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在中南林业科技大学考点,考生走出考场。邹麟 摄
2014年度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考试录用公务员笔试于昨日举行。全国共有152万人通过此次国考报名资格审查,最热岗位竞争比达7192∶1。据国家公务员局考试录用司副司长彭忠宝介绍,本次“国考”实际走入考场的考生为111.95万人,40余万人弃考,约占报考人数的三成。
现象 近三年弃考者一年比一年多
在北京西城外国语学校考点,一位自称是“考碗族”的年轻女孩儿王媛告诉记者,这是她第二次参加“国考”。“有人把国考当做另一种职业可能,我更愿意把公务员当做唯一的职业选择。”王媛说。但是和她一块报考的姐妹就决定不来参加考试,因为“工作忙,没时间复习,更没信心参考”。
小王是北京大学的一名应届研究生。今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报名通告出来后,他立即就去网上系统报了名,报考单位为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不过随着各地方政府纷纷来北大招收选调生,他的心动了,“考选调生更加容易,并且是后备干部,升迁更快。”经过再三考虑,他最终决定:放弃公务员考试,转而报名广西、贵州的选调生项目。记者了解到,同样的公务员身份,更加灵活的选拔方式,更快的升迁,成为很多人“弃国考走选调”的重要原因。
彭忠宝表示,根据往年的数据,“国考”笔试弃考现象并非鲜见。2013年度国考,报考人数150万,而实际参考考生为111.7万,弃考人数逾38万;2012年度“国考”报名人数为133万,最终37万人弃考。从这三年的走势来看,弃考者一年比一年多。
探因 公务员“铁饭碗”硬度受削弱
虽然此前几届也有不算低的弃考人数,但此次弃考是在将“弃考”与诚信挂钩并可能影响到未来参加公考的大背景之下,如此创新高的比例,就显得有些异常。在众多的弃考者中,有比例不低的人,是在看到所报职位比例,感觉竞争过于激烈希望渺茫,不想当“炮灰”而自动放弃考试的;也有比例不小的试考者,中途放弃“人生体验”式的“考试一日游”;还有一些为圆父母梦想去报名却最终选择放弃的;另有一部分从报名那天就没打算进考场,纯粹是为同去参考的同伴刷报名比例的;以及将“国考”作为众多选项之一,多多益善地四处撒网,并在考试之前已收获到满意岗位的……
这些弃考原因虽然五花八门,但与往年相比,其实也是大同小异。但独有一条弃考原因,是今年才有的,即在弃考的人当中,有数量不少的人,感觉在行政体制改革全面深化的情况下,政府职能的转变以及公务员制度也必然会进行相应的改革,公务员的责任担当和考评体系将有更大的调整,包括退出机制在内的诸项改革,会使公务员这个“铁饭碗”的硬度受到削弱。公务员一向为人们所羡慕的“平稳”与“安全感”,将可能被巨大的责任压力所取代。某些求稳的考生,作出放弃的选择,也在情理之中。而另有许多人,则更务实地根据自身的实际条件,选择了如事业单位、村官等等。
思考 “公务员热”没有想象中可怕
近年来,我国公务员考试持续升温,十年里,报考人数狂涨了几十倍,每年的招录比例和最热岗位竞争比例更是步步高升。一些人因此发出“年轻人血拼公务员这一独木桥对社会的健康发展不利”的感叹;有人则担忧这一现象是“人人争着当官”,助长了权力崇拜;还有人担心公务员考试一家独大,会损害社会其他领域的人才聚集。应该说,以上诸种担心不是没有道理,其中的种种苗头,是需要警惕的。
但这种现象,也远没有忧虑者想象的可怕——据媒体报道,每年有数百万大学生毕业,今年则更是达到699万人,加上往届毕业生,每年有资格报考公务员的年轻人,应该数以千万计,而今年报名人数152万,实际参考人数111.95万,所占比例其实并不算大。如果按照人类对权力、财富、技术和艺术几种门类的价值选择取向来看,并不见得有多大的“跛脚”比例。特别是这种比例放之于当下不断刷新的“史上最难就业年”纪录里,则更是显得很平常了。如果认真统计,年轻人遵从自己的兴趣去干自己喜欢的自由职业的人数,也未必就比参加“国考”的少。如果再仔细参照其他行业,每一个统计数据都可能会让人惊呼起来。这是我们这个人口大国的必然特征之一。据新华社北京11月24日新媒体专电
权威访谈
国家公务员局考录司负责人谈“国考”热点问题
辅导班对面试没什么帮助
2014年度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公务员录用考试公共科目笔试24日在全国各考点同步举行。针对社会各界和考生关注的热点问题,国家公务员局考录司负责人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关于阅卷 将邀记者公开报道阅卷工作
问:能否简要介绍一下阅卷工作情况?
