定毕业去向,横跨各高校招聘会找工作等等,导致我经常情绪不稳定、记忆力下降、心烦焦虑。我只是不想让自己后悔,能报的都报了,就算裸考,至少我也去尝试了。”申同学说。
声音
考生:如果有合适的工作,会先选择工作
调查显示,一个应届大学毕业生的考研费在2000~4000元之间。除了费用压力,来自社会、家庭及自身的压力都很大。几乎每个考过研的人都认为,那段时间成了读书机器。
在准备考研的肖同学看来,考研成本比以前任何考试都“贵”许多。以前的人备考仅靠课堂笔记,现在至少要花数百元来买复习资料。如果去上考研辅导班,则要数千元甚至上万元。“对于应届生来说,考研结束前可以用来找工作的时间有限,有可能因此错过很多有价值的工作机会。而一旦考研失败,找工作的最佳时机又错过了,就会面临出路的问题。我一直在犹豫要不要考研,感觉各方面的代价太大了。”肖同学颇为感慨。
同样徘徊的,还有计算机专业的李同学,“如果考上了,还得让家里花钱,很过意不去。我读的本来就是三本院校,学费较高,生活费每月也要1000元,四年下来将近10万。现在学校公费读研的名额有限,大多还得自费,我本身家里条件也不是很好,如果有合适的工作,我会先选择工作的。”
专家:应根据职业规划作出合适的选择
对于大四毕业生来说,一边是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一边是日趋激烈的考研竞争。在庞大的考研队伍中,市场营销专业的刘同学选择了放弃考研而先就业,她认为“现在考研的人如此之多,竞争如此激烈,倒不如先就业”。而华东交大的万同学则表示,虽然自己是“工科男”,但他还是非常坚定地奋斗在考研的道路上,“为了以后有个更好的工作环境。”
“其实我觉得‘酱油党’的出现,或许是另一种更理性的选择。”来自江西某高校的胡同学告诉记者,身边有类似这样的同学,不再“一考定江山”,而是带着多重选择的角色在面对考研这场角逐;同时,还有一批受到各种信息影响,在中途由毅然考研而转向“两手抓”的同学,实现就业“多元化”。
那么,究竟是选择考研好还是就业好?江西师大就业指导专家指出:“这一点要因人而异。每个人的学习、身体和经济等方面的条件都是不同的,关键是要根据自己的职业规划来做出适合自己的选择。不管是选择就业还是选择考研,都必须摆正心态,认清自己的位置,只有这样才能得到有利于自身特点的结果。”(信息日报 实习生 吴婷 记者 黄小路)
(来源:大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