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到過年都能收到不少壓歲錢,可相比來說我更願意收到禮物。”今年上四年級的楊曉泉告訴記者,從她記事以來,一到過年她總能收到很多壓歲錢,但很少收到禮物,今年也不例外。記者調查發現,現在大多數孩子在過年的時候收到的都是錢,從幾百到上千元不止,很少有孩子收到實實在在的禮物。
“我現在收到的壓歲錢已經有4000多塊了,沒有禮物。”楊曉泉告訴記者,過年時爺爺、奶奶、姥姥、姥爺一般都會給600元—800元,叔叔、嬸嬸、舅舅、阿姨給的壓歲錢也在200元—400元不等,再加上爸爸媽媽的朋友給的,截至正月初六,楊曉泉一共收到了4200元壓歲錢。這麼多錢一般也不是自己拿在手裡,都是直接交給父母。“壓歲錢雖然當時是我接的,但隨后我就給我媽了,我媽說給我存著,等我長大之后用。”
隨后記者又採訪了幾個孩子,大部分孩子都表示過年基本不會收到什麼禮物,全是錢。“收到的壓歲錢最后都成了爸爸媽媽的,對我來說沒有什麼意義,我都不知道自己收了多少壓歲錢。每次別人給了,我就得上交給媽媽,然后媽媽怎麼用了,我就不知道了,還不如送我本書呢。”今年上初二的王寧說,自己平時就很喜歡看書,今年她想要一本《魯濱遜漂流記》,但不知道誰會送她。“我覺得別人送給我書的可能性並不大,就算有也應該是我媽媽,也許她會用壓歲錢買給我。”
今年剛上一年級的李濤澤對於自己一年收多少壓歲錢沒有多少概念,不過他記得去年的時候有位叔叔送給他一個汽車模型,“過年的時候叔叔阿姨都會給錢,但多少錢我不知道,我也是都交給媽媽了,隻有那輛汽車模型是屬於我的,我一直都記得。”
(來源:齊魯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