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教育

心怀热爱 躬耕不辍(深聚焦)

2023年09月09日06:11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小字号

  图①:吴翠云(左一)在塔里木大学枣种质资源圃指导学生。
  受访者供图
  图②:眭碧霞(左一)指导学生参加竞赛答辩。
  受访者供图
  图③:彭玉生(右一)到学生家中走访。
  黄士峰摄(人民视觉)
  图④:鲁毛才让准备去上课。
  受访者供图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深情勉励广大教师树立“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志向和抱负,坚守三尺讲台,潜心教书育人,成为打造中华民族“梦之队”的筑梦人。

  在第三十九个教师节到来之际,让我们将尊敬的目光投向基层教师群体。今天报道的5位教师分别耕耘在高教、职教、中小学、特教、幼教领域,让我们一起倾听他们教书育人的故事。

  ——编  者

  

  扎根边疆

  树木育人

  讲述人:新疆塔里木大学园艺与林学学院教授吴翠云

  今年暑假,我和团队师生一直在路上——

  8月上旬,新疆库尔勒市,梨树枝头硕果累累。多年前我参与选育的“新梨7号”,已成为国内早熟梨主栽品种之一。

  在皮山县,大果型鲜食枣新品系的区域试验正在进行。刚到枣园,远远就能看到我们选育的新品系。枣树坐果多,果实也比普通枣大出不少。

  田野当课堂,论文写在大地上。我们从事农业科研教学的,一年四季都离不开田间地头。身体虽疲惫,心情却很兴奋:一路上,调研产业发展、现场指导学生、交流未来科研方向,有价值的事情太多了!

  就拿人才培养来说,学生们在实践中成长的速度,比只待在实验室里快多了。我常对学生说,如果只会把果实拿到实验室测指标、发文章,却不会实践应用,那不算合格的农科专业学生。每周三上午,是我们红枣团队雷打不动的实践锻炼时间。在学校的枣种质资源圃里,施肥、修剪、除草、整枝、嫁接、抹芽……大家什么活都干。

  这几年,我们还建设了新疆昆玉红枣科技小院。团队研究生常年在小院驻点,针对生产实际问题开展研究、推广示范新技术,成长很快。学生小张开展枣树轻简化树形整形相关技术研究,在小院遇到难题时,我俩经常视频通话:他拿手机照着树,我指导修剪。半年多下来,过去基础较薄弱的小张有了很大进步。

  高校教师的职责,不仅有育人,还有科研和社会服务。我的课程安排在周二至周四,便于周五出发,为各地提供技术服务。这些年,我带领团队努力攻克新疆盐旱区密植枣园栽培系列技术难题,助推红枣产业发展,技术指导林果面积500余万亩。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其实,培育果树与培养人才有相通之处。对小树苗,要精心养护,才能丰产;对学生,要精心培养,才能成才。树木与育人,都需要付出大量心血。

  春天有花,夏天有果,秋日收获。时节更替,岁月匆匆,如今,我当老师已经33年了。看到树木成林、桃李遍天下,我感到特别幸福。

  (本报记者吴月采访整理)

  

  深耕职教

  良匠之师

  讲述人:江苏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教授眭碧霞

  被唤作“眭老师”,已经整整38年了。

  从一名普通老师到副教授、教授,从软件学院院长到学校副校长、校长,如今又回到教师岗位,触碰我内心最深处的,始终是这一声“眭老师”。

  时针回拨,2000年,常州无线电工业学校和常州市电子职工大学合并,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应运而生。刚刚筹建的新校区百废待兴,漫天飞沙、黄土飘扬。

  我和同事们通力合作,不怕苦、不怕累,从集装箱中搬出一组组实验仪器,按照需求规划建设了一间间实训室。新校区如春笋一天天拔节生长,大家学习工作的环境越来越好。

  2007年,学院进入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行列。我带领软件技术专业团队创新“职业情境、项目主导”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基于软件产品开发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实施“项目载体、能力递进”实践训练体系,在软件技术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的道路上不断探索实践。

  印象最深的是2019年,教育部、财政部联合启动中国特色高水平高等职业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双高计划”舞起了新时代职业教育发展的“龙头”。为了申报“双高计划”建设项目,我去了一趟北京,因没买到回程坐票,我一路从北京站回了常州。

