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討國內孩子官本位思想 美國校園為何沒有班干部【5】--教育--人民網
人民網>>教育>>滾動新聞

探討國內孩子官本位思想 美國校園為何沒有班干部【5】

2012年12月13日08:51    來源:北京青年報    手機看新聞

美國校園為何沒有班干部

海外傳真

◎陳忻

我的兩個孩子現在都在美國小學低年級的班級,我從來沒有聽說過有什麼班干部。美國中小學沒有班干部制度,可能有以下一些原因。

第一,美國的班級人數都比較少,小學一個班級通常隻有二十來個學生,老師管理起來比較容易,事務也沒有那麼多。孩子們的考試和作業也不多,老師不需要學生協助收發作業或者批改作業。考試成績是個人隱私,也不會請學生來幫忙登記,全部由老師自己處理。而且美國從小培養孩子自我管理的能力,比如自己的桌子自己收拾好,用過的東西自己放回原處,甚至上課的時候,分組自主學習。很多事務都是自我管理,自覺執行。當然,在小學也培養學生服務學生的概念,比如,有的學校需要每天中午由兩名同學把同班同學帶的午餐包統一送到餐廳,用餐結束后又統一拿回教室,這些事情都是孩子們輪流執行。

第二,美國的家校合作深入人心,而且經過多年的發展,有非常成熟的組織PTA(父母-教師聯合會)。學校的很多事務都是父母志願者在組織執行,減輕了老師的很多負擔。比如,學校裡的圖書館隻有兩名負責老師,日常大量的工作全部由義工完成﹔餐廳維持秩序,幫助孩子清掃垃圾,也有很多義工在做事﹔在萬聖節、聖誕節等節日裡,都是父母義工組織准備party,老師隻需統籌一下,甚至根本不用管,父母義工在PTA的組織下自己協調組織准備好了。所以家庭為學校分擔了很多工作。

美國歷來比較重視志願者的精神,他們一向重視社區建設,願意為社區服務做貢獻。教育孩子的目標之一,就是培養孩子成為對社會做貢獻的公民。孩子們很小的時候就耳濡目染,都有當志願者的意識。孩子在學校輪流為大家服務,完全出於服務的意識,他們沒有當官或者管人這樣的意識。

第三,在美國,校園外還有很多組織,比如女童子軍,男童子軍。這個組織基本上也是由父母義工組織執行的,按年齡分組,組織不同的主題活動。有的是室內活動比如做手工,有的是室外活動比如去爬山露營,或者去一些地方參觀。在這樣的集體中,孩子們學習人際互動。在一些活動中,比如,做車模進行比賽,孩子們分組,需要互相協調合作,推舉一個人來總負責。有人說國內的班干部制度通過學生管學生,培養學生管理協調能力。在美國,學校是通過大家合作完成一個項目,自然而然地培養了孩子合作、分享、管理、協調的能力。

班干部也好,志願者也好,稱謂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不要讓社會上“官本位”的思想彌漫在校園,父母也不要推波助瀾。我們要思考的是真正培養孩子什麼品質。也許短時間內無法改變,也許需要父母、學校乃至整個社會的改變和支持。

(責任編輯:袁勃、林露)

相關專題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