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教育

西部地區如何破解人才“馬太效應”

宦 潔
2021年12月26日08:08 | 來源:光明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西部地區如何破解人才“馬太效應”

  西北工業大學航海學院自主水下航行器團隊在海試回收現場。資料圖片

  蘭州大學科考隊員在進行草地樣方採集。資料圖片

   【人才強國進行時】

   近日,四川成都、寧夏銀川在一項全國性評選中,榮獲全國“最佳引才城市”(共10城)稱號,成為西部引才“翻身仗”的最新戰果。

   千秋基業,人才為先。近年來,為推動區域發展和產業轉型升級,各地紛紛加入“人才爭奪戰”。曾經,由於原有基礎和引才政策的差異,一度出現了發達地區人才吸引力愈發強勁,欠發達地區人才流失愈發嚴重的人才聚集“馬太效應”。

   黨的十八大以來,在新一輪人才競爭中,西部各省份瞄准特色,不拘一格,成功提高差異化競爭力,較好解決了人才吸引與發展的問題,成功打響西部引才“翻身仗”。個中緣由,值得研究深思。

  用事業平台凝聚人才

   2021年夏天,我國首例具有應用能力的仿蝠鲼柔體潛水器成功完成1025米深度海試,標志著我國在該領域的研究進入世界先進水平。這一成果,由西北工業大學航海學院自主水下航行器團隊研制。

   近年來,位於陝西西安的西北工業大學因在高新領域創新成果頻出而備受關注。目前,該校有兩院院士33人(含外聘)、國家“杰青”獲得者23人、國家級團隊27個,在多個國家科技戰略項目中作出突出貢獻,成為西部地區人才助推高質量發展的一個重要陣地。

   人才是第一資源,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人才越多越好,本事越大越好。在西部,很多研究型大學已成為吸引和聚集一流人才的重要平台。以西安交通大學為例,全校擁有20個國家實驗室、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國家工程實驗室和國家國際科技合作基地,擁有兩院院士45名、國家“杰青”和“優青”獲得者112人。憑借高水平的研究平台和研究項目,西安交大、西工大等高校成為陝西省一流人才聚集的高地。

   無獨有偶。中國首次探月工程月面圖像、中國航天員首次出艙畫面,都是中國科學院西安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科研團隊的杰作。該所以研究空間光學、光電工程、光子技術見長,目前有科技人員約700余人,先后共孵化高科技企業50余家,在西部以及全國率先建立起激光裝備制造產業群、光電子集成電路芯片產業群,成就和聚集了一大批光電子專業人才。

   在甘肅,蘭州大學也在努力打造高端人才施展才能的事業平台。近年來,蘭州大學優化人才培養環境,立足搞好傳統優勢學科,增設西部特色學科,合並甘肅草原生態研究所、成立祁連山研究院、與中核蘭州公司共建“核燃料循環與核技術應用實驗室”等,搭建獨具特色的高端人才事業平台。目前,蘭州大學已形成約2800人的專兼職人才隊伍,除專家教授外,有兩院院士18人、國家“杰青”和“優青”獲得者51人,在為西部吸引人才、聚集人才方面作出表率。

   筆者在調研中發現,以上幾個西部科研單位之所以能夠聚集大批高水平專業人才,其原因在於:第一是有與國家社會發展緊密聯系的高端事業平台﹔第二是研究團隊和工作模式為人才學習成長提供了好的環境﹔第三是產學研一體化實踐取得了良好效果﹔第四是人才待遇和工作條件有好的保障。

   以上實踐帶來重要啟示,即西部省份要以經濟社會發展需求為導向,在國家支持下,調整高等教育的布局與結構,擴大高等教育規模,塑造高層次人才流向西部和留在西部的先決條件﹔要建立適合西部地區的獨特人才創新和培養機制,完善“產學研用”相結合的協同育人模式﹔要構建多層次的終身教育體系,發展遠程教育,促進中東部優秀教育資源向西部有效傳輸。

  打造林茂水沛的人才“綠洲”

   近年來,西安、成都、重慶、銀川等西部城市相繼成為吸引人才集聚的“網紅城市”,成功扭轉“孔雀東南飛”的人才流動軌跡。

   蓬勃的年輪,刻錄著時代的榮光。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人才和人才工作,引領西部地區人才建設發展進入新時代。

