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教育>>滾動新聞

猴年說猴:屬猴的人就機智?生肖演變証明不靠譜【2】

2016年01月30日09:27 | 來源:華西都市報
小字號
原標題:猴年說猴:屬猴的人就機智?生肖演變証明不靠譜

  生肖起源,學界眾說紛紜

  譚繼和說,關於十二生肖的起源和演變,並無定論。在學界,生肖文化起源於圖騰文化,是受認可的一種說法。在這種說法中,十二種生肖是上古以來各部族的圖騰崇拜,這十二種動物的不同象征意義也與其圖騰意義有關。不同的部落有自己崇拜的動物,例如牛是農耕社會的象征,也是神農氏炎帝的圖騰,相傳炎帝的后裔就以牛為圖騰。即將到來的猴年這個“猴”,對猴的崇拜多流行於西南地區,在一些少數民族中,也流傳著猿猴是人類祖先的說法。

  還有一些學者認為,這十二種動物是起源於上古人類對動物的崇拜。在原始社會中,人類的生產力水平低下,豬、牛、羊等牲畜與自己的農耕生活息息相關,人類對此有依賴,而虎、蛇等動物可能威脅到人的自身安全,所以人對這些動物又有恐懼感。

  譚繼和說,在甲骨文中,蛇被叫做“它”,有些記載下來的資料顯示,人們互相打招呼時說的就是“無它乎?”無它即無蛇,無蛇即平安。

  也有學者提出一種假說,這十二生肖,不僅與真實的動物有關,還跟天上的星星有關系。也就是說,十二生肖離不開天文學的背景,與古人對星象的聯想有關系。午馬、辰龍、寅虎,就與這些星座的形象有關系。

  在學術界,還有十二生肖是起源於外國的一些假說。比如南懷瑾就認為,十二生肖是外來的。但是,這個說法並未得到廣泛認可。

  隨著大量文物資料出土,十二生肖起源於中國本土,已經是學界共識。但這也帶來了另一個疑問:這十二種動物具體是以什麼標准定下來的?

  十二生肖,與人關系緊密

  譚繼和認為,十二生肖的起源還是和人的動物崇拜有關系。十二生肖形成的基礎,應該是八卦。

  伏羲時,先民們還處於游牧狀態中,但已經開始馴養牲畜了,雞、犬、豬就是最早一批被馴養的動物。

  伏羲創制的八卦,歷來有多種解讀,都有人認可。一種說法認為,這八卦是講的天、地、山、水、風、雷等八種自然現象;一種說法是八卦代表了父子、男女等人倫社會關系;還有一種解讀,就是八卦的八個卦象,和八種動物相對。譚繼和說,這八種動物分別是:雞、犬、豕、馬、牛、羊、龍、虎。

  前面六種動物是當時已經被馴養的牲畜,非常常見。龍雖然是想象中的動物,但是從紅山文化開始,中國人對龍的崇拜已經延續了上千年。虎和龍一樣,也是早期的部落圖騰。

  后來,人們拿這八種動物來和十二個地支相配的時候,發現還差四個,於是就在漢朝補了四個,形成了完整的十二生肖。在猴、兔以外,蛇、鼠都是非常常見的動物,與人的生活有密切聯系。

  或許有人會問,十二生肖裡為什麼沒有貓?答案就很簡單了,現在的寵物貓並非是我國原產。貓原產於埃及,十二生肖已經定型以后才傳入我國,當然不會在其中留下一席之地,“可以作為佐証的是,在甲骨文中,十二生肖的動物都可以見到了。在甲骨文和一些西周的文獻中,並沒有貓字。”

  譚繼和說,從這些動物來看,也能反映出先民們從游牧到畜牧再到農耕的生活演變。

  生肖干支,一種人文解讀

  現在我們說的生肖順序,總和干支配在一起,子鼠、丑牛、寅虎等。其實,從發展來說,干支的出現要比生肖更早。

  前文已經說過,十二生肖在西漢定型,在東漢留下了明確的記載。“在殷商時候的甲骨文中,干支作為計時的方式就已經非常成熟了。”譚繼和說。后來,干支用來紀年、月份、日期甚至一天當中的時辰,都與干支有對應關系。

  十二生肖和干支相匹配,是戰國時期陰陽家們的一種解讀,也是十二生肖的來源與文化解讀的源流之一。春秋戰國時期,陰陽觀念、五行觀念被創立出來。這一學說認為,萬物都具有陰、陽兩個方面的性質,陰陽二氣的消長帶來了萬物的變化,五行則是金木水火土五行相生相克。持有該觀點的學者認為,王朝的興盛更替是按照“金、木、水、火、土”的順序循環更替的,這種學說被稱為“五德終始”說。

  “五德終始”說有一個很典型的例子,都說秦朝尚黑,就是因為根據“五德終始”。秦始皇認為周是火德,秦滅周如同水滅火,所以秦朝是水德,水德對應的顏色是黑色。

  陰陽家在這種學說下,認為十二地支和十二生肖也都有陰陽之分。十二地支中,奇數的是陽,偶數的是陰。生肖的陰陽對應關系比較復雜,譚繼和介紹說:“老鼠的腳趾頭是5個,所以是陽;牛的蹄蹄是兩瓣,所以是陰。其余的動物,以其中某種特征以此類推。”

  十二生肖和十二地支不僅紀年,也用來紀日和標記每一天的時辰。一天中分為十二個時辰,從子時開始。生肖和地支的對應,也與這一天中動物的活躍程度有關系。“子鼠,子時是半晚上,這個時候老鼠很活躍;寅時天還沒亮,太白星還在天上,能夠被看到,太白星又叫白虎星,所以寅為虎。到了卯時,兔子開始四處活動,所以卯為兔。以此類推。”譚繼和說,“無論是從陰陽還是對應的解讀,其實都是人對動物的一種文化解讀。”

  生肖預測,其實很不靠譜

  關於生肖,現在常見的解讀是,生於某一年的人有這種生肖的特征,比如屬鼠的人機敏多智,屬牛的人勤勉穩重,屬馬的人積極進取,屬猴的人活潑開朗等。甚至有研究命理的人拿著屬相預測運勢,測試吉凶。這究竟靠不靠譜?

  先不說預測,來看看動物與性格的關系。譚繼和認為,在游牧時代,伏羲創制八卦的時候,反映的是當時先民對於自然界的認識。無論是八卦代表天地山水等自然事物,還是代表雞、犬、豕等家畜動物,都說明了當時人們對自然的觀察結果。其間,先民發現人的不同性格與一些動物的特點有相似之處,於是拿動物來比喻人,“比如有些人忠厚老實,勤勤懇懇,就像牛一樣;有些人比較精靈,像猴子。”

  譚繼和還介紹,在生肖發展的過程中,雖然東漢時期十二生肖就已經被記載下來,但直到宋朝,生肖才開始和命理學說相聯系,有了預測運勢的功能和作用。“比如說屬鼠的人有怎樣的性格特點,這應該是早期先民把人的某種性格特點拿老鼠在做對比。而后預測命理的人再拿這種對比反過來作為預測推演的原理,當然不靠譜。”(華西都市報記者王茜 制圖/司婉靖)

(責編:王藝錠、熊旭)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