答:公共科目笔试结束后,当晚我们即启动阅卷工作。为保证考试成绩形成过程公平公正,阅卷管理采取先将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及申论答题卡扫描再评分的方式。行测全部为客观题,实行机器阅卷,自动生成考试成绩,并且全程监控。申论为主观题,实行人工阅卷,主要通过细化评分管理流程和严密制度设计有效控制误差和防止人为舞弊。主要措施有:评分现场屏蔽考生信息、随机派发考生答卷、试评、双评以上误差控制、阅卷点分题评分等。届时,我们将从全国选派1400多名阅卷员分赴各阅卷点参加申论阅卷工作。阅卷期间,我们将邀请部分新闻媒体记者前往阅卷现场,公开报道阅卷工作,主动接受社会公众监督。
关于成绩 明年1月上旬公布笔试成绩
问:考生在笔试结束之后还需要做哪些准备?
答:笔试结束后,公务员主管部门将组织开展阅卷工作,预计2014年1月上旬公布公共科目笔试成绩、各职位分数线和第一批进入面试的人选名单。过线人数与录用计划数比例未达到规定的面试比例的招考职位,将通过调剂补充人选,调剂工作将于1月上中旬进行。请广大考生关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公务员局网站和考录专题网站有关通知,及时查询个人考试成绩,并了解下一步招考工作安排,切勿错失调剂和面试机会。进入面试名单的考生,要积极与招录机关沟通,关注考录专题网站和招录机关网站,按照招录机关在面试公告中的有关要求,认真做好面试准备工作。
在这里,我想提醒一下各位考生,一定要诚实守信。凡不能参加面试或主动放弃面试资格的,一定要提前告知招录机关,以便招录机关及时进行递补或做好有关工作安排。
关于面试 考生要排除面试辅导班干扰
问:您对考生准备面试有何建议?
答:面试是考官通过与考生直接交谈或置考生于某种特定情境中观察,从而对考生的知识、能力、经验等基本素质进行测评的考试活动,重点测试考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应变能力、综合分析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其他作为新录用公务员应当具备的能力以及与职位的匹配程度等内容。这些都是作为一名公务员应当具备的基本能力和基本素质,主要靠平时工作和学习的积累。据我们了解,社会上各类公务员考试辅导班打着各种旗号招揽考生,他们大都是教给考生答题模式,辅导内容脱离实际,缺乏针对性,对真正面试没有什么帮助。希望广大考生排除面试辅导班的干扰,结合自身实际,认真做好相关准备工作,以积极的心态和饱满的精神参加面试。据新华社北京11月24日电
连线湖南
湖南弃考率不足10%
本报讯 “国考”过后,40余万人弃考成为众人热议话题。纵观历年数据,“国考”笔试弃考现象并不鲜见。
记者从省人事考试院获悉,2014年“国考”,湖南共有37736名考生通过报名资格审查,其中2000多名考生未在考试中出现,弃考率不足10%。按照往年考生情况,每年有10%左右考生弃考。
湖南未发现考试作弊现象
本报讯 近几年,国家招考部门对于考生的诚信问题一直非常重视,每年公告中都会特别提出相关要求,考生还需要签署诚信承诺书。
记者从省人事考试院获悉,为期两天的考试没有发现团伙作弊行为。据介绍,为保证考试的公平公正,今年湖南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打击舞弊行为。一是省公民信息局现场查验考生身份证,防止替考现象发生,加大监考力度;二是配置无线电信号车,在考场周边搜索无线电信号,一经发现立即予以干扰并实施现场抓捕;三是考场内放置信号屏蔽仪,防止考生传递信息等。
时事辣评
人各有志
方能人尽其才
袁云才
10月17日,百度CEO李彦宏在浙江大学一场宣讲会上表示,年轻人扎堆考公务员,会影响他们的创新能力。不少有识之士也提出了类似的担忧。然而事隔一个多月,“国考热”还是继续发烧,100余万考生志在必得的热情,比往年有增无减,其中37个岗位出现“千里挑一”的白热化竞争场面,实在令人汗颜。
就业的道路有千百条,为何这么多人争着去挤独木桥?只能说这座桥的“诱惑力”太大了,无形中映射出其他就业岗位的吸引力不足。这实际上加剧了就业渠道的“两极分化”,不利于构建和谐、稳定的就业结构。有学者指出,当今不少年轻人尽管工作很努力,但并不等于就有敬业精神。我想,这与就业渠道的“两极分化”也不无关系。
不少人呼吁应让“公务员热”降温,窃以为,换个说法可能更现实,即引导这股热流发散,流出一些到其他岗位上去。一个人对某一“饭碗”的狂热追求是无可厚非的,但对于整个社会的人才队伍来说,正常的规律应是人各有志,如此方能人尽其才。唯有创造更宽松的创业、就业环境,保障形形色色的志向都能充分展开梦想的翅膀,年轻人方不致在一棵树上吊死,社会的创新能力也才不致失去源头活水。
网友微评
@Gillian00:姐报考的职位7000比1,为啥还要考?
@三棵树人:大学毕业生太多了!这些刚从大学走出来的人,不花上三五年去学习体验民间疾苦,即便考上了公务员又有何用?
@喃语茶香-AB:我觉得要告别跟风,走向成熟!适合自己的才是真正的不会掉的饭碗。
@F15SE沉默鹰:公务员是份稳定的工作,就是份工作而已,去应聘份工作,凭什么指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