   成都吹響人才建設“聚四海之智、謀創新之勢、筑科技之城”新號角。繼2017年7月推出“引爆”全國的“成都人才新政12條”后,2020年又出台《中國西部(成都)科學城人力資源協同創新行動計劃》,提出了支持引進創新團隊、支持科技創新成果在蓉轉移轉化、推行“先安居后就業”、建設“共享人才”平台等12條創新舉措,推動實現由資源要素吸引人才向全要素協同開發人才轉變。從資金資助、交流培訓、子女入學等方面對人才給予支持,實施人才安居工程,讓人才在成都安心扎根、安逸生活。

   西安打造人才“聚寶盆”。2017年以來實施人才強市戰略,出台了西安史上“最寬鬆”戶籍政策,放開普通大中專院校畢業生的落戶限制、放寬設立單位集體戶口條件,到2019年,即為西安引進培養各類人才37.73萬人﹔重點支持西安交大打造中國西部科技創新港,支持西工大建設“翱翔小鎮”,建立集人才培養、科研、技術成果轉化為一體的開放式學鎮﹔大力實施“兩個百萬工程”,提供技術支持以及資金資助等優惠措施,引導百萬大學生關注西安、融入西安﹔推進西安市人才公寓建設和安居貨幣化補貼,讓人才落戶真正實現無憂無慮。

   重慶以“近悅遠來”為目標建設人才強市,實施萬名高端人才集聚、十萬產業人才培養、百萬緊缺實用人才開發三大行動,推動人才與發展有效匹配。通過深化體制機制改革、探索賦予科研人員科技成果所有權和長期使用權、打造優質人才公共服務體系等措施,營造創新創業的良好生態,助力各類人才在重慶各得其所、盡展其長、名利雙收。

   由此來看,黨管人才的強大力量、經濟發展的有力助推、人才環境的良好改善,是西部探索打好人才“翻身仗”的重要支撐和活力源泉。

  抓住抓好國家戰略重大機遇

   做好西部大開發,人才是關鍵。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通過組織實施“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西部之光計劃”“西部地區千名學科帶頭人工程”“西部人才出國留學項目”、西部地區“建立人才開發培訓基地”等措施,有力推動西部人才隊伍建設獲得長足發展。截至2020年年底,西部地區人才資源總量達到4900余萬人,佔全國人才資源總量比例達26.6%,有力支撐了西部的經濟社會發展和西部大開發戰略的實施。

   “國家發展靠人才,民族振興靠人才。我們必須增強憂患意識,更加重視人才自主培養,加快建立人才資源競爭優勢。”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人才工作會議上的重要講話,正是對西部如何破解人才聚集“馬太效應”的科學指南。

   水積而魚聚,木茂而鳥集。要從根本上解決西部地區人才流失問題,加快發展是核心要義。要通過西部經濟社會的高質量發展,增加經濟總量,增加社會財富,改善人民生活,同時為各類人才創造發展機遇,搭建事業平台。特別是要通過發展不斷改善人才福利待遇,解除人才的后顧之憂,增強西部人才獨特的自豪感、幸福感、獲得感。

   立足新時代,推進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共建“一帶一路”、建設長江經濟帶、助力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等國家戰略,是西部人才隊伍建設發展的重大戰略機遇。西部省份要注重人才理念的提升,將人才工作放到戰略和全局的高度去謀劃﹔要確立人才資本理念,確立及時用人、人盡其才、才盡其用的思想﹔要靠制度選人、靠機制用人,保障和落實用人主體自主權﹔要積極探索人才培養、評價、使用、激勵、投入、保障等方面的新思路、新方法。

   新時代帶來新使命。深入實施新時代人才強國戰略加快建設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創新高地,西部省份被賦予了新的使命,也獲得了新的發展機遇。各地理應用足用好已有的針對西部實施的各種人才政策和發展項目,結合自身優勢不斷提質增效,瞄准國際前沿和國家經濟社會發展重大需求,因地制宜加快創建健康寬鬆的人才生態,在祖國西部筑起人才高峰,為新時代西部大開發提供更有力的人才支撐和智力支持。

   (作者:宦 潔,系中共陝西省委黨校﹝陝西行政學院﹞副校﹝院﹞長)

(責編:郝孟佳、薄晨棣)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