嘲諷世風——
出處:唐代陳鴻《東城父老傳》
《賈家小兒》
生兒不用識文字,
斗雞走馬勝讀書,
賈家小兒年十三,
富貴榮華代不如。
能令金距期勝負,
白羅繡衫隨軟典。
父死長安千裡外,
差夫持道挽喪車。
點評:唐玄宗酷愛斗雞,在宮內設立“雞坊”,專門成立了一支由500名小孩組成的養雞斗雞隊,為首的13歲的賈家小兒賈昌,其父名叫賈忠,是唐玄宗的衛士。因為善於斗雞,賈昌被唐玄宗選到皇宮裡享受榮華富貴,唐玄宗外出時,賈家父子常常坐著豪車隨行,一路上為唐玄宗斗雞取樂。后來,賈父病死,唐玄宗命地方官護送靈車,非常顯赫。這首兒歌辛辣地嘲諷了這種奢靡的社會風氣。賈昌不讀書,靠斗雞而富貴、而得寵,是對封建仕途規則的挑戰和顛覆。遺憾的是,我們當今似乎仍能看到“賈家小兒”的影子。
反映社會現實——
出處:《新唐書·五行志》
《新禾》
新禾不入箱,
新麥不入場。
追及八九月,
狗嘆空垣牆。
點評:唐朝京城長安大雨成災,百姓遭殃,餓殍遍野。這首兒歌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現實。
描寫兒童玩耍嬉戲——
出處:《帝京景物略》
《抽陀螺》
楊柳兒活,
抽陀螺﹔
楊柳兒青,
放空鐘﹔
楊柳兒死,
踢毽子﹔
楊柳發芽,
打拔兒。
點評:這首描寫春天孩子們玩耍嬉戲的兒歌,見於明朝劉侗、於弈正合撰的《帝京景物略》中,這也是 “陀螺”一詞最早見諸於文字記載,后來抽陀螺還演變成“抽漢奸”等。兒歌中提到的幾種游戲雖然簡單,但不乏趣味,能流傳至今,証明其自有獨特的魅力與長處。
出處:《明詩綜》
《南山北斗》
狸狸斑斑,
跳過南山。
南山北斗,
獵回界口。
界口北面,
二十弓箭。
點評:這首兒歌寫的是孩子們牽手做游戲,孩子們圍成一圈,模仿獵人追獵狐狸的場面,其歡樂情景活靈活現。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