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来越多的中国孩子爱上了冰球”
“嘟!”随着裁判员的一声哨响,手握球杆、身着盔甲、脚蹬冰鞋的冰球运动员便在冰上极速飞驰,拼尽全力将球击入对方的球门,已在中国执教4年多的俄罗斯教练瓦西里·谢苗诺夫和斯坦尼斯拉夫·施宾格勒表示,团队成员间的团结及协作,是冰球比赛取得成功的关键所在。
瓦西里的家乡常年被冰雪覆盖,从他记事起,就经常和小伙伴跑到冰场上去玩耍。4岁那年,瓦西里的父母发现了他对冰球运动感兴趣,便将他送到了哈巴罗夫斯克市冰球学校进行系统的冰球训练。瓦西里坦言:“父母非常支持我学习冰球。他们认为,冰球运动的对抗可以使小孩子变得更加勇敢、敏捷、坚强,而这都是一个男子汉应该具备的品质。”
俗话说,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冰球运动并不是通过蛮力去“抢夺”球,而是通过滑行技巧与运球技艺的结合,攻破对方球门。“先学会在冰面上行走,才能在冰面上跑起来。在学习运球之前,要反复练习加速、拐弯、刹车等滑行技巧。”瓦西里说,“冰球的速度比足球、篮球要快上好几倍,经常需要‘贴身比拼’,和队友撞个‘人仰马翻’是家常便饭。”对于处在青春期的男孩来说,冰球运动充满了热血与拼搏,在冰场上挥洒热情与汗水的同时,少年们也收获了冰球赋予的宝贵品质。瓦西里坦言,“冰球是一项注重团队协作精神的运动。团队成员的职责包括前锋、后卫、守门员,三个不同位置的队员进行配合,相辅相成,才能赢得比赛的胜利。”
“在冰球比赛中,每个人需要根据所选择的位置,履行自己的职责。前锋负责发起攻势、射门进球,后卫负责防守、保持进攻势头,守门员负责‘抢险救灾’,用身体和球杆阻止对方射门。”斯坦尼斯拉夫说,“我很喜欢在团队中工作,就好像中国人所说‘三个臭皮匠,胜过一个诸葛亮’。团队协作的力量要远远超过个人的力量。当队员们肩并肩站在冰场上的时候,会感觉到彼此之间的支持,这是单人运动项目所不能比拟的。”
2017年,瓦西里和斯坦尼斯拉夫在带领俄罗斯少年冰球队来北京参加比赛时,北京星宏奥冰场抛来橄榄枝,邀请他们担任冰球教练。斯坦尼斯拉夫表示,来到中国执教的初衷,是想给中国热爱冰球的孩子们分享自己的经验,“中国的冰球教学尚处于起步阶段,相比于俄罗斯已经成熟的教学模式,中国的冰球教学中可以尝试更多创新的方法”。对此,瓦西里表示赞同,“在学员练习运球技巧的初始时期,我会建议学员先在地面上练习运球。中国的地理气候条件和俄罗斯不同,我们小时候,随便找一片结冰的湖面就可以练习,但中国的孩子们往往要去商业冰场练习。先在地面练习,可以把孩子在家中的碎片时间利用起来,在地面上充分练习运球技巧后,也能熟练地运用在冰面上”。
一说起学习冰球的孩子,斯坦尼斯拉夫就像打开了话匣子,“和第一次来到中国时相比,现在有越来越多的孩子喜爱冰球,每天看着他们在技术上不断取得进步,我也感到非常欣慰”。瓦西里也深有同感,他说:“孩子们的成功,也离不开背后的‘冰妈冰爸’们。在课后,家长也会督促孩子进行体能训练,并积极反馈给教练。冰球训练不是一个速成的过程,日积月累的体能训练会帮助孩子强健体魄,打下一个良好的身体基础。”
瓦西里坦言,作为冰雪运动教育工作者,他看到了中国政府为冰球、滑雪、花滑等冰雪运动做出的长久努力。“在举办北京冬奥会之前,中国建设了很多冰雪运动场馆,幼儿园、小学、大学也开设了不同的冰雪特色体育课。希望有更多的学生们了解冰雪运动,爱上冰雪运动,在冰雪运动中获得快乐。”
2022北京冬奥会如期举办,各国运动健儿相聚北京,共赴冰雪盛宴。瓦西里表示:“冬奥会对运动员来说,是展现自我的绝佳舞台。希望每位参赛选手都能稳定发挥,实现梦想。”
(本报通讯员 王笙)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