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教育

科技进步将奠定松材线虫病未来研究基础

2025年02月14日09:10 | 来源:科技日报
小字号

原标题:科技进步将奠定松材线虫病 未来研究基础

近日,中国林学会森林病理分会在北京组织召开未来5—10年我国松材线虫病研究发展讨论会。来自中国林科院、南京林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中国科学院及中国农业大学等19所研究院和大学的松材线虫病研究领域专家学者参会,最终形成了未来5—10年我国松材线虫病研究发展的“香山共识”。

“香山共识”认为,1982年我国在南京首次发现松材线虫病,由于寄主植物和媒介昆虫的多样性和广布性,40多年来,我国的森林生态系统遭受了重大的危害与损失。由于松材线虫基因表达调控适应环境变化的功能十分强大,其入侵扩张不受温度的制约,我国广袤国土上的9亿亩松林将长期面临严重的入侵风险。松材线虫在我国正在经历从入侵种向本地种演化的自然过程,这将是一个漫长的群体免疫自然形成过程。介导这个过程,最大程度地降低损失,是中国科学家长期的历史使命。

“香山共识”指出,科技进步为松材线虫病的研究奠定了新时期的发展基础,将对松材线虫病,诸如致病网络的分子靶点机制、诊断与检测技术、监测与预警技术、RNAi等绿色药剂、景观大尺度生态抵御技术等的研究与研发产生深刻影响。

“香山共识”强调,在技术与产品研发方面,要基于传统育种和分子育种持续进行抗病育种研究,基于微生物组学及其中华—北美比较学研究基础持续进行免疫育苗研发,为构建松材线虫病防御体系提供松树个体尺度的资源支持。同时,基于森林系统生态学的突破和进展,研究对松材线虫抵御和包容的森林生态系统营林技术,为松材线虫病防御体系构建提供森林生态系统尺度的技术模式支持。

与会专家提出,未来5—10年,研究人员将进一步聚焦国家目标,集成、优化现有技术和产品,融合科技前沿研发新技术、新产品,结合松林改培提升松林生态系统抗性,逐步完成从被动防治向战略防御的过渡,最终形成人类介导下的松林生态系统群体免疫,实现对松材线虫病的绿色长效防控,保障国家森林生态安全。(记者马爱平 通讯员张伟 理永霞)

(责编:李昉、李依环)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