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在這個階段想要得到高分就要抓錯誤、抓重點,去做真題。一般這個時間做真題的效果會好嗎?或者還是要再推后一點時間做真題更好呢?
楊超:對絕大部分考生來講,他們應該會選擇在這個階段或者過了國慶以后來做真題的時間。一般來講,因為年年的情況應該是這樣的:從國慶節以后,就是10月份以后,10月份到11月份這一個多月時間,應該是絕大部分同學做真題。
主持人:您能給我們總結一下過去幾年那些真題的特點嗎?
楊超:總結真題特點之前,我還想和廣大學生好好聊聊真題到底應該怎麼去做,怎麼去利用。一般來講,做真題應該達到兩個目的,一個就是去查漏補缺,第二個就是通過真題去把控未來考研的時間,就是時間安排要很合理,很科學。因為考研不像當年的高考,學校又沒有模擬考題,所以,這個時間把控還是比較重要的,因為年年總有很多同學,可能之前沒有做好這樣的准備,到考場以后,就三個小時,不知道自己應該怎麼分布這個時間。這個時候通過靠真題,自己形成一個非常好的習慣,我怎麼安排這三門課的時間,以及每門課,比如客觀題、主觀題,我的時間分配。
主持人:時間分配一般是怎樣的?
楊超:最近幾年考題,題型都是三種,八道選擇題、六道填空題以及九道解答題。一般是這樣的:八道選擇題、六道填空題應該控制在一個小時左右,合理應該是在55分鐘,給個區間,應該是55分鐘到65分鐘左右,如果前面這14道小題超過了70分鐘,可能后面九個解答題一定沒有時間來做。這是第一個控制時間的問題。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