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教育

在历史中“穿行”,以传统文化之美浸润心灵

2025年05月13日08:53 | 来源:光明日报
小字号

原标题:在历史中“穿行”,以传统文化之美浸润心灵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成效明显,思政课建设、日常思想政治工作、课程思政全面推进,各地各校涌现出一批“行”在路上、“走”入内心的“大思政课”。

“行”在路上,教师们“埋”下信仰的种子;“走”入内心,同学们收获时代的共鸣。本版开设“强国思政课·在行走中浸润”专栏,从贴近实际、体察现实的精彩一课出发,还原课堂实况,让时代的温度与理论的高度相互赋能,于“播种”和“收获”之间感受师生们昂扬奋进、勤学笃行的动人风采。

这个五一假期,上海财经大学国际教育学院的同学们走进敦煌当代美术馆“探美”。“作为商科学生,如何用所学知识让敦煌走向世界?”一位学生提问。

学校商学院教授叶巍岭这样回答:“当你们用营销理论让敦煌故事打动更多年轻人,用数据分析优化文化产品,就是为敦煌文化国际传播出了一份力。”

这场跨越千里的思政课,是为了让同学们在“行走”中领悟:文化传承是每个年轻人的使命。

如今,一所所高校打破传统课堂边界,一堂堂“行走的思政课”渐次展开,多元场景重构了思政教育的时空维度。创新的思政课教学如何让传统文化更“接地气”,又怎样激发青年投身文化传承的内生动力,在实践中坚定使命担当?

以文化地标为课堂,激活历史中的思政元素

在北京中轴线附近,中国人民大学学生走进一个个院落,实地体验文物普查工作,学习如何准确填写文物普查记录表,记录建筑特征。奔流不息的岁月长河中,矗立的建筑成为历史停留的驿站,也在同学们的观测下,成为让文化重现的课堂。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2023级硕士研究生李逸飞牵头开展了“北京中轴线上的大思政课”全国第四次文物普查志愿服务工作。“通过与居民和基层工作人员交流,我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传承有了更深的理解。我们是助力文物保护与利用的一份小小推动力,更是千百年来中华文明大河中不可或缺的一朵浪花。”李逸飞说。

从故宫的宏伟殿宇到正阳门的厚重城墙,从钟鼓楼的晨钟暮鼓到永定门的沧桑古韵,北京中轴线不仅是一条7.8公里的建筑轴线,更是一条贯通古今的“文化之轴”“精神之轴”“力量之轴”。中国人民大学以这条轴线为课堂,打造“北京中轴线上的大思政课”,让学生在行走中触摸历史脉搏,在实践中激活文化基因。

天津财经大学将课堂搬至大运河畔的天津市静海区,学生在运河文化博物馆中追溯漕运历史,从“状元村”吕官屯的“耕读传家”民风中理解家风传承的力量。

在实践中,天津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刘思源发现,三类内容最能激发学生兴趣。一是和学生学习生活实际有关联的事物。比如:“状元村”吕官屯的高考成绩榜单。参加实践的学生好奇为什么吕官屯村高考成绩如此突出,从而萌生了探究“耕读传家”家教家风的兴趣。二是学生没有见过的“新奇事物”。比如运河文化博物馆里展陈的“土灶台”“婆婆眼”,与清末大太监“小德张”有深厚渊源的“德本堂”酱菜,杨柳青木版年画等,都激发了学生探究历史往事的兴趣。三是教师布置的富有研究价值的课题,如以姓氏为线索探究家风对家族的影响等,这些课题能够让学生在探究中体悟“道德”“家风”的重要性。

西安交通大学则深入陕西商洛乡村,带领学生触摸农耕用具,在历史与今天的交汇中,感知传统文化与现代治理的深度融合。

陕西商洛市商州区城关街道的东店子社区村史馆,至今让西安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李天姿记忆犹新:“这是少数以村为单位、由集体出资建设的记录本村近百年农耕传统文化的专题历史馆。馆中耧、犁、锄、耙等各种传统农耕用具次第排开,升、斛、斗、秤、笼等传统生活用品一应俱全,全面展示了该地区农耕环境、家居生活的历史变迁。这种沉浸式体验让同学们直观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同时也认识到乡村产业振兴、特别是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对乡村文化振兴的支撑作用。”

西安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苏玉波认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与当代思政教育目标高度契合。“通过组织开展以传统历史文化、乡土文化、民俗文化等为主题的实践活动,能帮助学生在具体场景中体悟、验证抽象理论命题,在多维空间转换中构建起以事理为主线的‘理论—历史—现实’三维认知框架。”苏玉波说。

“动”起来的教学,让“行走”的体验与书本的理论融合互补

“这堂课改变了我对传统文化的‘静态印象’!”提及这堂行走的思政课给自己带来的改变,西安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成欣慧说:“课堂上,老师引导我们思考‘传统文化只是历史的符号,还是现实的动力?’随后,我们实地参观了东店子社区村史馆。当我看到清代‘春长日永’匾额与2023年村集体经济分红账本并列展示时,第一次真切地感受到传统文化并非尘封已久的历史印记,而是潜在于现实生产生活中的精神力量。”

“动”起来的思政课,如何避免“走马观花”?

