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我国已与58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学历学位互认协议
人民网北京9月20日电 (记者郝孟佳)今天上午,教育部举办新闻发布会,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教育国际合作交流的有关情况。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司长刘锦介绍,十年来,我国同181个建交国普遍开展了教育合作与交流,与159个国家和地区合作举办了孔子学院(孔子课堂),与58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学历学位互认协议。
刘锦介绍,十年来,我国教育开放总体布局不断优化,教育的“朋友圈”更大了。深入实施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加强同共建国家教育领域互联互通,建设了23个鲁班工坊,启动了海外中国学校建设试点。成立“中国—东盟职业教育联合会”,设立中国上海合作组织经贸学院,启动“未来非洲—中非职业教育合作计划”,深化中国—中东欧教育交流合作,点面结合的区域教育合作机制不断完善。
十年来,开放高地建设不断提速,服务高质量发展的能力更强。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国际教育示范区,支持长三角地区打造国际合作教育样板区和国际人文交流汇聚地,支持海南自贸港建设国际教育创新岛,与北京市合作设立“留学人才回国服务示范区”,助力京津冀一体化发展。与此同时,引导高校通过国际合作与交流推进“双一流”建设,依托国家公派留学助力高校教师队伍建设和国际化人才培养,支持组建国际高校联盟,参与国际学术组织,推进跨学科交叉融合和跨领域、跨国界的科研合作。教育部于2018年启动国际产学研用合作会议以来,累计吸引70多个国家超过1.4万名专家学者参会,开展部门间和专家“一对一”科研合作2300多项,中外导师联合培养研究生4000多人。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各类出国留学人员中超过八成完成学业后选择回国发展。与此同时,中外合作办学蓬勃开展,审批、管理、评估、退出机制不断完善。过去10年,新增本科以上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中,理工农医类占比达65%。近年来,中外合作办学为缓解疫情导致的出国留学受阻发挥了积极作用,累计录取近10000人。来华留学在推进制度建设、实施质量保障、严格入学标准、规范培养管理、加强留华毕业生工作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举措。2020—2021学年,在册国际学生来自195个国家和地区,学历生占比达76%,比2012年提高35个百分点。
刘锦介绍,过去10年,教育部共筹办中外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会议37场,签署300多项合作协议,达成近3000项具体合作成果。在人文交流机制框架下,形成了中美青年创客大赛、中俄同类大学联盟、中英中法百校交流、中南(非)职业教育联盟等教育品牌项目,为双边关系发展注入了正能量和暖力量。
围绕教育减贫、抗击疫情等全球性议题,我国持续加强与有关国际组织合作,共同实施了农村义务教育全面普及和质量提升、新冠肺炎疫情“安全返校行动”等项目。全面参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二十国集团、金砖国家、亚太经合组织(APEC)、上海合作组织等多边机制框架下的教育合作,主办金砖国家教育部长会议。成功举办世界职业教育发展大会,积极筹办世界数字教育大会,搭建全球性高端教育合作平台,为全球教育治理贡献智慧和力量。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