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教育

吴伟克:

培养理解中国的美国学生

龚君姬 张丽萍
2025年02月14日09:29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小字号

  2003年,吴伟克(左)获得中国教育部颁发的“中国语言文化友谊奖”后,和法国汉学家白乐桑合影。
  (受访人供图)

  在国际中文教育领域,吴伟克为不少人熟知。他是个土生土长的美国人,英文名叫“Galal Walker”。自从上世纪70年代,一个中国朋友给他取了“吴伟克”这个中文名后,这个名字便和国际中文教育紧紧连在一起。

  吴伟克对中国的了解始于青少年时。他在中学图书馆接触到了林语堂的《吾国与吾民》等作品,对中国和中国文化产生了浓厚兴趣,也认识到中国文化是世界文化瑰宝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就这样,他开启了和中文的缘分。后来,吴伟克在俄亥俄州立大学教中国文学,也教中文。因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开始涉足中文语言项目,从此开始了半个多世纪的中文教育之旅,并且创立了凝聚着自己独特教学思想的“体演文化教学法”,为国际中文教育事业作出了卓越贡献。

  2003年,吴伟克荣获中国教育部颁发的“中国语言文化友谊奖”。他说,从没想过获奖的事,只是想有效改进中文教学效果,在这个领域有所贡献,鼓励更多美国人学中文。

  开创新的中文教学法

  作为一个中文学习者、中文教师以及主持中文语言教学项目的负责人,吴伟克对国际中文教学有自己的独特视角。当他注意到美国的中文教学不太重视口语以及中文交际能力的培养时,便提出应该有新的语言教学方法,使中文教学更紧密联系实际。在尝试的过程中,他常常想,在美国的中文教育项目要培养什么样的学生?如何让美国学生能在语言学习中了解中国文化?

  在吴伟克看来,文化可以分为成就文化、信息文化和行为文化。其中行为文化对于语言教学尤为重要。行为文化是指人们在交往中自然遵循的礼仪与规范,例如问候、表示谦虚,接受或拒绝邀请等。这种“习而不察”的文化正是语言实际运用的核心。

  吴伟克表示,中国文化中人际交往具有独特的模式,这种模式不仅是社会运作的重要基础,也是文化内涵的直接体现。因此,要深入了解中国文化,首先需要理解其中的人际交往模式及其内涵,即“行为文化”。基于这一认识,吴伟克提出,中文学习应融入中国文化的情境中。

  为了实现这个教学目标,吴伟克创立了“体演文化教学法”。体演文化教学将重点放在文化上面,强调学语言是学文化的一部分,引导学习者在中国文化中与人交流,学会用中文做事。

  吴伟克指出,在“体演文化教学法”中,“文化”是目标,“体演”是方式,后者可以验证教学是否达到了预期目标。具体来说,“体演”包含“五要素”,即特定的地点、时间、脚本、角色和受众。虽然刚开始很多人不知道什么是“体演”,但随着吴伟克和自己的学生40多年的教学实践和传播,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具有优异中文水平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美国学生,这一教学法越来越受到同行关注与认可。

  从关注“教”到关注“学”

  教与学一直是教学领域的一对重要关系。吴伟克提出“体演文化教学法”,一方面是突出中国文化在中文学习中的重要作用,同时也是学习者为中心教学观的重要实践。从一开始,“体演文化教学法”就注重学生的深度参与,通过“体演”的方式实践学习者为中心的教育理念。

  根据“体演文化教学法”,学生需要事先预习相关词汇和句型。课堂上教师的作用是组织学生进行演练和“体演”,而不是传统的单向教学。

  吴伟克表示,“体演文化教学法”实施的是“翻转课堂”模式,一改过去教师单向教学模式,让学生深度参与到课堂中,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吴伟克曾幽默地表示,他特别擅长讲解中文语法,但在“体演文化教学法”的课堂上,传统的语法讲解几乎无用武之地。这种教学法彰显了学习者的主体性,学生不再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而是课堂的核心参与者。在主动实践和体演中,学生不仅能够实现知识的长效记忆,还能够做到学以致用,课内为课外服务。通过这一过程,学生真正成为中文学习的主角,体验到学习的成就感。

  由此,吴伟克提出了“学材”的概念。他解释,以往的语言教学中多重视教材的建设,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观。“学材”则关注学生的需求,以学习者为中心为他们准备合适的学习材料。这也更加顺应今天语言学习的新形势,符合学习者的新需求。

  推动语言文化交流合作

  在开展国际中文教育的过程中,吴伟克体会到,语言学习不仅仅是语言符号的学习,更重要的是,语言包含了世界观。“通过学习外语,我们不仅能深入了解目的语文化,还能在多元视角中重新审视自身,从而认识自身,促进互相理解,促进跨文化间的交流。这正是外语学习的重要意义所在。学习中文也是如此。”

  20多年前,在荣获“中国语言文化友谊奖”后,吴伟克曾接受俄亥俄州立大学李敏儒博士的采访,描述了想培养的高级中文程度学生——他们渴望到中国去,渴望了解中国。因此,培养学生的实际中文交流能力至关重要。

  吴伟克的理想是培养能够理解中国的学生。他常教导学生,到中国去,要尽量学习并理解另一种文化,反过来加深对自己文化的了解,甚至对自身的理解,从而实现互相理解、互相尊重,进而创造一个和谐宽容的世界。

  过去的40多年,吴伟克默默地践行自己的语言文化教育观,和自己的学生积极推行“体演文化教学法”,使美国的中文学习者学习语言的同时提高对中国文化,尤其是行为文化和交际模式的认识,培养出一大批会中文懂中国文化的美国学生。

  如今,科技发展迅速,语言智能工具发展很快,更加凸显出文化理解在人际交流中的重要作用。目前,吴伟克在积极推动建设一个体演文化资源库,以使世界各地各类型的中文学习者都能在这里找到符合中国语言文化规范、得体的表达与案例,以进一步推动语言文化的交流合作。

  (作者分别为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副研究员、副教授)

  

  链 接

  吴伟克:俄亥俄州立大学东亚系正教授、汉语旗舰工程主任;“体演文化教学法”创始人,《通向高级技能之路》丛书主编;2003年荣获中国教育部颁发的“中国语言文化友谊奖”;2019年获全美中文学校联合总会颁发的“中文教育终身成就奖”。

(责编:李昉、李依环)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