李天姿表示,与传统课堂相比,“行走的思政课”是一种“专题式理论讲授+多样化社会实践+主题式开放讨论”的新型教学模式。具体来看,教学过程围绕“问题提出、案例导入、理论阐析、实践强化、分组讨论、教师总结”6个教学环节展开,形成从“第一课堂”到“第二课堂”再回到“第一课堂”的教育闭环。

李天姿认为,课堂讲授、学生讨论、社会实践中问题不对应、主题不衔接,导致了部分“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错位与割裂,具体表现为学生实践体验走马观花、浅尝辄止,只能停留在“外行看热闹”的感性层面。她表示,改进教学,主题整合是关键。“比如,我们这堂课的主题是‘如何传承乡村优秀传统文化’,它将理论命题、教学专题、实践主题贯通起来,引导学生围绕中心问题开展研究型学习,力图在‘理论阐释+实践体悟’的过程中发挥1+1>2的应有效用,推动学生由‘看热闹’向‘看门道’转变。”

要在实践中讲好理论,既不能走马观花,也不能照本宣科。“经过多年探索,我们找出了一套能够平衡实践体验与理论教学比重的‘两步法’。”刘思源介绍,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要重实践体验,设计若干互动环节,让学生沉浸于实践教学体验之中。教师承担组织者角色,并以短评的方式恰到好处讲好理论教学的“关键一句”和“点睛之笔”。在实践教学结束后,教师会另外组织在课堂上进行案例剖析、理论讲解、交流分享,让教学成果进一步升华。

刘思源强调,在现场实践环节要“轻讲解”,而非“不讲解”,要精心设计,少说、精说,在现场实践开始前教师进行5~10分钟的总体讲解,在实践过程中恰当地在若干地方进行精练讲解,画好“点睛之笔”。而在后续的课堂教学与分享环节,也不能照本宣科、脱离实践,而是要围绕实践案例把理论知识讲透讲活。“在评价机制方面,我们依托学生提交的实践作业以及学生课堂交流分享表现给出分数。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探索将思政课实践教学‘单独成课’,更加深入有效地开展好行走的‘大思政课’。”

目前,中国人民大学已经以必修学分形式将“社会研究与创新训练”纳入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并开设“大思政”国情教育通识课和社会调查研究方法课,打造多维课堂、延伸教学触角。同时,依托信息技术构建“实践+智库”“实践+科研”的共建共享平台,集中发表、交流、研讨、表彰、转化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中形成的思政学术作品。

苏玉波认为,“行走的思政课”打破传统课堂的时空壁垒,跳出“书本围墙”,以社会为教材、以实践为课堂,通过创设“沉浸式”“参与式”的育人场景,将政理阐释、学理解剖、事理分析融入实践体悟中,在“行走”中实现知识传授、情感培育与信仰塑造的有机统一。

从文化浸润到使命担当,青年成长实现认知跃迁

“行走的思政课”不仅改变了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更催生了他们的行动自觉。

一次对乡村传统文化的实地探访,令成欣慧重新思考自己作为青年的角色担当:“我们不仅要‘欣赏文化’,更应成为‘文化的再创造者’。”在课后研讨中,成欣慧所在小组围绕“如何将传统文化转化为发展资源”进行深入讨论,并提出了“文化-产业-治理”三位一体的转化路径,最终在课堂汇报中获得优秀展示奖。

西安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刘莹则在实践结束后,结合访谈文本编码,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陕西数字赋能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模式分析及其经验启示》一文,已被《陕西社会科学》杂志录用。“这种用真实轨迹代替抽象说理的教学方式,使理论认知从概念推演转化为实践认同,极大提升了我对理论的理解。”她说。

在天津财经大学的思政课教学中,刘思源发现,很多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态度已经从懵懂变为渴望了解,对主动探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有了新想法。“比如我们在实践教学基地带领同学们制作非遗‘鱼拓’、手工香囊,学生在有趣的沉浸式实践教学中体会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更体会到劳动精神的内涵。对于学生而言,思政课实践教学为他们打开了一扇生动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了解乡村振兴发展成就的窗口,激发他们深入学习探究相关理论知识的兴趣,培植了他们运用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他们获得了比较明显的成长。”

“不少学生在活动中实现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跃迁与个人成长。”李天姿对此颇感欣慰:“曾经,有些学生认为‘农耕文化’已经过时,但当他们在田间地头感受劳动的快乐和乡村的脉动时,当他们亲自参与秸秆还田改良土壤、发现传统农法与现代生态理念的深层契合时,纷纷转变了对农耕文化的态度。甚至有学生提出想在农耕体验园认领一小块地,以便今后常来农村看看。可见,亲身实践是思想转化的催化剂,不仅有助于广大青年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韧性和生命力,更有利于催生青年学生投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内源动力。”

“师生在互动式、探究式的学习中共同突破传统文化的思维定式、拓展传统文化的形式边界、革新传统文化的表达形式,可以实现学理升华、文化浸润与成长成才同频共振。”苏玉波说。

(记者 杨 飒 张亚雄)

(责编:李昉、郝孟佳)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