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題五

歷期話題

高校如何轉型?培養什麼樣的人才

今年,我國普通高校2015屆畢業生將達749萬,再創新高。一方面是畢業生面臨的巨大就業壓力,一方面是許多企業招不到合適人才。對此,教育部表示,今年將出台引導部分地方本科高校向應用技術型高校轉型的改革試點。高校應如何轉型,如何創新培養人才機制,以及民辦高校的發展等,成為不少兩會代表委員關注的的焦點。

高校該如何轉型
委員解士杰: 高校應從規模擴張轉為內涵提升

現在大學擴招使我們的教育進入了大眾教育時代,越來越多的人考上大學,但當前的現狀是很多大學生一跨進校門就關注就業,輕視學習,考研注重文憑,不重學術。要轉變到教育質量提升上,教育主管部門、大學、教師、學生、社會等多方面應該共同轉變觀念,不能隻盯著就業,系統扎實的專業基礎教育才是培養高素質創新型人才的重要途徑,是大學教育的精髓。

代表葉飛帆: 謹防地方高校隻要資金不搞改革的"假轉型"

在未來的轉型試點中,要防止地方高校隻要資金不搞改革的“假轉型”,要從高校自我約束、政府監管等方面入手,同時,政府要出台一系列配套政策引導和支持,這樣就能有效加快地方高校轉型的速度,讓轉型做的好的高校嘗到甜頭。這是政府首先要做的事情。

委員羅永章: 應對應用型高校給予同等地位

引導部分地方本科高校向應用型轉變不但可以解決本科生就業難的問題,也滿足了企業的實際需求。實際上不僅僅是地方本科高校,中央直屬的部分高校的本科也應該向應用型轉變。“應用型”不應該是高校分類的標簽,國家和社會應該對應用型高校給予同等地位,這對促進我國經濟轉型升級、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也具有重要意義。

如何打造人才培養機制
代表易紅:提升高校人才培養質量系首要任務

提高高等教育辦學質量的首要任務是提升人才培養質量,這是由大學的核心任務決定的。高等教育人才培養一要體現時代需求,與當前社會發展要求相結合﹔二要針對不同學生的特點,進行個性化培養,滿足社會對人才的多樣化需求。

代表姜明:高校民企合辦創業學院 培養創業人才

我建議開放高校與民營企業合作,開辦創業就業學院,實現校企合作產學無縫對接,培養創業和創新型人才。我也希望社會上的企業家能多創辦創業基金,給大學生創業提供資金支持,通過創業實現就業。

委員馬德秀:西部高校人才培養不能"南轅北轍"

辦學趨同化傾向明顯,是西部高等教育的一個突出問題。學校類型結構趨同,辦學特色不夠鮮明。文科類、師范類及民族院校偏多﹔理工類高校偏少,理工類本科在校生僅佔西部地區本科在校生總數的37.1%,不適應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對人才的需求,人才培養“南轅北轍”。

代表高德康:高校人才培養要趕上企業步伐 方能"適銷對路"

從企業這幾年的年輕人才引進情況來看,新一代人才在專業領域的理論知識和基本素質普遍提升,但也出現了團隊協作能力、實踐能力、身體素質差等諸多問題,這和高校忽視專業課程以外的綜合能力培養有很大關系。在大學裡需要定向培養一些大學生,大學和企業挂鉤后讓大學生能夠邊學邊在實踐中體驗,這樣當大學生走向社會的時候企業就可以少投入一些培養的成本,也節約了大學生的就業成本。

民辦高校發展是個問題
委員俞敏洪:提高民辦高校教師待遇

民辦高校的教職員工在工資補貼、社會保障、退休待遇、職稱評定、評先選優、子女上學等方面的政策與公辦高校相比仍有很大差距。民辦與公辦高校教師之間存在不平等,而這種不平等會導致民辦高校教師待遇低、保障低、地位低,教師隊伍極不穩定,流失嚴重。建議政府有關部門要制定具體時間表,盡快清理並糾正對民辦高校的各類歧視政策,並加大對民辦高校的政策支持與財政補貼。

