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教育

职教教育硕士如何变身中职优质师资

2018年11月06日09:08 | 来源:中国教育报
小字号
原标题:职教教育硕士如何变身中职优质师资

  2015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决定停止开展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和全国职业院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同时决定在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中增设“职业技术教育”领域(以下简称“职教教育硕士”)。同年,有49所高校经申报被国务院学位办批准开展试点培养工作。2018年,随着部分试点高校培养的第一批职教教育硕士顺利毕业,真正打开了我国职教教育硕士人才培养新局面。职教教育硕士不同于普通教育硕士的培养,职业教育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规律同样需要在职教教育硕士培养中体现出来,具体说就是要坚持一个目标、建设两个基地、确立三个导师和强化四个特性,全方位打造专业化、高层次的“双师型”教师,为中等职业学校培养技术技能人才输送优质师资。

  坚持一个目标

  按照国务院学位办的要求,职教教育硕士培养的任务和目标是要为中等职业学校培养造就一批高层次“双师型”教师。

  职教教育硕士培养目标具有两个维度。其一,职教教育硕士是为中等职业学校培养“双师型”教师服务的,就业面向是中等职业学校,而不是普通中小学校,更不是其他企事业单位。这是试点培养高校必须明确掌握的。其二,职教教育硕士人才培养的规格是高层次的“双师型”教师,要求素质全面、基础扎实、技能娴熟,能够胜任理论和实践一体化教学。

  在这个目标下,职教教育硕士培养过程中涉及的课程设置、学位论文选题等都应紧密围绕中等职业学校人才培养、专业建设、课程开发等内容开展。比如,如果其毕业论文是关于普通中小学校教育或其他企事业单位问题研究的,则有悖于职教教育硕士的人才培养目标,应被视为不合格。开展职教教育硕士培养的试点高校切忌因培养目标错位而被警告甚至停招,要坚持面向中等职业学校培养高素质、高层次“双师型”教师的目标不动摇。

  建设两个基地

  根据国务院学位办的要求,开展职教教育硕士培养的试点高校要具有学生教育实践和专业实践必备的实习实训条件,要有长期稳定的企业实践基地和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实践基地。

  一般来讲,普通教育硕士培养只需要建设好一个基地,即中小学教学实践基地。而职教教育硕士培养不仅要有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实践基地,同时还要有企业实践基地,这是由职教教育硕士人才培养目标决定的。

  对于培养高校而言,因有培养本科职教师资和中职硕士的经验,大多数与中等职业学校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但笔者注意到,还有一批普通师范院校只开展过职教师资培训却没有职教师资培养的经历,也进入了试点行列,对于这些学校来说,基地建设任务较重,尤其是企业实践基地建设不能忽视,这是区别于普通教育硕士培养的重要环节。

  为此,全国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简称“教指委”)日前专门召开职教教育硕士培养工作研讨会,重点讨论企业实践问题。会议达成共识:职教教育硕士培养须坚持以实践为导向,注重实践环节的教学,包括教学实践和企业实践,实现两者有机结合。试点高校应建立稳定的实践基地,确保学生在进行教学实践时承担中职学校专业课程的教学工作,在进行企业实践时能承担与专业能力相关的专业工作。两个基地建设对于职教教育硕士培养质量的提升具有保障性作用。

  确立三个导师

  在职教教育硕士培养中,导师的作用与普通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导师同样重要。不同的是,普通学术型硕士研究生通常只配备一名导师,而一名职教教育硕士需要同时配备三名导师,一名是培养高校的专职导师,一名是合作的中等职业学校的兼职导师,还有一名是合作企业的兼职导师。

  高校专职导师对职教教育硕士2—3年的学习和研究全过程负责,帮助、指导学生做好学习和研究规划,引导学生进行专业阅读、专业研究、选题及研究指导等。在学生进入职业学校和企业实践期间,还应加强与兼职导师的交流和沟通,解决学生在中职学校和企业实践中遇到的教育教学与企业岗位技术技能问题,帮助学生通过中职学校实践提升教育教学能力,通过企业实践提升专业技术技能水平。

  中职学校的兼职导师要对职教教育硕士在中职学校教育实践的计划和安排、教学能力提高和专业及课程建设能力培养负责,为学生在中职学校的教育实践提供良好条件,以便于学生充分地了解、熟悉、掌握中职学校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要求,了解中职学生的基本学习状态,掌握中职学校相关专业设置和课程建设与开发的特点及要求。

  企业的兼职导师应帮助学生了解与相关专业有关的行业发展前沿,指导学生在熟悉与专业相关的基本技术技能的前提下,开展相关职业岗位的工艺设计和技术开发,培育学生的工匠精神,掌握生产流程和规范,树立安全意识。通过企业实践能确实提高职教教育硕士的业务水平和实践效能,以利于毕业后走上中职学校教师岗位,成为一名真正的“双师型”教师。

  三个导师在职教教育硕士人才培养中都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和地位,培养高校须建立健全相关机制,确保充分发挥导师的积极性,激发导师的责任心,尤其是兼职导师,不能总是以“符号”的形式出现,要确保发挥三个导师在功能上有分有合、分合有序的“导师团”的作用。

  强化四个特性

  职教教育硕士培养,不同于本科层次的职教师范生培养,要紧扣师范性、专业性、职业性和学术性四个特性。

  职教教育硕士是面向中等职业学校培养高素质、高层次的“双师型”教师,师范性特征是第一要素。师范性要解决怎么教和教什么的问题。中职学校教育教学不同于普通中小学,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中等职业教育的基本模式,职教教育硕士应围绕这个模式有针对性地进行师范性培养。

  专业性是职教教育硕士区别于普通教育硕士的特性,职教教育硕士面向中职18大类专业领域,如加工制造类专业、信息技术类、财经商贸类专业等,专业性特征突出。因此要求攻读职教教育硕士的考生要有对应的前置专业背景,比如一个本科是外语专业的学生报考加工制造类职教教育硕士显然不合适。因此,从专业性角度出发,各试点高校在复试环节应增加相关专业课程的考核。

  职业性是指中等职业学校教师有自己独特的职业特性,虽然都是教师职业,但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师与普通学校的教师培养的对象不同,培养的目标不同,培养的方法不同,教学的内容不同,这是职教教育硕士培养过程中尤其需要明确的。

  学术性是解决教师知识的厚重性和发展性。没有学术性,职教教育硕士就完全可以等同于职教师范本科生培养了,高素质、高层次也就难以体现;没有学术性,职教教育硕士的专业化发展就难以加强;没有学术性,职教教育硕士的教师职业化发展也难以进一步提升。

  调查发现,一些试点高校还存在职教教育硕士培养“体制不畅,机制不活,管理不力,办事推诿”等现象,遇到问题时研究生院(处)不愿管,专业学院不想管,牵头学院无力管,有的试点高校虽然设有专门的职业技术教育(师范)学院,也试图以其为牵头学院,但这些学院基本处于边缘化地位,难以协调全校各专业学院的力量。各试点高校应明确研究生院(处)的统一管理职责,明确各相关专业学院应尽的义务。同时教指委应加强监管,启动动态调整机制,淘汰一批培养不力、管理不善、质量不高的试点单位,将一批管理规范、机制健全、条件成熟、有迫切培养职教教育硕士愿望的高校增列进来。

  (李梦卿 作者系湖北大学教育学院院长,全国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职业技术教育专家工作小组成员)

(责编:郝孟佳、吴亚雄)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