  这一年,也是我生命中的高光时刻。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我领回了职业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在天安门广场,作为教师代表,我受邀参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庆典活动。

  一路走来,我陪伴着学院成长,也见证了新时代职业教育发生的历史性、格局性变化:我国建成世界最大规模职业教育体系,中国特色职业教育发展道路和模式基本形成,职业教育吸引力、影响力、竞争力不断增强。

  数十年深耕职业教育,我愈发认识到,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必须“跟着产业走、围着需求转”。更新教育观念,推进课程体系改革,创新软件专业人才培养的内容和形式,摸着石头过河,学院在软件技术领域不断开拓创新。

  春风化雨,滋兰树蕙。

  近三年,我院学生参加国家职业技能大赛、行业大赛、创新创业大赛获奖74项,获批专利111项、软件著作权40项,学生拥有高水平职业技能证书比例达55.5%。

  而我,只是把自己分内的事做得更认真些,发一点点光,暖一颗颗心,亮一程程路。

  (本报记者吴丹采访整理)  

  

  心系库区

  青春筑梦

  讲述人:湖北丹江口市龙山镇彭家沟小学教学点校长彭玉生

  我出生在彭家沟村,我的命运因知识得到了改变,我也希望通过教书育人改变更多库区孩子的命运。1996年师范毕业后,我放弃进城的机会,回到家乡,开始了青春筑梦之路。

  龙山镇位于南水北调中线丹江口库区腹地,三面环水,一面靠山,学校所在的彭家沟村很偏远。从丹江口大坝开建,到实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村民几经搬迁。一个孩子就是一个家庭的希望,乡村教育既要帮助能够考上大学的孩子考上大学,更要帮助进城打工和留在家乡的孩子有强大的生活能力。

  20多年来,我一直带领老师们坚持家访,掌握每个孩子在校情况和家庭情况。早年间,班上有个学生小琴开学没有到校。我上门劝说,几次都被搪塞。但我态度坚决,将学生连同被子、书包带回学校,并对家人说:“学费、生活费全包在我身上。”就这样,小琴重新回到了学校。

  一年又一年,我走遍了库区的山山水水,访遍了每一户学生家庭,行程3万多公里。自己收入虽然微薄,但咬咬牙,陆续资助了40多名学生,成功劝返50多人,努力不让一个学生辍学。后来,库区移民、精准扶贫、乡村振兴等政策陆续出台,助学贷款等惠民举措落实到位,眼见着越来越多的家庭和学生从中受益,我特别欣慰。

  这些年,我最上心的,就是让库区孩子和城里孩子一样,收获高质量的教育成效。我探索推广了“无边界课程”。课程可以开设在校园,也可以开设在村庄,开设在学校边上的稻田里。课堂的“教具”很多,可以是水稻,也可以是天上飘着的云。

  如何激活乡村学生探索科技的兴趣,在心中播下创新的种子?我一直在思考。我带着老师们一起钻研,开起了创客、编程、航空航模等特色课程。

  令我自豪的是,教过的学生有180多人考上大学。其中,学生彭玖生在大学毕业后毅然选择回到偏远的彭家沟小学执教。他对我说:“是您的帮助,让我有了今天的成就,我也要像您一样,帮助更多家乡的孩子学到知识。”

  近几年,学校来了几位新教师,我将和他们一起打磨课程内容、继续家访,为照亮库区孩子的人生路发光发热。

  (本报记者黄超采访整理)  

  

  以爱育爱

  呵护花开

  讲述人: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特殊教育学校校长鲁毛才让

  教师节前夕,我收到了学校七年级听障班学生制作的贺卡。当孩子们用手语向我表述贺卡的寓意时,我感到格外温暖、无比自豪。

  每一个特殊孩子,都是“折翼的天使”。在甘南州特殊教育学校的10多年里,我最大的愿望就是让孩子们能够生活自理、适应社会,为他们撑起一片多彩的天空。

  2010年,甘南州特殊教育学校开始筹建。从教学场地的建设,到一桌一椅的摆放,我们筹建团队三人积极协调、多方争取,确保建设规划落地落实。3年后,学校建成。看着第一批特殊孩子走进校园,我的眼泪止不住地往下流,我们甘南的特殊儿童终于有了自己的学校,有了第二个家!