委員王廣謙:國家對民辦高校支持可再大些

國家可以加大對民辦大學的支持力度,形成一套完整、長效的補貼機制。“企業家辦學應該是公益事業,不能靠辦學掙錢,舉辦大學的過程中,資金不能抽離。在這個前提下,根據民辦大學的貢獻度,進行差異化補貼。具體的方式可以靈活,比如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的形式。”民辦大學也可成為最頂尖的高校,是人才培養的重要基地,國家對其支持的力度可以再大些。

委員楊文:建議建立對民辦高校人才支持機制

建議建立四個機制,對民辦高校進行人才支持:一是支持鼓勵公辦高校教師到民辦高校任教的人才流動機制。二是公辦高校向民辦高校委派、借調人才機制。三是高校退休人才推薦制度。四是公辦高校接收民辦高校人員挂職、培訓、訪學制度。

網友熱議

  • 昵稱
  • 留言
  •     
  • hdxbs說   2015-03-10 大學教育要為社會主義建設培養所需要的人才,除此以外,沒有任何條件,不受任何其他條件的限制。中央高校可以面向全國,地方高校要面向地方。我們的教育不應該是讓農村人進入城市,山裡人進入城市為目標。一個地區和一個地區的發展水平不同,應該是循序漸進的。山區需要什麼樣的人才?農村需要什麼樣的人才?嶺南山區的人到北京市生活,這樣的落差太大。不應該是教育的目標。地方教育應該將80/20中的80%的人留在當地鄉鎮﹔余20中的80%應該留在當地縣﹔再余20中的80%應該留在本省區。企業應隻有大力發展本企業技校,才能解決用工荒的問題。要知道為什麼技工如此短缺,隻要換位到父母的角色就知道了:你的孩子你希望他(她)當苦力工人還是希望他(她)當白領?拼命通過高考,不都是想擠爭做白領嗎?高考不是為培養白領服務的嗎?
  • 柳詩魁說   2015-03-09 “本科高校向技術高校轉型”的提法本身就是邏輯的混亂,本科相對於專科能成立、技術相對與學術能立論,沒有技術的本科同沒有本科的技術,同樣是不可思議的,本科同技術是交叉存在,怎麼轉?既然承認市場決定資源配置,就應由市場需要決定轉型。管教育的人太聰明了,聰明到連概念也分不清,又是瞎折騰。
  • 趙永紅-phy說   2015-03-09 中國教育要想搞好,首先得撤銷教育部。幾年前,勾引技術院校升專升本,現在鼓勵本科院校轉型技術院校
  • 悲天人說   2015-03-09 "引導部分地方本科高校向應用技術型高校轉型"?可以預計:好不容易上去了,誰願意下來?沒有動力,基本沒戲。
  • 小由因說   2015-03-09 推動地方本科高校轉型發展,一些本科院校是在原有專科基礎上新建的,雖然名稱“升格”了,但辦學思路和能力並不一定同步“升格”,有些甚至出現了就業難、招生難並存的現象。轉型是適應國家經濟轉型升級的要求,也是這些學校生存發展的現實需要。
  • 張寧說   2015-03-08 針對不同學生的特點,進行個性化培養,滿足社會對人才的多樣化需求。
  • 威武上帝說   2015-03-08 我想問,他們何時能開放高等教育的民辦大門?實質性降低准入門檻,讓真正有教育事業心的人能有機會辦學?還有,何時能放開民辦高校與公辦高校在招生市場上無差別競爭?這一塊很重要。
  • 千萬別太當真說   2015-03-08 民辦高校的生源是個問題吧,由於目前社會對民辦高校的認可度等原因導致民辦高校很難得到高質量的生源吧。

相關專題

農村老師大山的自白 2014教育“強”音回聲 您滿意嗎

教育二維碼

  • 掃一掃關注人民教育微信掃一掃關注人民教育微信
  • 掃一掃關注人民教育微博掃一掃關注人民教育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