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教育

教育部发布新版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标准

2025年02月14日08:20 | 来源:光明日报
小字号

原标题:教育部发布新版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标准

近日,教育部印发758项新修(制)订的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标准,覆盖新版《职业教育专业目录》(以下简称《目录》)1434个专业的52.9%,涉及19个专业大类、90个专业类。为什么要发布新版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标准?和之前相比有哪些新变化?

涵盖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过程的关键要素

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负责人介绍,现行中职专业教学标准2014年发布,高职专科专业教学标准2012年发布,2019年曾作修订。随着科技创新和产业变革不断深化,新技术、新职业、新业态不断涌现,对技能人才培养提出了许多新要求。2021年,教育部发布新版《职业教育专业目录》,一体化设计中职、高职专科、职业本科专业,新增、更名、合并、撤销专业总体幅度高达60%,很多专业的名称和内涵发生了变化。在此背景下,出台新的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标准势在必行。

“为更好适应时代发展新形势、行业企业新需求和职业教育发展新要求,我们于2021年7月启动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标准的修(制)订工作。”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负责人表示。

本次发布的新标准共758项。其中,中职标准223项,高职专科标准471项,职业本科标准64项;第一产业相关专业标准52项,第二产业相关专业标准292项,第三产业相关专业标准414项。

“新标准主要包括概述、适用专业、培养目标、入学基本要求、基本修业年限、职业面向、培养规格、课程设置及学时安排、师资队伍、教学条件、质量保障和毕业要求11个要素,涵盖了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过程的关键要素。”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原副主任李志宏介绍。

从体例框架上看,与原标准相比,新标准增加了概述要素,介绍了标准研制的背景,提出贯彻落实标准的有关要求;新增了毕业要求要素,进一步明确了学生毕业要求;将师资队伍单列,进一步强调师资队伍在专业教学中的重要性。

系统设计三个层次的专业教学标准

新标准对接一体化设计的《目录》,系统设计中职、高职专科、职业本科三个层次的专业教学标准。打开教育部官网的新版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标准,可以看到中等职业教育专业下属的“新能源汽车制造与检测”专业,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下属的“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以及高等职业教育本科专业下属的“新能源汽车工程技术”专业,三个专业逐层递进,相关的专业教学标准也紧密结合。

“对于不同层次的同类专业或相近专业,人才培养定位有机衔接,培养规格逐层递进,课程设置逐级加深,能力素质要求逐步提高,为高技能人才成长提供了路径清晰的职业能力进阶‘图谱’,将有力保障产业需求侧与人才供给侧要素的充分对接,提升职业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适应性。”教育部职业教育发展中心副主任黄辉说。

更加强化实践教学

实习实训是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新标准更加强化实践教学,对实践教学进行了系统规范。“在校内外进行石质文物、石窟寺及摩崖石刻、壁画彩塑的保护修复等实训,包括单项技能实训、综合能力实训、生产性实训等。”高职专科专业“石窟寺保护技术”专业的教学标准中,实训标准这样写道。

本次修订要求中职、高职专科实践性教学学时原则上不少于总学时的50%,职业本科实践性教学学时原则上不少于总学时的60%,明确职业本科专业一般不要求学生撰写毕业论文,将工艺改进、产品(服务)设计、技术(服务)创新、技艺展示、专利研发等作为毕业设计(创作)的重要内容。

“新标准充分体现了职业教育强化实践教学的导向,呼应了职业教育法提出的培养‘职业综合素质和行动能力’的要求,以充分的实践性教学学时安排加强学生动手能力、操作能力,推进以职业岗位需求为导向的实践能力培养。”金华职业技术大学办公室主任张雁平说。

服务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新要求

本次修订还有一个特点是服务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新要求。根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对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领域带来的新变化,重点建设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生产性服务业、民生紧缺领域相关专业的教学标准。

例如,本次修(制)订了航空智能制造技术等先进制造业相关专业标准,旨在培养“能够从事航空制造工艺设计、生产管理、智能装备与产线应用、装备与产线智能运维、智能装配、零部件加工等工作的高端技能人才”。此外在现代农业领域,有智慧农业技术等相关专业标准;在民生紧缺领域,包括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等相关专业标准。

数字化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也是新标准中的一大亮点。新标准将数字化和人工智能作为推动教学方式变革、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推动专业升级和数字化改造,结合人工智能等技术实施课程教学数字化转型,运用虚拟仿真等技术开展实训,建设、配备音视频素材、教学课件等专业教学资源。例如,在“石窟寺保护技术”等专业的教学标准中,明确要求“结合人工智能等技术实施课程教学的数字化转型”。

(记者 王轩尧)

(责编:李昉、李依环)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