  在学校,我们面对的是一群常常自言自语、流着鼻涕口水、时而大吵大闹的孩子,每天为他们擦口水、擤鼻涕、系鞋带等,都是最基本的工作。特教教师最重要的品质就是要有一颗仁爱之心,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来悉心照顾。

  为了更好地走进孩子们的世界,我向特教专家请教教学“秘方”,参加各种培训和讲座,和学校老师们切磋经验,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我的教育理念、教育方式、教学水平得到了很大提升。在开设文化课、心理健康课、康复训练课的基础上,我带领老师们开设了烘焙课、缝纫课、手工创意课、美术课、舞蹈课等,目的就是让学生都能掌握一门生存技能,更好地融入社会。

  第一次看到培智学生时,他们的敏感、无助,让我震惊又心疼。针对自闭症、言语障碍、脑瘫、唐氏综合征等个案,我开始对孩子们进行系统的感统训练、语言训练、作业治疗、应用行为分析等。在不懈努力下,一些孩子从口齿不清到字句清晰、从饭来张口到生活自理、从自我伤害到学会自我调节。看着孩子们的进步,家长们的脸上也慢慢有了笑容。

  10多年来,我见证着甘南特殊教育从无到有、由普到专、普惠发展的历史性变化,也切身感受到教学环境的改善、教学水平的进步、师资待遇的提升。成为一名特教老师,我无怨无悔,我将不忘初心、继续前行,努力让每一朵“花儿”都能灿烂绽放。

  (本报记者丁雅诵采访整理)  

  

  点亮童心

  乐守天涯

  讲述人:海南琼台师范学院附属永兴学校教师、幼儿园园长洪美叔

  碧海、蓝天、白沙,微风吹拂着鲜艳的五星红旗,操场上跃动着孩子们欢快的身影,这里是祖国最南端的学校——海南省琼台师范学院附属永兴学校。

  第一次听说永兴学校时,我是琼台师范学院的一名学生。学校建成投用以来,不少师兄师姐在这里播撒希望的种子。2018年,我毅然来到永兴学校,为岛上孩子们上好学贡献力量。

  上岛后,为全面了解孩子们的性格特点和家庭情况,我挨家挨户走访全部驻岛幼儿家庭。胆小的奇奇离开父母后容易哭闹,现在每天都期待上学;起初不会讲普通话的阿侬,如今能在“六一”文艺汇演上大大方方地表演节目;阿顺爱上了阅读,会主动和父母分享绘本故事……

  我时常与学生家长用书信交流,300多封书信是我青春的见证,字里行间记录着孩子们成长的小秘密,更承载着家长们对我的认可和肯定。

  如何在现有的条件下扩大教育资源?我和同事们带领孩子走进海事局、航标处、邮政局等课外学习基地,邀请岛上的武警官兵、气象局的工作人员为孩子们带来别出心裁的实践课。

  这几年,在各方支持下,学校已经拥有8000多册图书和遍及每个班级的阅读小屋,孩子们在阅读中增长见识、拓宽眼界、学会思考,还可以通过5G跨屏互动阅读课与不同城市的师生互动。

  永兴岛环境艰苦、交通不便,曾有几次,我也有过“走”或“留”的艰难抉择。但每当我看到孩子们渴望的眼神,感受到家长们的信任,听到当地人守岛爱岛的感人故事,我都决心要坚持下去。

  永兴岛上生长着一种叫抗风桐的植物,高大挺拔,生命力顽强。岛上流传着一首歌颂抗风桐的歌:“年复一年天天都是平凡生活,为了什么你这样坚定执着,莫非你心中也有美丽梦想,有梦的心永远不寂寞……”我希望自己能像抗风桐一样,不惧风雨、奉献青春。

  (本报记者闫伊乔采访整理)

  

  版式设计:张芳曼

  《 人民日报 》( 2023年09月09日 06 版)

(责编:岳弘彬、牛镛)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